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佛典音义研究 [平装] 7101077234,97871010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佛典音义是对佛经中的字词进行注音释义的作品,在汉语史研究中有重要的价值。《唐五代佛典音义研究》对唐五代时期的佛典音义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如唐五代佛典音义的体例、术语、引书、音系等,因此,它既是一本研究佛典音义的入门书,又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编辑推荐
《唐五代佛典音义研究》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
目录
序(尉迟治乎) 第一章 绪论 1.1 佛典音义 1.2 唐五代佛典音义研究概况 第二章 唐五代佛典音义概述 2.1 玄应和玄应音义 2.2 慧苑和慧苑音义 2.3 慧琳和慧琳音义 2.4 可洪和可洪音义 2.5 希麟和希麟音义 第三章 唐五代佛典音义的体例和价值 3.1 佛典音义的体例 3.2 佛典音义的价值 第四章 唐五代佛典音义术语研究 4.1 关于“转注” 4.2 关于“借音” 4.3 板于“楚夏” 4.4 关于梵汉对音的标记 第五章 唐五代佛典音义引书研究 5.1 唐五代佛典音义引《文选》研究 5.2 慧苑音义引《说文》研究 5.3 可洪音义引《大藏经》研究 第六章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研究(上) 6.1 梵汉对音和唐五代汉语音韵研究 6.2 佛典音义和梵汉对音 第七章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研究(中) 7.1 玄应音系声母的梵汉对音及其系统 7.2 慧苑音系声母的梵汉对音及其系统 7.3 慧琳音系声母的梵汉对音及其系统 7.4 可洪音系声母的梵汉对音及其系统 7.5 希麟音系声母的梵汉对音及其系统 第八章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研究(下) 8.1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语音系统的比较研究 8.2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的分期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不仅如此,人们还对慧琳音义的古籍征引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有了许多成绩。近人沈兼士主编《一切经音义引用书索引》和清末陈作霖编《一切经音义通检》就是这方面工作的代表。前者以所引书的笔划为序编排条目,再在条目下汇列卷数、页数及众经卷数等,体制精密。后者“遵《康熙字典》之部居,仿《说文通检》之条例”②,即以条目的首字或末字部首归类,有查检方便的特点,编制较为简略。 陈光宪《慧琳(一切经音义)引说文考》目的在“务使许书古本昭然于今日,亦使慧琳音义之珍笈重现于人间”(《慧琳(一切经音义)引(说文)考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后,慧琳音义的文献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严北溟论述慧琳音义产生的时代因缘,认为“配合8世纪唐代封建经济文化发展盛况及其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地位,这部辞书也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之作”。严文有总论的性质,它揭开了新时期音义研究工作的序幕。 严承钩从如下十个方面论说慧琳音义:作者及其音义的规模、琳书撰作宗旨、琳书撰作内容、琳书运用材料的原则、琳书的体制、琳书注音释义总则、琳书对音译文字的训解要求、琳书对意译文字的训解要求、琳书释音和释义的依据,认为是书对于我国辞书史有重要的意义。严文具有通论的性质,所以论述并不深入,有的观点也值得商榷,如认为琳书袭用了《经典释文》的编撰体例。 徐时仪对慧琳音义的研究历时较长,用力亦勤,先后发表了系列文章,最终结集为专著《慧琳音义研究》。该书介绍慧琳音义的编纂背景,探讨其成书年代和版本源流,考述慧琳的生平思想,展示慧琳音义的面貌特色,揭橥慧琳音义的学术价值,等等。
ISBN7101077234,978710107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黄仁瑄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