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自传: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思》的中译本不少于十个版本,我国读书界对卢梭的《哲学的自传: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思》异常偏爱。不过,卢梭究竟要在《哲学的自传: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思》里说些什么,众说纷纭。戴维斯教授在《哲学的自传: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思》中的解读以哲思牛活这一主题为背景,从《孤独漫步者的遐思》的修辞入手,带领我们穿过卢梭修辞的迷雾,探明他的意图,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哲学的自传: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思》的一种可能性。
编辑推荐
《哲学的自传: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思》:卢梭在西方思想史和政治史上地位显赫,无需多说,他出于何种意图以及如何改变了文明人类的一些基本假设,却需要我国学界花费大力去探究。探究的起点,首先在于悉心研读卢梭的作品。这套“卢梭注疏集”从当务之急的卢梭要著的义疏入手,着眼于实现卢梭全部要著的笺注体汉译本这一长远规划。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迈克尔·戴维斯(Michael Davis) 译者:曹聪 刘振 丛书主编:刘小枫 甘阳 目录
中译本前言
序言
哲学作为自传
第一部分 哲学的问题
一、现象学与哲学
二、尼采的谱系学与哲学
三、哲学与智慧
四、哲学与友谊
第二部分 卢梭的人生
五、孤独与社会
1.《第二论文》中的孤独与社会
2.第一次漫步中的孤独与社会
六、跌蹼
七、真正的道德
八、真理之善
九、福岛
十、权威
十一、美
十二、磨难的终结
十三、他们
十四、灵魂
1.爱
2.哲学
索引 文摘
版权页:
在第二段中,卢梭转而谈及奇怪的处境——他[96]身处其中已有十五年。卢梭说,那对他而言恍如一梦,或许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他这么说是在暗示,他的处境来自内部而非外部。他想象着自己能从这场梦中醒来,他能毫无痛苦地找到自己,并再次获得朋友。现在,接下来(I.1 2)amis(朋友)要被semblables替换——字面意思是“类似的”。与朋友在一起意味着与类似者在一起。真正的孤独意味着没有类似者。这是如此地痛苦——卢梭第一次将自己的处境比作死。作为一种彻底无所挂碍的境地,死亡暗示禁止我们理解当中的主观歪曲,于是死亡就是全然客观的可能性。然而作为一种一切都无关紧要的处境,死亡当中没有“事物的秩序”,没有乾坤。被“拖拽出事物的秩序”指的是被抛到这样一个世界——事物相互没有关系,于是就不关心事物如何关联。这么一个世界有几分类似拼图玩具——前方没有示例图,可以以不止一种方式拼接起来。你需要示例图,它既是最终解决的希望也是先兆,得到它为的是有个将这些碎片拼在一起的动机。要是没有某种希望,理解就不可能,哪怕这希望本身就确定全然客观同样不可能。在一种彻底无挂碍的境界中,那么,世界对我们而言是“不可理解的混沌”,在这种混沌中不可能达到任何自我理解。若是没有希望,自我就消失殆尽。
| ISBN | 9787508061450,750806 |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 作者 | 迈克尔·戴维斯(Michael Davis) |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