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第2版) [平装] 9787307084988,73070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新制度经济学(第2版)》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了制度分析的三种方法,寻租理论:产权理论的一个扩展,集体行动、利益集团与制度,制度演化的层次及互惠制度与掠夺型制度。这些内容既可用来分析历史与现实中一些不成功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又可用来分析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家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此外,《新制度经济学(第2版)》还增加企业理论以及关于非制度因素的分析,对国家理论作了较大的改动,以更好地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趋势。
编辑推荐
《新制度经济学(第2版)》是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一般性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制度分析方法 第一节 制度分析方法概述 第二节 制度分析的三种方法 第三节 人类行为与制度的关系 第三章 交易费用范式 第一节 交易费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原因 第二节 交易费用的测量 第三节 交易费用范式 第四章 产权分析 第一节 产权:内涵、功能与特征 第二节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产权理论 第三节 德姆塞茨的所有制经济学与巴泽尔的产权分析 第五章 企业理论 第一节 企业边界理论 第二节 企业产权理论 第三节 公司治理 第六章 寻租理论:产权理论的一个扩展 第一节 寻租概述 第二节 寻租理论与产权理论的关系 第三节 寻利、寻租与制度 第七章 集体行动、利益集团与制度 第一节 集体行动与利益集团 第二节 集体行动与制度选择 第三节 利益博弈中的“数量悖论” 第八章 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 第一节 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构成 第二节 制度的起源 第三节 制度的功能 第九章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第一节 制度创新 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与制度的供给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过程 第四节 制度变迁模型比较 第十章 制度演化的层次 第一节 制度演化的四个层次 第二节 有效制度演化的四大构成要素 第三节 制度的正义性 第十一章 国家理论 第一节 国家:起源、职能及实质 第二节 国家模型 第三节 强化市场型政府 第十二章 互惠制度与掠夺型制度 第一节 互惠制度 第二节 互惠模型 第三节 掠夺型制度 第十三章 制度、非制度因素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中非制度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关系 第三节 制度移植与经济发展 第十四章 比较制度分析与经济转型 第一节 比较制度分析的产生及其背景 第二节 比较制度分析的研究对象和框架 第三节 方法及分析工具 第四节 比较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及现实经济研究 第五节 制度分析中的经济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第二,制度分析方法适用于所有国家。制度分析实质上是人的行为分析、利益矛盾分析、人与人关系(生产关系)分析的总称。制度分析实质上是马克思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方法之一。新制度经济学家在制度分析方面深受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诺思是公认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的规律以及制度变量在社会经济运转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趣的是,诺思的制度理论框架几乎“脱胎”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他确实从马克思那里“吸收”了许多“营养”,并且把它们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尽管从马克思那里“吸收”了“营养”,但与马克思的制度分析又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是建立在新古典理论的要素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的制度分析强调了不同阶级利益的矛盾以及制度变迁的革命道路,而新制度经济学家的分析则以人类(个人和集体)选择的合理性这一基本假设为出发点并强调了制度变迁的渐进性。如何在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制度分析过程中发展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做法无疑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第三,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揭示的制度运行和制度演变的规律尽管源于西方历史,但西方世界兴起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完善的历史。因此,他们所揭示的制度规律实际上也就是市场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完善的历史。当然,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性制度是排他性产权制度。除基础性制度以外,还有与市场经济“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化设施。各经济主体因为它们才能够实现规模经济(股份公司、合伙),鼓励创新(专利法),提高各要素市场的效率(圈地、废除农奴制)或弥补市场的缺陷(保险公司)。这些制度化设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制度既给我们提供行为规范(游戏规则),又给我们带来效率。这是制度的两大功能。制度经济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个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这个制度变迁的时间需要多长呢?前苏联的一些天真改革者们曾“幻想”500天过渡到市场经济。良好的愿望并不总能变成现实。近几年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到底是“休克疗法”好(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还是“渐进式改革方法”好(中国),这确实是值得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好课题。这个问题既涉及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也涉及路径依赖,同时还涉及意识形态。
ISBN9787307084988,730708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