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与写作》主要包括阅读文选和写作两大部分。阅读文选部分汇聚了古今中外一百余篇风格各异的诗词、散文和小说作品,每篇作品有导读、分析和点评,视角独特。阅读文选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和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三大块。
写作部分分章节编排,根据学习写作的顺序和当代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来选择文体,主要的章节有:第一章写作基础,下分文章构成要素(材料、主题、结构和表达方式等);第二章文学类文体的写作,下分散文写作和杂文写作;第三章是公务文书的写作,下分概述、种类和格式;第四章事务类文体的写作,下分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和简报;第五章毕业论文写作;第六章礼仪类文体的写作,下分求职信、感谢信、贺信、竞聘演讲稿等。
编辑推荐
《阅读与写作》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阅读文选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蒹葭
郑伯克段于鄢
冯谖客孟尝君
胠箧
齐桓晋文之事章
垓下之围
有所思
洛神赋
白马篇
登楼赋
咏怀
咏史(其二)
饮酒“清晨闻叩门”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西洲曲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在狱咏蝉
题大庾岭北驿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春江花月夜
从军行(其五)
过故人庄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渭川田家
燕歌行
将进酒
菩萨蛮
哀江头
蜀相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省试湘灵鼓瑟
宫怨
秋怀(其二)
祭十二郎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蝜蝂传
段太尉逸事状
秋来
杜陵叟
西塞山怀古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一
锦瑟
菩萨蛮
菩萨蛮
谒金门
摊破浣溪沙
破阵子
渔家傲
天仙子
望海潮
八声甘州
蝶恋花
五代史伶官传序
踏莎行
答司马谏议书
明妃曲二首(其一)
定风波
江城子·密州出猎
前赤壁赋
临江仙
踏莎行·郴州旅舍
鹧鸪天
兰陵王·咏柳
苏幕遮
渔家傲
声声慢
满江红
卜算子
关山月
书愤
念奴娇
摸鱼儿
水龙吟
扬州慢
莺啼序
过零丁洋
山坡羊·潼关怀古
般涉雕·哨遍“高祖还乡”
蚊对
祭外姑文
《娑罗馆清言》六则
妄心
天目
天姥
游黄山日记
西湖七月半
柳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长亭怨慢·雁
金缕曲(二首)之二
半幅亭试茗记
金缕曲·赠梁汾
随园记
闲情记趣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伤逝
容忍与自由
炉中煤
读书的艺术
迟桂花(节选)
再别康桥
断魂枪
下棋
小狗包弟
雨巷
吃饭
赞美
金锁记
乡愁
回答
我与地坛
秦腔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外国文学作品选读
西风颂
门槛
我愿是一条急流
珠宝
贝多芬百年祭
打赌
麦琪的礼物
海燕
一片树叶
我有一个梦想
写作部分
第一章 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 材料
第二节 主题
第三节 结构
第四节 表达方式
第二章 文学类文体写作
第一节 散文
第二节 杂文
第三章 行政公文
第一节 行政公文概述
第二节 下行文
第三节 上行文
第四节 平行文
第四章 事务文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计划
第三节 总结
第四节 调查报告
第五节 简报
第五章 毕业论文
第一节 毕业论文概述
第二节 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
第三节 毕业论文的条款和参考文献格式
第六章 公关礼仪文书
第一节 求职信
第二节 感谢信
第三节 贺信
第四节 竞聘演讲稿
第五节 致词(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
主要参考书目 文摘
版权页:
1.符合表现对象的规律
孙犁曾在《谈结构》中说:“一篇作品既是描写一个事件,那事件本身就具备一个进行的规律,一个存在的规模。作者抓住这个规律,写出这个规律,使它鲜明,便是作品的基本结构。”可见,结构体现客观对象的规律。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文章的结构形式也必须反映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结构虽多变,但终究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一件事情不管大还是小,总有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比如写记叙文,要说清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由此安排文章的结构,必要时调整叙述的顺序、人称等。如果写议论文,则应明确中心论点,包括分论点的内容及各个论点之间的关系,再安排结构。再如游记类的散文,作者多以游踪为结构顺序,让文章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读者的思路再跟着文章走。所以文章的结构不仅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还要符合逻辑。对此毛泽东曾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2.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
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形式,为表现主题而存在,应按照文章的主题思想来安排结构,结构也会表现出主题思想。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篇》中说:“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意思是,文章的各个部分都应指向主题,为主题服务,使繁多的文理不会像乱丝一样纠缠。如果文章的组成部分脱离了主题的需要,结构也就失去依据而无所适从。
ISBN | 730808308X,978730808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陈雪军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