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简明教程》内容简介:198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领导干部亲自动手写公文的指示》,对领导干部写公文的意义、要求、制度制约作了明确的规定。《现代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简明教程》从领导干部起草、修改公文的意义入手,对领导干部写公文要求、范围、内容,通过案例加以阐述说明,用于指导和帮助领导干部认识、理解和掌握自己
编辑推荐
《现代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简明教程》:新世纪 新领导 新思维。 目录
第一章 现代公文概述
第一节 现代公文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一 现代公文概念
二 现代公文特点
三 现代公文功能
第二节 现代公文的文种与选择
一 公文分类的重要意义
二 公文的类型划分标准
第三节 现代法定公文文种及其适用范围
一 党的机关法定公文文种及其适用范围
二 行政机关法定公文文种及其适用范围
三 行政机关公文与党的机关公文的异同
第四节 现代公文构成与公文稿本
一 公文构成
二 公文稿本
第五节 现代公文格式、行文规则与行文方式
一 公文格式
二 公文的行为规则
三 行文方式
第二章 现代公文写作概述
第一节 现代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 公文写作的目的必须明确无误
二 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三 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情况,符合工作实际
四 遵循写作规律,符合文章体式
五 语言简洁明了,数字、标点等的书写符合技术规范
六 遵循行文规则,符合保密制度
第二节 现代公文写作的一般程序与注意事项
一 明确任务,收集材料
二 拟定提纲,安排结构
三 集中精力,草拟正文
四 集思广益,修改定稿
五 起草公文要严守“七戒”
第三节 现代公文的主题与正文结构
一 公文的主题
二 公文的正文结构
第四节 现代公文的材料与语言
一 公文的材料
二 公文的语言
三 公文撰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 现代公文的表达方式
一 叙述
二 议论
……
第三章 通用规范性公文写作(上)
第四章 通用规范性公文写作(下)
第五章 非规范性公文写作
第六章 现代公文处理内容和基本要领
附录一 中国共产党机关处理条例
附录二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附录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附录四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附录五 国务院主题词表使用说明 文摘
版权页:
二 戒师出无名。提出一个观点或提出一项政策,应当“师出有名”,有根有据。这种根据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不言而喻,贯彻中央部署,“根据”主要出自中央文件。按照实际需要作出的部署,也要注意有理论根据、文件根据。即把提出的意见放在当时所处的政治大格局中去考虑,使所提出的意见既符合实际,又符合当时政治大格局的要求。再一点就是对同一个问题,中央过去有指示,近期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央又作出了新指示,起草文件时应把新指示作为部署工作的依据。党委是管全局的,工作涉及面大,所制发的文件涉及面也相应的大。因此,做起草公文工作的同志很需要加强对上级各类文件、领导同志讲话和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以掌握更多的根据和尺度。根据掌握得多、尺度把握得准,起草文件才能得心应手。
三 戒无的放矢。公文为解决问题而制发,必须讲求针对性。否则,不会有任何实际作用。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把“无的放矢,不看对象”列为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并在这一部分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典故,说“‘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通呢?”公文起草也要克服这个毛病,注意其针对性。很难想象,一篇毫无针对性的公文能够打动人、影响人,推动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公文“分量”的标志。要增强公文的分量,做到有的放矢,起草之前,就应当首先搞好调查研究。问题调查清楚了,劲才知道往哪里使,讲问题、提对策才有针对性;政策、措施经过比较、论证,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行得通,有可操作性。
ISBN | 9787503531774 |
---|---|
出版社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作者 | 本书组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