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心战的实施与应用分析 [平装] 9787118072761,71180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503999 类别: 图书 军事 军事技术
《网络中心战的实施与应用分析》从“网络中心战”概念的诞生、成长和试验应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收集了大量而翔实的资料。在系统地介绍网络中心战原理及其性能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向联合部队转型,构建网络中心作战能力和网络中心环境,重点分析美国海军网络中心战的初创原型、体系结构、战场态势感知、联合作战计划和执行,以及保护网络中心环境。《网络中心战的实施与应用分析》图文并茂,用大量插图生动阐明深奥的原理,集理论研究和应用于一体,可供大专院校、国防工业科研装备部门、军事科研装备部门、军事指挥部门的教学、科研、应用与管理人员阅读,对从事信息化联合作战装备研究和指挥的人员也具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网络中心战的实施与应用分析》是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1章 网络中心战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1.1 基本概念与定义 1.1.1 网络中心战的定义 1.1.2 网络中心战的假设 1.1.3 网络中心战的领域 1.1.4 网络中心企业 1.1.5 以军事转型为主导 1.1.6 以联合作战为核心 1.1.7 创新网络中心作战概念 1.2 网络中心战的特征 1.2.1 信息时代的战争 1.2.2 网络中心作战体系 1.2.3 任务能力包 1.2.4 作战能力的优势 1.2.5 作战资源的优势 1.2.6 基于效果作战 1.2.7 网络中心C4KISR 1.3 网络中心作战的效能 1.3.1 测量模型 1.3.2 概念模型结构 1.3.3 顶层概念特性 1.4 效能研究用例 1.4.1 空空战斗 1.4.2 兵力特征 1.4.3 有机信息质量 1.4.4 网络化程度 1.4.5 信息共享程度 1.4.6 个体信息质量 1.4.7 共享信息程度 1.4.8 个体感知质量 1.4.9 个体决策质量 1.4.1 0效能评估的启示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向联合部队转型 2.1 联合构想2020年 2.1.1 未来战略环境 2.1.2 全谱优势 2.1.3 联合作战指导方针 2.1.4 联合构想的实施 2.2 军事转型计划指南 2.2.1 联合作战顶层概念 2.2.2 联合作战概念 2.2.3 联合转型路线图 2.3 军事转型战略启示 参考文献 第3章 发展网络中心作战能力 3.1 海军部队网 3.1.1 21世纪海上力量 3.1.2 部队网的构造原理 3.1.3 协同发展部队网 3.1.4 集成FORCEnet作战能力 3.2 空军C2星座 3.2.1 体系结构 3.2.2 定义C2星座 3.2.3 构造C2星座 3.3 陆军陆战网 3.3.1 体系结构 3.3.2 信息传输骨干 3.3.3 未来作战系统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构建网络中心环境 4.1 网络中心环境概念 4.1.1 网络中心环境的定义 4.1.2 网络中心作战环境的定义 4.1.3 网络中心环境的特性 4.2 全球信息栅格 4.2.1 GIG体系结构 4.2.2 体系结构视图 4.2.3 网络中心企业服务 4.2.4 网络中心信息域 4.2.5 水平融合服务 4.2.6 GIG信息传输层 4.2.7 GIG带宽扩展 4.2.8 卫星远程端口站 4.2.9 GIG网络运行 4.3 GIG天基网络 4.3.1 UHF窄带通信 4.3.2 EHF受保护通信 4.3.3 SH17宽带卫星通信 4.3.4 转型卫星通信 4.4 联合战术无线电网络 4.4.1 TRS网络能力 4.4.2 JTRS网络波形 4.4.3 宽带网络波形 4.4.4 构造JTRS 4.4.5 JTRS初始能力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初创网络中心战原型体系结构 5.1 NCW原型体系结构 5.1.1 联合计划网 5.1.2 联合数据网 5.1.3 联合合成航迹网 5.1.4 信息传输组织结构 5.2 联合计划网 5.2.1 全球指挥控制系统 5.2.2 海军陆战队专用网 5.2.3 舰载TT-21 5.3 联合数据网 5.3.1 战术数据链 5.3.2 综合广播服务 5.4 联合合成航迹网 5.4.1 协同作战能力 5.4.2 JCTN网络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构建战场空间态势感知 6.1 单一合成图 6.2 单一合成空情图 6.2.1 SIAP发展规划 6.2.3 IABM概念和实施 6.3 通用战场态势图 6.3.1 基本概念定义 6.3.2 构造通用作战图 6.3.3 态势图显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联合作战计划与执行 7.1 国防计划体系 7.1.1 联合战略计划系统 7.1.2 联合作战计划与执行系统 7.1.3 计划规划与预算系统 7.1.4 采办管理系统 7.2 联合作战计划 7.2.1 任务计划 7.2.2 管理机构 7.2.3 计划组织 7.2.4 系统功能 7.2.5 TPFDD数据库 7.2.6 计划进程 7.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保护网络中心环境设施 8.1 网络中心环境的脆弱点 8.1.1 潜在的威胁 8.1.2 潜在的风险 8.2 信息作战 8.2.1 攻击型信息作战 8.2.2 防御型信息作战 8.3 电子战 8.3.1 基本原则能力 8.3.2 电磁作战域 8.4 计算机网络作战 8.4.1 计算机网络攻击 8.4.2 计算机网络防御 8.4.3 计算机网络探测 8.4.4 计算机网络武器 8.5 深度防御策略 8.5.1 计算环境保护 8.5.2 网络及其基础设施保护 8.5.3 方框边界防护 8.6 启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1.5 以军事转型为主导军事转型是当前新军事变革的潮流,其实质是“使工业时代的军队转变成信息时代的军队”,亦即把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化军队。这种改造是将平台中心能力转变成网络中心能力。 美军转型线路图是要建设“一支规模更小的、机动性更强的和更迅速的未来部队,它更加容易部署和维持,更加依靠隐形的、精确的武器和信息技术”。 王保存少将认为网络中心战理论已成为指导军事转型的核心。 (1)以网络中心战为基础,整合信息时代的作战理论。美军将当前众多的作战理论(诸如非对称作战、非线式作战、非接触性作战、精确打击、信息战、空间战、基于效果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纳入网络中心战理论框架,并成为网络中心作战样式。 (2)按照网络中心作战原则,发展联合作战概念。美军认为,信息时代一体化联合作战是网络中心战的初级阶段,而后者是前者的发展方向和最终归宿。美军把网络中心战作为发展联合作战理念的目标,并准备打“网络中心战”式的一体化联合作战。 (3)以网络中心战理论牵动联合作战能力建设。在网络中心战理论指导下,美国军事转型按照联合作战概念要求,积极推进联合作战能力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发展联合作战需要的信息化武器装备; ②调整部队编制,使联合部队实现模块化、小型化、多功能化,再实现高度一体化和网络化; ③积极培养联合作战指挥官,使其既具备丰富的联合作战理论知识和很强的联合作战指挥协调能力,又有很高的以信息意识、自信、知识和信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
ISBN9787118072761,711807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作者染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