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遥感的宏观生态监控技术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了:土地生态分类方案、土地生态分类分区技术、土地生态分类遥感提取方法与生物物理参数反演、基于遥感的三峡库区生态服务影响评价、基本成果与结论等内容。
编辑推荐
《基于遥感的宏观生态监控技术研究》是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土地生态分类方案
1介绍
2国内外土地生态分类研究现状
3分类的必要性
4分类的目的
5土地生态分类的对象和原则
6土地生态类方案
第三章 土地生态分类分区技术
1概述
2分类分区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3分类分区的尺度
4分类分区数据预处理
5全国气候分区技术流程
6生态分类分区
7分区结果验证
8生态分类分区三峡典型示范区
第四章 土地生态分类遥感提取方法与生物物理参数反演
1土地生态分类遥感提取方法研究
2基于遥感的生物物理参数反演研究
3GIS支持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监测研究方法——以SWAT模型在开县小江流域应用为例
第五章 基于遥感的三峡库区生态服务影响评价
1概述
2三峡库区概况
3库区城市化进程研究
4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库区城市化对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6对策分析
第六章 基本成果与结论
1三级土地生态分类系统
2土地生态分类分区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3基本结论
4对策与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斑块分析
除景观基质外,多数土地利用类型以斑块形式分布。
耕地:从图中可以看出,耕地的分布范围很广泛,主要分布于库区的中西部地区,而且面积也比较大,占库区土地总面积的38.1 1%,仅次于林地。耕地的频度为西部低山丘陵区较大,耕地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大,密度为较大,比例也较大,是区域比较重要的一个景观类型,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分布面积较大,由此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较严重。将1995年和2000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5年来,随着库区工程的建设和移民搬迁的进行,库区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主要转变为城镇用地和林地,频度、面积和比例都有所减少。
草地:本区域草地的面积有729249.9tim2,占库区总土地面积的13.5 2%,主要分布在中部海拔800~l800m的低山丘陵地区。从总体上看,草地生态系统斑块的主要特点为斑块小,分布相对集中,平均斑块面积为大,对比2000年的数据可以发现,近年来,草地斑块的面积显著增加,但是,从草地面积的比例看,可以看出,草场的质量在不断退化,这表明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开始退化,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初露端倪,应该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
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本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共计40416.1 3hrn2,占库区总土地面积的0.6 9%,仅此一项,就可以看出本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城镇用地面积很小,而且本类斑块的主要特点为斑块大小不一,且相差很大,可以看出,除重庆、万州、宜昌县和宜昌市等地斑块面积较大外,其他地区斑块面积都很小,分布分散,可以看出本区域的城市首位度很高,而且城镇布局呈现出明显的沿江布局的特征,这和本地区主要的交通方式为航运是分不开的。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斑块景观类型的缺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讲,是一个不利因素。
水域:本类生态系统中的河渠及滩地生态系统属于廊道景观类型,而湖泊、水库坑塘等都属于斑块景观类型而镶嵌在森林基质之中,其总面积为12822.8 8hmz,占库区总面积的0.2 2%,平均斑块面积较大,斑块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沿江的部分地区。
(3)廊道分析
对于本区域来讲,主要的廊道类型为河流和公路景观,三峡库区河渠面积为68。760.7 8hm2,占区域总面积的1.1 8%,廊道景观类型的频度较高,斑块数目较多,平均斑块面积较大,破碎度较小,连通性较好,这是因为长江及其支流是本区域最重要廊道类型,连通性好,斑块面积较大,河流廊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区域生态过程关系密切,作为鱼类的栖息地和迁徙途径,河流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发达的航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本区域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中网络连通性最好,生态系统功能最重要的景观类型,这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公路交通景观也是区域内部的一大廊道类型,景观比例比较小,区域内部,路网的分布存在着空间分异,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宜昌市等地势较低,地形比较平坦的地区,如图5.9 所示,公路路网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形比较平坦的丘陵地区。
ISBN | 9787802093454 |
---|---|
出版社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桥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