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悬崖勒马 [平装] 978750118052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悬崖勒马:美国对台政策与中美关系》详尽论述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政策的嬗变及其对中美关系的深刻影响:全面分析中美两国围绕台湾问题展开的外交互动;透露美中达成微妙平衡的曲折经过、内幕背景和深层原因;预期台海博弈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及其巨大风险。
编辑推荐
《悬崖勒马:美国对台政策与中美关系》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艾伦·D.龙伯格(Alan D.Romberg) 译者:贾宗宜 武文巧 艾伦·D.龙伯格(容安澜),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前美国副助理国务卿,国务院副发言人,现为美国智囊机构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高级研究员和东亚研究室主任。他多年在美国政府部门和智囊机构从事美国东亚政策问题研究,著有多部有关美国外交政策的著作。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鸣谢 对“悬崖勒马”的解释 导言 核心问题:主权和“一个中国原则 界定台湾问题 了解过去 上篇 实现正常化 第一章 通向峰会之路 向高级别会谈迈进:定义日程 在对台政策上绞尽脑汁 为基辛格秘密访华进行准备 1971年7月“最关键的问题”:提出主权要求 1971年10月“最关键的问题”:寻求共同点 尼克松在中国 第二章 “一个中国”——伤脑筋的难题 从针锋相对到谋求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 过渡时期:认真评估 比较富于创造性的思考:重新考虑“一个中国 停滞不前 考虑局部步骤 一个时代的结束 第三章 正常化 终止选择:国务卿的“倒退 认真从事 谈判正常化 两个关键问题:强调美国的立场 下篇 落实正常化 第四章 一个中国。各有各的说法 制定法律:《与台湾关系法》 “官方性”和1980年总统竞选 布什在北京 第五章 武装台湾 先进的战斗机(工):FX …… 第六章 政治挂帅 第七章 布什上台:不断变化的世界、不断变化的关系 结论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这里,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正如中国所看到的那样,美国只是接受了北京提出的“三个条件”的文字,但美国要继续向台湾提供武器的意图则直接背离了北京关于“一个中国”主权原则的概念的实质,因为它向台北提供了继续抗拒坐下来谈判的手段,损害了美国对中国条件的“接受”。另一方面,从美国人的观点来看,即使撇开通常起作用的国内、国际因素不谈,下面的说法也是无说服力的,即美国应当停止向和平地生活在经济发达的互助社会的1700万人民提供维护其安全的手段,听任他们接受一个共产党政权的摆布。此外,他们的安全意识最终可能促使海峡两岸进行政治对话。 无论如何,韩念龙在谈判中第一次对伍德科克说,中国“欢迎”美国在“一个中国”和中国的三个条件的基础上对待正常化。在这方面,他说,美国“重新确认了”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我们将看到,中国重新定义美国立场的努力不会到此止步。)最后,韩念龙表示,邓小平想见见伍德科克。对美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明显的迹象,表明他们进入了谈判的最后阶段。 卡特在对伍德科克的汇报电文的批语中说,关于“一个中国”和台湾在其中的地位,美国应当坚持上海公报的措辞。他指示伍德科克,“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要说台湾是中国(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 在伍德科克一韩念龙会晤以后,布热津斯基倾向于认为,中国人理解并同意了军售,认识到这种销售将继续进行,尽管他们一想到这件事,就义愤填膺,持完全反对的态度。他对总统说,他们设法让伍德科克去检验这种解读的准确性。
ISBN9787501180523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艾伦·D.龙伯格(Alan D.Romberg)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