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专业伦理教育论纲 [平装] 9787513002769,75130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471075 类别: 图书 哲学 伦理学 国家道德
《高等学校专业伦理教育论纲》从专业性职业与普通职业的区分出发,揭示专业所独有的伦理属性,界定专业伦理及专业伦理教育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对专业伦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高等学校专业伦理教育的基本问题、国内外高校专业伦理教育的概况作出了分析和总结。最后,以科技伦理教育、工程伦理教育、经济伦理教育、行政伦理教育为例,展示高等学校专业伦理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模式。
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专业伦理教育论纲》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专业伦理与专业伦理教育 一、专业的属性及其伦理特征 (一)专业的内涵及属性 (二)专业属性的伦理特征 (三)“专业化”运动 二、专业伦理 (一)“专业伦理”的词义 (二)专业伦理的内涵 (三)专业伦理的特征 (四)专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区分 三、专业伦理教育 (一)专业伦理教育概述 (二)专业伦理教育的内容 第二章 专业伦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一、高等教育作为专业教育主体的定位 (一)高等教育理念的历史演进 (二)作为专业教育主体的高等教育 二、专业伦理教育与高等教育理念 四、专业伦理教育者的素质 (一)专业理论 (二)伦理知识 (三)实践经验 (四)教学技巧 (五)以身作则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专业伦理教育概况 一、国外高校专业伦理教育概况 (一)国外专业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 (二)国外高校专业伦理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国外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 二、国外高校专业伦理教育的特点 (一)与专业伦理建设同步发展 (二)受到社会各界与研究机构的支持与鼓励 (三)积极开展跨学科的协作 (四)教育过程注重实践性 三、国内高校专业伦理教育概况 (一)国内专业伦理教育的基本情况 (二)国内有关专业伦理教育问题的理论 (三)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职业道德) 课程开设情况调查报告 第五章 科技伦理学与科学家的伦理责任教育 一、科技伦理学释义 (一)科技伦理的基本含义 (二)科技伦理内涵理解中要注意的问题 二、科学家的伦理责任 (一)科学家与科技共同体 (二)科学家伦理责任的总体要求 三、科学家伦理责任中的困境与抉择 (一)科学家的伦理困境 (二)科学家的伦理抉择 第六章 工程伦理学与工程师的伦理责任教育 一、工程伦理学释义 (一)工程与伦理 (二)工程伦理观与工程伦理学_ 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一)工程师 (二)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基本要求 三、工程活动中的伦理困境和责任规避 (一)工程活动中的伦理困境 (二)工程师伦理责任的规避 第七章 经济伦理学与企业家的伦理责任教育 一、经济伦理学释义 (一)经济伦理学的诞生 (二)经济伦理学的概念界定 二、企业家的伦理责任 (一)企业家 (二)企业的伦理规范与企业家的伦理责任 三、企业家伦理责任中的困境与抉择 (一)企业家的伦理困境 (二)企业家的伦理抉择 第八章 行政伦理学与公务员的伦理责任教育 一、行政伦理学释义 (一)行政伦理学的概念 (二)行政伦理学的产生 二、公务员的伦理责任 (一)公务员 (二)公务员伦理责任的具体要求 三、公务员伦理责任中的困境与抉择 (一)公务员的伦理困境 (二)公务员的伦理抉择 后记
序言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世界各国莫不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之一,而且都在不断探索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问题。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看都是以四个方面内容为主题展开的:第一,政治教育。主要以国家的政治思想、政治原则、政治制度为教育内容,力图使其为作为社会成员的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第二,观念教育。主要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力图使大学生对自己及所属的国家在世界和人类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责任有清醒的认识,第三,道德教育。主要包括道德常识、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力图促成大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第四,人格教育。主要是进行心理学教育、开展心理咨询等活动,力图促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事实上,上述四个方面的教育作为以塑造合格公民为宗旨的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不是起始于大学阶段,也不是高等教育所独有的。但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区别于之前各教育阶段的独特性。由于接受教育对象的知识、年龄、思想、心理处于成熟过程中,而且对于其中的大部分学生来说,高等教育是他们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他们走上社会的最后一块跳板。
后记
本书为中国矿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自从我在博士学习阶段开始关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及其教育”问题以来,一直筹划着要将这种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伦理及其教育问题的研究上升为一般的结论,因为在我看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类似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忽视专业价值与伦理教育的状况,而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教育中总结出的规律,也在很大程度上适用于其他专业的伦理教育。感谢我的师兄池忠军院长让我参与他所主持的课题研究,从而使我真正有机会有动力去完成这项筹划已久的工作。 这本书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当我对全书进行了整体构思后,将后四章的写作任务交给了我的四位研究生:第五章由王云执笔、第六章由王兵兵执笔、第七章由申锋执笔、第八章由花晓寅执笔。在他们前期写作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一些修改和删减,与我写的前四章整合后构成本书的完整框架。 在我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很多同事、学生、朋友和亲属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文摘
插图: 高等学校的专业伦理教育与专业伦理建设是不可分割的,专业伦理教育必须依托于专业伦理建设,没有科学的专业伦理学理论、完善的专业伦理规范、严格的专业注册制度,专业伦理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外高校各专业的伦理教育都呈现出与专业伦理建设同步发展的特征,伦理建设较为完备的专业,其专业伦理教育也发展迅速。 在美国工程伦理的“建制化”时期,美国50个州和5个特区成立了工程师注册委员会,并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国家工程与测量考试委员会,负责考核和审批申请职业工程师执照的事宜,同时监督工程伦理和职业标准的实施。同时,美国成立了“土木工程师协会”、“机械工程师协会”、“气电工程师协会”、“全国工程师专业协会”的专业协会,每个专业协会都制定了自己的伦理规范并进行周期性的修订,大部分的伦理规范,最终包含一个声明,要求工程师“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专业协会的成立,凸显了专业的伦理特征,而且通过支持和组织工程伦理方面的专题研究、帮助因专业伦理问题而遭遇困境的工程师等活动显现该专业对伦理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要求美国的工程院校,作为接受认证的一个条件,必须培养学生对于“工程职业和实践的伦理特征的认识”。后来又将这一要求具体化,成为目前美国各工程院校专业伦理教育的实施依据。
ISBN9787513002769,75130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罗肖泉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