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汉语词汇》共为五章,分别阐述了词和词的构造、词汇和词汇的构成、词义和词义分析、词汇的发展变化以及词语的运用和规范。本书阐述了现代汉语是词汇丰富发达的语言之一,它所包含的词汇单位数量应该是很可观的。描写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若从单个词汇单位入手进行逐一描写是无法进行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更何况有些语言单位是不是词汇单位有时还难以确定。因此,对汉语词汇的构成描写,一般是从词汇类集方面进行勾勒。从已有的描写来看,由于有的学者在一次性描写上采用了多标准分类的方法,导致了对词汇类集的划分出现严重的交叉的情况,最终也就使得对词汇的描写轮廓不清。本书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从不同角度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进行探讨说明。
媒体推荐
序
本丛书包括《实用汉字》、《实用汉语语音》、《实用汉语词汇》、《实用汉语语法》、《实用汉语修辞》、《实用汉语逻辑》等。
这套丛书是适应广大中小学教师、编辑、记者、秘书、干部、职员、大中学校学生、外国留学生、华侨以及其他中等文化程度的语言文字工作者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困难并进一步学习语言文字的需要而撰写的。
经常见到的现代汉语方面的著作,有的属于教材性质,全面地论述有关方面的内容;有的属于专著性质,集中探讨某一方面的学术问题;有的属于通俗读物性质,浅显地介绍有关的知识;而真正适应广大读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所需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突出实用性的著作,却很少见到。这正是本丛书迫切需要撰写、出版的根本原因。
本丛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实用性。实用性,概括来说,就是能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有实用价值,而且便于读者学习。具体来说,就是在内容上除一般知识介绍之外,侧重研究语言运用的规范、相关问题的辨析、疑难问题的解决,在表达上做到通俗易懂、饶有风趣;也就是说,要具有规范性、辨析性、独创性、通俗性和趣味性。
规范性,指对现代汉语各方面的运用符合规范。这是体现实用性的根本标志,也是各册论述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准则,具体进行声母、韵母、声调的辨正,避免读音错误;以《简化字总表》为准则,掌握规范的简化字,不写异体字、旧字形和错别字,具有纠正不规范汉字的能力;重视方言词语、外来词语、古代词语、新词语的规范;准确使用实词和虚词,注意句子成分的搭配和复句的运用,不出现病句;避免出现词语选用疏漏、句式选择不当、辞格运用失误;正确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基本规律和论证的基本方法,避免出现逻辑错误,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于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辨析性,指对相关问题的辨别和分析。现代汉语每个部分都有一些容易混淆、分辨不清的问题,很有必要进行研究和解决。例如调类和调值的关系,几种造字法的分辨,规范字和不规范字、待规范字的关系,词义的理性义和色彩义的分辨,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分析,易混淆的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单句和复句的区别,关联词语“不管”和“尽管”、“尽管”和“即使”等的运用,某些辞格的异同和关系,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的区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二难推理的辨识,等等。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于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独创性,主要指对各种疑难问题的正确解决。在现代汉语研究中,各部分都有一些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现代汉语著作大多进行回避或者有所忽略,本丛书则认真对待,切实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具体意见。例如朗读中不同文体怎样正确运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语调要素;怎样正确对待异形词,促进用字的规范;如何看待新词、新语,特别是新兴的外来词语问题;如何划清语法规范和语法发展的关系,怎样正确对待当前流行的时髦表达方式;研究一些新的修辞手段的规范问题;弄清逻辑规范跟语言表达的关系问题,等等。对于疑难问题所采用的说法,本丛书各册均体现了作者新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现代汉语的运用提供参考。
………… 目录
序/李玉江高更生
一、词和词的构造
(一)什么是词
1.独立的指称性
2.音义结合的定型性
3.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组句单位
(二)语素
1.性质
2.确定的方法
3.特点
4.类型
(三)构词法
1.单纯词
2.合成词
3.构词法辨析
(四)造词法
1.什么是造词法
2.研究的主要内容
3.类型
4.跟构词法的关系
二、词汇和词汇的构成
(一)什么是词汇
(二)词汇的构成
1.词的总汇和固定词组的总汇
2.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3.传承词语的总汇和新生词语的总汇
4.口语词汇、书面语词汇和通用词汇
(三)词汇的特点
1.音节结构特点
2.模糊性特点
3.伸缩性特点
4.构词特点
5.造词特点
6.叠音词形式多样化特点
三、词义和词义分析
(一)词义的性质
1.客观性
2.概括性
3.社会性
4.主观性
5.具指性
6.民族性
7.明确性和模糊性
(二)词义的内容
1.理性意义
2.联想意义
3.社会文化意义
4.色彩意义
…………
主要参考论著 文摘
书摘
八.成语
成语是最能体现固定词组特点的一种固定词组,它是人们习用的结构固定、意义完整而富有表现力的固定词组。汉语的成语在语言形式上以四个音节为主,字面上表现为四字格。例如:
坐吃山空承先启后成人之美
并驾齐驱病入膏肓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画龙点睛画蛇添足
结党营私力挽狂澜墨守成规
说三道四义愤填膺油腔滑调
转危为安自告奋勇自欺欺人
成语大多有出处。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a.来源于神话寓言。例如:
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
愚公移山(《列子·汤问》)
自相矛盾(《韩非子·难势》)
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
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
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
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
b.来源于历史故事。例如: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同上)
负荆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同上)
完璧归赵(同上)
指鹿为马(《史记·秦始皇本纪》)
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
草木皆兵(《晋书·苻坚载记》)
请君入瓮(《资治通鉴·唐纪》)
c.来自古代作品的文句。例如:
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革故鼎新(《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名正言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
千虑一得(《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筚路蓝缕(《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车水马龙(《后汉书·马后纪》:“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杞人忧天(《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妄自菲薄(《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来自古代俚语谣谚。例如:投鼠忌器(《汉书·贾谊传》:“里谚日:欲投鼠而忌器。”)
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四》:“臣闻鄙语日: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谚日: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e.来自外国语的翻译。例如:
昙花一现(《妙法莲花经·方便品第二》)
现身说法(《楞严经》)
梦幻泡影(《金刚经》)
杀鸡取卵(《伊索寓言》)
天方夜谭(《天方夜谭》)
火中取栗(法国拉·封丹《猴子与猫》)
f.来自历代群众口语。例如:
心直口快指手画脚三长两短
一干二净丢三落四拐弯抹角
成语的结构复杂多样,有各种各样的结构类型。
a.联合结构:
发号施令乘风破浪龙飞凤舞
丰功伟绩日久天长多快好省
b.主谓结构:
毛遂自荐愚公移山狐假虎威
百花争艳胸有成竹老马识途
鱼龙混杂青出于蓝神采奕奕
c.动宾结构:
饱经风霜顾全大局掩人耳目
固执己见包罗万象草菅人命
拾人牙慧明察秋毫大显身手
d.偏正结构:
后起之秀一面之词井底之蛙
世外桃源近水楼台一衣带水
孜孜不倦一哄而散雪中送炭
e.补充结构:
问道于盲疲于奔命逍遥法外
得意洋洋含笑九泉风靡一时
f.连动结构:
画蛇添足掩耳盗铃见风使舵
开门见山打草惊蛇缘木求鱼
投笔从戎见异思迁望梅止渴
…………
ISBN | 7533633695 |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刘中富 |
尺寸 | 32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