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化学实验(第3版)》是在《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全书分为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反应、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附录五个部分。
本次修订将过去的常量制备改为以小量和半微量为主,兼顾微量制备,并对微量物质的分离提纯技术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以体现“绿色化学”的时代特色。一般知识、基本操作部分叙述更为翔实,增补了必要的数据、图表和插图,新增了化学试剂的取用和转移、无水无氧装置和操作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等。制备实验由原来的75个增加到96个,并增补了“微波辐射合成”等新的合成方法。波谱一章新增加了质谱、碳谱、二维核磁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等内容,谱图也进行了更新,使教材更具时代感和适用性。
《有机化学实验(第3版)》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工科院校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有机化学和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有机化学实验(第3版)》:高等学校教材 目录
第一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1.1 实验须知
1.2 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预防、处理与急救
1.2.1 着火
1.2.2 爆炸
1.2.3 中毒
1.2.4 灼伤
1.2.5 割伤
1.2.6 实验室常用急救药品
1.3 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
1.3.1 实验预习
1.3.2 实验记录
1.3.3 实验报告
1.4 实验产率的计算
1.5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和应用范围
1.5.1 玻璃仪器
1.5.2 金属用具
1.5.3 常用电器与设备
1.5.4 其他仪器设备
1.6 有机实验常用装置
1.6.1 回流装置
1.6.2 蒸馏装置
1.6.3 气体吸收装置
1.6.4 搅拌装置
1.6.5 微量反应装置
1.6.6 仪器装置方法
1.7 仪器的清洗、干燥和塞子的配置
1.7.1 仪器的清洗
1.7.2 仪器的干燥
1.7.3 塞子的配置与钻孔
1.8 化学试剂的取用和转移
1.8.1 化学试剂的规格
1.8.2 化学试剂的称量
1.8.3 液体试剂的量取
1.8.4 微量液体试剂的计量和转移
1.9 手册的查阅和有机化学文献简介
1.9.1 常用工具书
1.9.2 常用期刊文献
1.9.3 化学文摘
1.9.4 网络资源
第二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1 简单玻璃工操作
2.1.1 玻璃管的洁净和切割
2.1.2 拉玻璃管
2.1.3 拉制熔点管、沸点管、点样管及玻璃沸石
2.1.4 玻璃钉的制备
2.1.5 玻璃管(棒)的弯曲
2.2 加热和冷却
2.2.1 加热
2.2.2 冷却
2.3 干燥和干燥剂
2.3.1 基本原理
2.3.2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2.3.3 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2.3.4 气体的干燥
2.4 有机化合物物理常数测定
2.4.1 熔点测定及温度计校正
2.4.2 沸点及其测定
2.4.3 液体化合物折射率的测定
2.4.4 相对密度及其测定
2.4.5 旋光度及其测定
2.5 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2.5.1 重结晶
2.5.2 升华
2.6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6.1 常压蒸馏
2.6.2 分馏
2.6.3 减压蒸馏
2.6.4 水蒸气蒸馏
2.7 萃取
2.8 色谱分离技术
2.8.1 薄层色谱
2.8.2 柱色谱
2.8.3 纸色谱
2.8.4 气相色谱
2.8.5 高效液相色谱
2.9 鉴别结构的波谱方法
2.9.1 红外光谱
2.9.2 核磁共振谱
2.9.3 二维核磁共振及相关技术
2.9.4 紫外与可见光谱
2.9.5 质谱
2.9.6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简介
2.10 无水无氧操作技术
第三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反应
3.1 烯烃的制备
实验一 环己烯
3.2 卤代烃的制备
实验二 溴乙烷
实验三 正溴丁烷
实验四 叔丁基氯
实验五 1,2-二溴乙烷
实验六 溴苯
3.3 卤代烃sn1/sn2反应活性的比较
实验七 卤代烃sn1/sn2的反应活性
3.4 醇的制备 grignard反应
实验八 2-甲基-2-己醇
实验九 三苯甲醇
实验十 二苯甲醇
实验十一 樟脑的还原
实验十二 9-芴醇
3.5 醚的制备 Williamson反应
实验十三 正丁醚
实验十四 苯乙醚
实验十五 甲基叔丁基醚
3.6 脂肪族醛和酮的制备
实验十六 环己酮
实验十七 环戊酮
3.7 羧酸的制备
实验十八 己二酸
实验十九 对硝基苯甲酸
实验二十 烟酸
3.8 羧酸酯的制备 酯化反应
实验二十一 乙酸乙酯
实验二十二 乙酸异戊酯
实验二十三 苯甲酸乙酯
实验二十四 乙酰水杨酸
实验二十五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实验二十六 五乙酸葡萄糖酯
3.9 friedel-crafts反应
实验二十七 苯乙酮
实验二十八 二苯酮
实验二十九 乙酰二茂铁
实验三十 2-叔丁基对苯二酚
3.10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实验三十一 硝基苯
实验三十二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实验三十三 2-硝基-1,3-苯二酚
实验三十四 3-硝基邻苯二甲酸
实验三十五 对硝基溴苯
3.1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实验三十六 苯胺
……
第四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
附录
主要参考数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验证和加深对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反应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作风的重要环节。
安全实验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前,学生必须阅读本书第一部分1.2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预防、处理与急救。掌握实验室安全及急救常识;熟悉实验室水、电、燃气的阀门,消防器材及紧急淋浴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熟悉实验室安全出口和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
进入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原理和方法,理清实验思路,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的性质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注意事项,写出预习报告。
实验过程中应养成仔细观察和及时记录的良好习惯,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有关数据。记录本不得使用合页本,应顺序编号,不能撕页缺号。实验结束后应将记录本和贴有标签的样品瓶交指导教师签字和核查。
实验台面应保持清洁和有序。不是立即要用的仪器,应放置在实验柜内,待用的仪器,也应整齐有序,使用过的仪器应及时清洗。所有废弃的固体和滤纸等应丢入废物桶内,绝不能丢人水槽或下水道,以免堵塞。有异臭或有毒物质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进入实验室应穿实验服,不得穿拖鞋、短裤及裸露皮肤的服装。不得将食物、饮品带人实验室。为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学生必须遵守下列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装置是否正确。
2.实验中应保持安静和遵守秩序。实验进行时思想要集中,操作要认真,不得擅自离开,要安排好时间,按时结束。
3.遵从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指导,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验。发生意外事故时,要保持镇静,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4.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时做到桌面、地面、水槽、仪器四净。实验完毕后应将实验台整理干净,关闭所用水、电和燃气。
5.爱护公用仪器。公用仪器、工具及药品用后立即归还原处。节约水、电、燃气及消耗性药品,严格控制药品用量。
ISBN | 9787040291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