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我的儿子》是阿瑟米勒的成名作,于一九四七年上演后一炮打响,连演三百二十八场。剧本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厂主乔凯勒把有裂缝的汽缸盖卖给陆军航空队,结果造成二十一架飞机失事。当时乔的儿子拉里正在打仗,从报纸上得知消息后,在执行任务时故意坠机自杀。临死前,他给女友安写了一封信。乔在接受调查时,嫁祸给合伙人史蒂夫迪弗尔。迪弗尔因此锒铛入狱,连他的女儿安和儿子乔治也对此深信不疑,从此对狱中的父亲置之不理。
三年之后,拉里的哥哥克里斯打算和安结婚。但是,乔的妻子凯特坚持认为拉里还活着。这时,乔治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从父亲口中得知乔才是罪魁祸首。因此,他坚决反对安和克里斯结婚。克里斯怒斥乔杀害了他的飞行员兄弟们,乔却认为他是为了家庭才这么干的。安被逼无奈说出拉里之死的真相。乔终于醒悟他为了小家庭牺牲大家庭,才铸成大错,害死了二十一名飞行员。最后他终于说出“他们都是我的儿子”,开枪自杀。
编辑推荐
《都是我的儿子》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 译者:陈良廷
阿瑟·米勒(1915-2005),美国杰出的戏剧家,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成名作《都是我的儿子》一九四七年上演,两年后《推销员之死》为其赢得国际声誉。一生获奖无数,包括两次获纽约剧评界奖,一九四九年获普利策奖。 文摘
版权页:
美国某市郊区,凯勒家的后院。当代某年八月。
舞台左右围着高高的、密密的白杨树,给院子带来一种与世隔绝的气氛。舞台后方是屋子的后面和敞开的、没有顶棚的门廊,门廊通进院子六七英尺。屋子是两层楼,有七个房间。在二十年代初屋子造好的时候,这座屋子约值一万五千美元。现在屋子已经粉刷一新,看上去又整洁又安逸,院子里草地绿油油的,各处的花木都过了时令。右方,屋旁,看得见一条汽车道的入口,不过白杨树挡住了视线,看不见汽车道一直通向舞台前方。舞台前方,左角是一棵细长的苹果树,只剩下四英尺高的半截树橛,树干的上半截连枝带叶倒伏在树边,树枝上还结着苹果。舞台前方右边是个棚架式的小亭子,形状像个贝壳,檐边弯弯曲曲的棚顶上吊着个装饰灯泡。院子里散放着几把花园中歇脚的椅子和一张桌子。靠近门廊台阶的地上是只垃圾筒,旁边是焚烧落叶的铁丝架。
幕启时,正是星期天的清晨。乔·凯勒正坐在太阳下看星期天版报纸的征求广告,报纸的其他几版整整齐齐地搁在身边的地上。在他背后,亭子里,吉姆·贝利斯大夫正在桌边看报纸的另外几版。
凯勒年近花甲。感觉迟钝、体态笨重,经商这么些年,还是能从他身上看见机器厂工人和老板的影子。每当他看报念信,说话听讲的时候,总是全神贯注,这种神情只有没受过教育的人才有,他们对许多众所周知的事物,还不免大惊小怪。这个人做出的判断总是全凭经验和庄稼汉之流的常识。他是个出众的人。
ISBN | 9787532753086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 |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