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与美国关系研究:国际问题与港澳台问题研究》对二战以来美土关系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影响美土关系的各种因素、对当前美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编辑推荐
《土耳其与美国关系研究:国际问题与港澳台问题研究》由时事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中东与美国》系列前言
《中东与美国》系列总序
前言
第一章 二战前土美关系的回顾
第一节 美国早期对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和文化渗透
第二节 巴黎和会与土美关系
第三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土美关系
第四节 美国与土耳其的二战中立政策
第二章 战后土美关系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战后中东局势和列强在中东的博弈
第二节 苏联和土耳其关系的恶化
第三节 土耳其“一边倒”亲美外交方针的确立
第三章 美国——土耳其战略同盟关系的建立
第一节 杜鲁门主义与土美关系
第二节 美国对土耳其的大规模援助
第三节 美土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
第四节 美国与土耳其的战略合作
第四章 冷战前期土美关系的起伏变化
第一节 美土战略同盟关系中的“问题”
第二节 影响土美关系变化的因素
第三节 塞浦路斯冲突与土美关系
第四节 土耳其外交政策的调整
第五章 冷战后期土美关系的维持和发展
第一节 70年代前期的土美关系
第二节 塞浦路斯冲突与土美关系的恶化
第三节 取消武器禁运后的土美关系
第四节 80年代土美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
第六章 海湾战争和冷战结束对土美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 海湾战争中土耳其对美国的支持与配合
第二节 土耳其在海湾战争中的“得”与“失”
第三节 美国主导的“安抚行动”与土耳其库尔德人问题
第四节 冷战结束对土美关系的影响
第五节 克林顿时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七章 后冷战时期的土美关系
第一节 影响后冷战时期土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影响土美关系的中东问题
第三节 影响土美关系的其他重要问题
第四节 土美关系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 新世纪的考验
——从“9?11”事件到伊拉克战争的土美关系
第一节 “9?11”事件和阿富汗战争
第二节 伊拉克战争对土美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伊拉克战争后的前景:伙伴关系的目标与核心
问题
附:土美关系大事记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和丘吉尔尽管在如何瓜分欧洲的问题上存在着诸多分歧,但在强制土耳其参战的问题上却达到了高度一致,同时向美、土施加压力。斯大林谴责土耳其政府亲德反苏立场,主张向土耳其政府提出警告,强迫它参加战争。丘吉尔也主张如果土耳其再拒绝参战,就来个釜底抽薪,断绝对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而罗斯福则主张采取温和的态度,劝说土耳其政府参战,反对惩罚土耳其。最后三国首脑达成了一项妥协协议,决定在巴尔干采取行动,并为土耳其参战制定了最后的时间表,即土耳其政府必须在1944年2月前参加反法西斯阵营,并由罗斯福和丘吉尔把这一决定通知土耳其领导人。同年12月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开罗会晤土耳其总统伊诺努,通知他盟国希望土耳其在1944年初向德、意宣战。但伊诺努仍坚持土耳其的中立政策,诉说土耳其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参战,无力抵御德国军队的报复。伊诺努的这一观点获得了罗斯福总统的同情,美国不再坚持土耳其必须参战的建议,但却与丘吉尔的主张发生了冲突。尽管如此,美国国务院向土耳其政府提出了忠告,要求它及时调整外交政策,以免战后遭到盟国的惩罚。土耳其政府看到:一方面,德国已经穷途末路,自身难保,不可能对土耳其进行大规模的报复;另一方面,如果现在再继续顶下去的话,战后就确实不好向盟国,特别是苏、英两国交代了。基于以上考虑,土耳其政府决定采取行动:首先停止向德国供应铬矿石等战略物资,并对德国关闭了黑海海峡,随后又解除了亲德的外交部长图尔古特·梅内门吉奥卢的职务,并于1944年8月2日宣布同德、日断绝外交关系。
这样,土耳其由战争初期的中立政策转为倒向盟国的一边。在土耳其中立政策的转变过程中,美国的态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美国对土耳其的巨大影响力,土耳其没有在战争期间的摇摆不定中倒向德国一方。随着盟军在欧洲的不断推进,盟国对土耳其的吸引力也随之加强。也正是在美国的影响下,土耳其最终放弃中立政策,参加了对德作战。
ISBN | 9787802320024 |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作者 | 肖宪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