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团体导论》主要内容简包括:社会团体登记的演变与特征、社会团体登记的内容与特征、社会团体登记的作用、社会团体培育的概念与特点、社会团体培育的指导思想与地位、社会团体培育的内容和注意的问题等。
编辑推荐
《社会团体导论》:中国社会组织教材丛书 作者简介
徐家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北京大学法学(政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并担任民政部基金会评估委员会委员、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网专家委员、北京市社会组织建设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区研究基地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与公民社会、地方治理与公共政策,著有《互益性组织:中国行业协会研究》、《制度、影响力与博弈》、《政府评价论》等多部专著,先后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北京大学学报》、《公共管理评论》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四十篇,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近二十项。
孙伟林,现任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工商管理硕士,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86年起在民政部工作。近十年,主要从事社会组织管理的政策法规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撰写了大量理论研究文章和调查研究报告。编著有《基金会指南》、《中国民间组织评估》、《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社会组织年鉴》、《社会组织管理》等。
廖鸿,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巡视员兼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副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政治学研究生,长期从事社会管理政策理论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主编或编著《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探索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中国民间组织评估》、《日本非营利组织》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团体概述
第一节 社会团体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社会团体的历史演变与作用
第三节 社会团体理论
第二章 社会团体登记
第一节 社会团体登记的演变与特征
第二节 社会团体登记的内容与特征
第三节 社会团体登记的作用
第三章 社会团体培育
第一节 社会团体培育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社会团体培育的指导思想与地位
第三节 社会团体培育的内容和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社会团体监督管理
第一节 社会团体监督管理的演变
第二节 社会团体监督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社会团体监督管理的完善
第五章 社会团体内部治理
第一节 社会团体章程的功能与内容
第二节 社会团体内部治理
第三节 社会团体内部治理的完善
第六章 社会团体重要类别
第一节 学术性社会团体
第二节 行业性社会团体
第三节 基层社会团体
第四节 慈善社会团体
第七章 社会团体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团体的有序发展
第二节 社会团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社会团体管理体制创新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社会团体与政府组织。政府组织掌握着公共权力,满足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需求,维护社会的自由、安全与秩序。政府组织运行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社会公共事务是政府的专有事务,其他社会组织无法直接介入,如外交、军事、国家安全。而社会事务则是政府与社会团体都可以关注的事务,但一旦社会团体能够加以满足的话,政府就会辅助支持。而社会团体本身没有公共权力,它从自身需求出发,满足自身事务和社会其他事务的基本需求,保护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的基本秩序。
部分社会团体因政党组织和政府组织工作需要而设立,属于事业编制,列人国家经费预算,行使授权或委托的部分公共权力,满足部分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需求,如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
社会团体与企业组织。企业组织是以提供私人产品为途径满足私人需求为目的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或服务性经营活动而获取经济利润的组织形式。企业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营利销售的收入,按照以分配经济权利为核心的市场体制运行。而社会团体提供的是竞争性的公共物品,以满足私人需求为基础,不以营利为目的,以互益或公益的宗旨,实现社会事务目标。社会团体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资助、社会捐赠、会员收费和服务收费,建构的是以互利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尽管社会团体在运作过程中也会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但这些经济收入主要用于社会团体的互益或公益事业,支付劳动者的劳务报酬,不分配利润。
社会团体与其他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仅仅是社会组织的一种组织形式,其他社会组织包括政党组织、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城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
ISBN | 9787508734804,750873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作者 | 徐家良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