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工程手册3:造型与车身设计篇》中文版手册配有丰富的原版插图、表格及大量的图片资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版手册的编写风格。相信本套手册的出版对我国汽车工程技术人员了解世界汽车最新的发展将有极大的帮助,并为行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提供了一套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军事交通学院等单位为手册的出版给予了鼎力支持。
编辑推荐
《汽车工程手册3:造型与车身设计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程图书出版专家委员会推荐出版。 目录
第1章 与汽车相关的各种形势
1.1 前言
1.2 造型部门的作用
1.2.1 公司内部的定位
1.2.2 职责的扩大
1.2.3 造型的生产性
1.3 品牌和造型
1.3.1 多样性与一贯性
1.3.2 一贯性与统一性
1.3.3 造型语言
1.3.4 国家特性
第2章商品计划品牌战略
2.1 概述
2.1.1 商品计划的作用
2.1.2 商品计划的环境条件
2.1.3 商品计划的种类
2.1.4 商品计划的内容
2.2 产品规划
2.2.1 产品制成的机制
2.2.2 产品规划概要
2.3 基本计划
2.3.1 发动机布置、驱动方式
2.3.2 车辆布置计划
2.4 商品计划中的品牌战略
2.4.1 在制造业中“品牌”概念的兴起
2.4.2 “品牌”的定义
2.4.3 汽车公司的“品牌”
2.4.4 “品牌”在商品计划上的具体展开
参考文献
第3章造型
3.1 概述
3.1.1 造型在商品中的地位
3.1.2 造型的分类
3.2 造型的程序
3.2.1 程序总论
3.2.2 实际流程
3.2.3 今后的课题展望
3.3 先行造型(超前造型)
3.4 外形造型
3.4.1 外形概论
3.4.2 外形造型的流程
3.4.3 造型规划构想
3.4.4 形象草图
3.4.5 效果图
3.4.6 数字模型、比例模型
3.4.7 全尺寸模型
3.4.8 外形造型的注意事项
3.5 内饰造型
3.5.1 前言
3.5.2 内饰造型的基本要素
3.5.3 功能参数
3.5.4 成本参数
3.5.5 情绪参数
3.5.6 内饰造型流程
3.6 色彩设计
3.6.1 色彩设计的作用
3.6.2 车身色彩开发流程
3.6.3 色彩设计的先行开发
3.6.4 车型项目开发
3.7 内饰色彩设计
3.7.1 前言
3.7.2 内饰色彩设计的作用
3.7.3 内饰色彩设计的构成要素
3.7.4 内饰色彩设计的特征
3.7.5 内饰色彩设计流程
3.8 认知质量(感性品质)
3.8.1 汽车开发中认知质量活动的作用
3.8.2 站在用户角度上的开发
3.8.3 开发手法
3.8.4 小结
3.9 造型开发各阶段不同的数字技术应用
3.9.1 模型开发
3.9.2 先行造型阶段
3.9.3 提案造型阶段
3.9.4 最终线图阶段(生产造型阶段)
……
第4章 车身(车身设计)
第5章 装备
第6章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第7章 法规/标准
国际单位制(SI)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人们90%的信息是依靠视觉获得。品牌形象的形成也极大地依赖视觉信息。因此,造型作为传递品牌形象的视觉媒介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如厂家的造型部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销售店的铺面设计、车展的展位设计等,这样的情况在逐渐增加。造型部门还会参与新车型发布会及董事会会场的设计。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此类业务由造型部门内的专业组来完成。这些活动与商品造型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实现了彼此的有机联动,才能充分发挥品牌形象的渗透效果。另外,从向公司内外展现处于公司内部较高地位的造型部门的价值(即具有造型职能的跨学科的知识广泛地发挥作用的观点)的角度出发,扩大产品造型以外的设计活动也是极为重要的。
1.2.3 造型的生产性在造型的职能还没有被理解的时代,汽车厂的造型师被称为“工艺匠”“画师”是不足为奇的。这样的称呼有些贬低了造型的职能,但表明在制造业的组织机构中,造型师的存在较为“另类”。同时,也存在着追求创造性的造型师显示另类的自我主张方面的因素。但随着造型部门地位的提高及其作用的扩大,人们逐渐接受了造型师并不是另类的观念,同时造型部门也不得不接受基于制造业价值基准的评价,例如生产性的评价。
对工厂的设备更新进行投资时,为达到效果,应对生产性的提高程度进行具体的预测并计算投资效益,造型也是如此。对造型这样的创造行为的效果难以进行定量化评价,其原因在于尚未习惯以“提高生产性”这样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但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当公司将造型部门作为经营资源而有效利用时,必须对投资效果进行预测。例如,造型若对品牌形象做出了贡献,那么在用户调查中被定量化了的品牌认知度及好感度便是造型的成果之一。通过观察在造型方面投资的多少,认知度、好感度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便可判断投资效果。
缩短开发周期直接关系到生产性的提高。在造型部门,通过引进数字技术,在计算机上做虚拟模型,减少费工费时的油泥模型的制作等,以谋求缩短开发周期。大屏幕1:1投影的虚拟模型可供在开发前期阶段进行精度较高的研讨,以提高后期的开发效率。若以虚拟模型与设计部门共有为前提进行设计研讨的话,可缩短从确定造型到开始生产的周期。这些便是对提高造型的生产性所应加以评价的项目。
提高构想阶段的生产性也不是不可能的。若不处于新车开发阶段,也可进行正常的提前造型,对在此期间产生的构想进行储备,于新车开发项目启动时对其进行应用,便可提高构思阶段的效率。确定将造型阶段产生的某种构思应用在哪个车型上,可检验造型师的功力。另外,经常观察市场的趋势、家电制品及建筑领域等其他领域的设计趋势,从中找出与商品规划的方向性一致的东西,可明确造型概念的方向性,对构思也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从各公司目前的现状来看,造型部门的大部分工作量在新车开发项目上。但在今后,直接参与新车型开发项目的造型师需要更多时间来进行提前造型及市场调研等业务。除非期待出现能够不断产生谁都认可其构思的天才造型师,否则不断充实间接业务是提高造型生产性的关键所在。
ISBN | 9787564018047,756401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日本自动车技术会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