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导演与怎样成为导演第二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文集 [平装] 978750393477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如何培养导演与怎样成为导演·第二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文集》包括:第二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总结报告;关于导演教学的几点思考;导演教育中舞台技术的重要性及大学舞台灯光教学;戏剧导演课程及制作;——中央大学校戏剧专业学生导演方法的阶段性教学过程;寻找戏剧作品的价值——关于《导演元素练习》课程的思考:狄英之舞台导演课程大纲的实用性、局限性等等。
编辑推荐
《如何培养导演与怎样成为导演·第二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文集》是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英文名称为“ASIA THEATRE EDLJCATION CENTRE”,简称“ATEC”)是得到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同意的戏剧教育研究机构,成立于2005年10月18日。 本中心的宗旨是:为了发展亚洲戏剧教育事业.建立一个联系亚洲各戏剧教育机构的有效机制,增进亚洲各国及地区在戏剧教育、学术研究、舞台实践等方面的互相了解和交流,为关心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事业的学生、教职员、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促进戏剧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目录
第二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总结报告 关于导演教学的几点思考 导演教育中舞台技术的重要性及大学舞台灯光教学 戏剧导演课程及制作 ——中央大学校戏剧专业学生导演方法 的阶段性教学过程 寻找戏剧作品的价值 ——关于《导演元素练习》课程的思考:狄英之舞台导演课程大纲的实用性、局限性 和可能性探讨 越南戏剧和导演教学 近乎老生常谈 ——如何面对学生对“形式的追求” 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论戏曲表导演教学之互补 中国戏曲的当代价值 传统演剧的舞台化和导演教育 戏曲导演创作教学过程 艺术思维三题 导演的生命教育 ——KRJSHEN JIT剧场理念与创作美学 在大马剧场教育造成的影响磁场 对教学中导演思维的几点认识 导演以及灯光导演的教学:为舞台提供视觉框架 导演创造的可能性及其课题 戏剧导演课程及创作 穿越时代的爱 ——《罗密欧与朱丽叶》导演札记 论印度国立戏剧学院综合教学法 在美术设计/导演教学中的应用 对形体戏剧的理论探求与创作实践 话剧创作及教学理念的创新探索与舞台实践 毕业大戏的运作管理与目标管理 ——戏剧学院本科毕业大戏教学与演出研究 事件小品 ——开启行动性形象思维的钥匙 谈导演系的表演教学 简约的《菲尔德》 创造完整演出的艺术 ——谈导演系高年级“多幕剧排演”教学 用中国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导演思维 谈基础教学中对表现性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在导演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画面小品”教学的总结与思考 浅析戏曲元素在教学中的融会对导演教学的重要作用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戏曲表演教学从成品出发,从行当入手,重在模仿。戏曲导演教学从生活出发,从元素入手,重在创作。可以看出由于专业的不同,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上各不相同,这好像似乎无可非议。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大量的导演学生经常为传统表演手段的匮乏而苦恼不已;一方面,大量的表演学生又经常在新的角色、新的生活面前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可以说是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环节上发生了偏差,虽然,近些年来,这些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重视并有所改观,但仍不尽如人意。 模仿是人的第一天性。不知是受它的启发还是受艺术本身的制约,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书法、绘画、戏曲表演等,无不都从临摹做起。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写道:“学书必须模仿,不得古人行质,无自得性情也。”明代大画家仇英,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他“摹唐宋人画,皆能夺真”,主要是他在当时最著名的大收藏家项元汴家里,面对丰富的古画,作了长时间的大量临摹,因此掌握了坚实的传统技法和扎实的绘画基础,后来才能创作出大量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在同一美学思想指导下的戏曲表演艺术也是如此。随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发展和积淀,它已形成一套基本符合自身艺术需求、严谨规范且相对完整的戏曲表演程式体系。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和驾驭它,就都很难跨入戏曲表演艺术创造的门槛。而掌握和驾驭这些手段的最初途径也必须是模仿。所以说,模仿作为继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每个创作者的必经之路,也是传统艺术发展的牢固基石。它以其“刻模子”式的传承方法,为继承、丰富和发展戏曲表演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一代代戏曲演员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手段。
ISBN9787503934773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