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教育智慧:传习录的教育智慧》主要内容简介:品读古代教育智慧,镜鉴现代教育实践。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教育智慧:传习录的教育智慧》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 媒体推荐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
——《明史·王守仁传》
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宣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目录
第一部分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一、作者生平简介
二、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三、王阳明教育思想的体现
第二部分 《传习录》的教育智慧
一、《传习录》的结构
二、《传习录》的教育思想
第三部分 《传习录》选编
第一篇 徐爱引言
故事:张良拜师
第二篇 徐爱录
故事:用心灵聆听
故事:王阳明知行合
第三篇 陆澄录
故事:忘节丈夫苏武
故事:学无止境
故事:“三年不窥园”的董伸舒
故事:心地善良的戴封
第四篇 薛侃录
故事:过而能改的周处
故事:明代五朝廉更王翱
故事:安贫乐道的陶渊明
故事:忠恕之道
故事:仁义之至的刘备
故事:守正不苟当慎独
故事:维新忘士谭嗣同
故事:从真诚开始的宋濂
第五篇 门人黄直录
故事:有忘者事竞成
第六篇 门人黄省曾录
故事:孔子因材施教
故事:王阳明的良知故事
第七篇 《训蒙大意示教读》选编
第八篇 《神而明之教约》选编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阳明的这种和谐教育思想体现了非常独特的教育观,他的很多教育观点和方式都映现着这种思想。
(一)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王阳明的和谐教育思想最显著的体现是在他对儿童教育的建议上。他认为封建传统教育约束、压抑儿童身心发展,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只注重死板的记忆,不重启发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注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采用体罚的教育方式,只能摧残儿童的身心。他认为这样会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会导致儿童身心向着僵化、单一的方向发展而不懂变通。他认为正确的童蒙教育应该从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启发儿童的心智,增强儿童的身体发育,这样“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这样才能使儿童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均衡健康地发展。
ISBN | 9787537172998 |
---|---|
出版社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作者 | 陈三霞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