陕西地方剧种 [平装] 9787806808818,78068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466336 类别: 图书 艺术 戏剧 地方剧艺术
《陕西地方剧种》内容简介:秦腔以其特有的地域风格和“古调独弹”的艺术魅力,卓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王绍猷《秦腔记闻》)从地域上讲,秦腔发源、形成于陕甘(古秦地)一带,生长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广大地区。秦腔的“娘家”在古长安。太史公日:“长安,故咸阳也。”(《水经注》)正因为陕西西安(古长安)曾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都城所在地,并且中国戏曲之完备得力于唐代“梨园”的兴盛,所以,以秦腔艺术为代表的陕西戏曲又具有全国的意义。
编辑推荐
《陕西地方剧种》:中国秦腔文化丛书
目录
引言/1 一、秦腔/3 (一)秦腔的形成与发展/4 (二)秦腔音乐/5 (三)唱词结构/7 (四)角色行当/8 (五)器乐/8 (六)秦腔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9 (七)谱例/11 二、同州梆子/20 (一)同州梆子的形成与发展/21 (二)同州梆子音乐/22 (三)唱词结构/24 (四)角色行当/24 (五)器乐/24 (六)同州梆子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26 (七)谱例/27 三、阿宫腔/31 (一)阿宫腔的形成与发展/31 (二)阿宫腔音乐/32 (三)唱词结构/34 (四)角色行当/34 (五)器乐/35 (六)阿宫腔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35 (七)谱例/36 四、汉调桄桄/46 (一)汉调桄桄的形成与发展/47 (二)汉调桄桄音乐/47 (三)唱词结构/50 (四)汉调桄桄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51 (五)谱例/52 五、汉调二黄/65 (一)汉调二黄的形成与发展/66 (二)汉调二黄音乐/69 (三)唱词结构/71 (四)角色行当/71 (五)器乐/72 (六)汉调二黄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73 (七)谱例/75 六、碗碗腔/79 (一)碗碗腔的形成与发展/80 (二)碗碗腔音乐/82 (三)唱词结构/84 (四)器乐/84 (五)碗碗腔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85 (六)谱例/88 七、老腔/95 (一)老腔的形成与发展/95 (二)老腔音乐/98 (三)唱词结构/100 (四)器乐/100 (五)老腔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100 (六)谱例/102 八、线腔/117 (一)线腔的形成与发展/118 (二)线腔音乐/119 (三)唱词结构/121 (四)器乐/121 (五)线腔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122 (六)谱例/124 九、弦板腔/133 (一)弦板腔的形成与发展/133 (二)弦板腔音乐/135 (三)唱词结构/136 (四)角色行当/137 (五)器乐/138 (六)弦板腔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138 (七)谱例/139 十、大筒子/143 (一)大筒子的形成与发展/143 (二)大筒子音乐/144 (三)唱词结构/146 (四)器乐/146 (五)大筒子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146 (六)谱例/147 十一、八岔戏/150 (一)八岔戏的形成与发展/150 …… 十二、端公戏 十三、弦子戏 十四、眉户 十五、关中秧歌 十六、陕北秧歌 十七、关中道情 十八、陕北道情 十九、陕北二人台 二十、商洛花鼓 二十一、跳戏 参考书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文场器乐 阿宫腔的文场乐器有二股弦(硬弦)、月琴、胡琴、唢呐、笛子等。 2.武场器乐及锣鼓经 阿宫腔的武场乐器有小锣、大锣、马锣、手锣、云锣、暴鼓、干鼓、堂鼓、铙钹、击子、铰子、梆子、牙子等。 阿官腔的锣鼓经基本分为开场锣鼓、动作锣鼓、板头锣鼓三大类。 开场锣鼓必奏[十样景开场],这是由阿宫腔中10种以上曲牌联套的。未看其戏,先闻其声,令人强烈地感到阿宫腔在吹打乐上别有风趣。 动作锣鼓用于剧中人的表演、吟诗、道白以及上、下场等。有[列棰][拥棰][四击头][结底风][勾棰][退棰][豹子头][锦添花]等。 板头锣鼓主要起着掌握速度、击节合拍的作用。如原板起的[二六板]、摇板起的[二六板]、塌板起的[慢板]、三棰起的[慢板]等。 (六)阿宫腔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 阿宫腔的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有600百余本。其特点是说繁唱简,通俗易解。剧目的唱词浅显朴实、生活气息浓厚。取材于历史的剧目,大都为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荒淫无耻、残忍凶暴以及批判卖国求荣、表彰民族气节的戏,如《七箭书》《重耳走国》等;取材民间故事的剧目,多为反映伦理道德、男女爱情、抨击忘恩负义与颂扬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清官戏,如《西厢记》《金鳞记》《王魁负义》《女巡按》等;取材现实生活的剧目,大都是抨击恶势力和恶少劣妇的讽刺喜剧,如《三婆娘顶嘴》《屎巴牛招亲》《打锅》《抹牌》等。新编和移植剧目有《兵发十八湾》《争儿记》《新家风》《彩虹》等50多本。 改革开放以后,又排演出《白蛇传》《台风》《泵房春曲》《牵牛上山》《竹嫂》《丰收时节》《两家亲》《三姑娘》《四季歌》《大唐巡按》等剧目。
ISBN9787806808818,780680
出版社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
作者屈曌洁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