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词汇的生成与演化》分为汉语音节语素化、汉语语素词缀化、汉语词汇语法化、汉语结构词汇化、汉语词义转化新化五章,以汉语再生词和音译意译外族词为研究对象,以殷商至现代不同历史时段代表性文献为语料,采用语音、语位、语义、语法、语用四个平面相结合,对汉语词汇的生成演化进行了多角度全面系统的研究,对汉语词汇史乃至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汉语词汇的生成与演化》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目录
序
0 序论
01 本研究之历史与现状
02 本研究之分期与语料
03 本研究之理论内容
04 本研究之科学方法
05 本研究之目的意义
第一章 汉语音节语素化
0 导语
01 汉语音节语素化之界定
02 汉语音节语素化之动因
03 汉语音节语素化之类型
第一节 汉音译外单语素复音词音节语素化
1 上古汉音译外单语素复音词音节语素化
2 中古汉音译外单语素复音词音节语素化
3 近古汉音译外单语素复音词音节语素化
4 现代汉音译外单语素复音词音节语素化
第二节 汉语固有单语素复音词音节语素化
1 “蝴蝶”音节语素化
2 “蜥蜴”音节语素化
3 “蟾蜍”音节语素化
4 “蜘蛛”音节语素化
结语
第二章 汉语语素词缀化
0 导语
01 汉语语素词缀化之界定
02 汉语语素词缀化之动因
03 汉语语素词缀化之类型
第一节汉语“阿”语素前缀化
1 西汉以前汉语固有“阿”
2 西汉开始音译梵语“阿”
3 汉语“阿”语素前缀化
3.1 两汉时期汉语前缀“阿”
3.2 魏晋六朝汉语前缀“阿”
3.3 隋唐五代汉语前缀“阿”
3.4 宋元时期汉语前缀“阿”
3.5 明清时期汉语前缀“阿”
第二节 汉语“子”语素后缀化
1 西汉以前“名+子”之“子
2 西汉时期“子”语素后缀化
2.1 词缀“子”附于名语素后
……
第三章 汉语词汇语法化
第四章 汉语结构词汇化
第五章 汉语词义转化新化
馀论
主要引用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汉音译复音词和汉音译意译结合词由于所译时代不同,或按汉语基本句节韵律要求将音译复音节简缩为单音节,或照汉语基本句节韵律要求将音译复音节简缩为双音节,使音译复音词成为单音或双音节,使音译意译结合复音词成为双音、三音、四音节词。汉语词汇三音、四音节词都属于超句节韵律词,因此,在语用中或将音译加意译结合的三音、四音词意译为双音节词而再简化为单音节词,实现语素简化;或将汉音译加意结合的三音、四音词音译为双音节词而再简化为单音节词,实现音节语素化。
02.4 中国少数民族汉化之结果
中国除了汉族以外拥有55个少数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从商周时代就开始交往,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密切;魏晋六朝时期,匈奴、乌桓、羌、氐、羯等民族纷纷内迁,与汉族杂居相处而逐渐融合,尤其是北魏鲜卑族统一北方南迁洛阳以后,孝文帝全面实施汉化政策,更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隋唐时期,中国是大一统封建帝国的鼎盛时期,也是民族融合的发展期;宋元明清中国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尤其是元清两代蒙满统治中国,使中国民族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现代中国56个民族融而为一。自古及今,由于汉民族人口众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先进,因此汉民族文化一直为中国文化之主流。少数民族在与汉民族的融合中逐渐接受汉族语言文化而不断汉化;汉民族在与少数民族的融合中而不断吸收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汉语词汇中积累了不少少数民族词汇。
ISBN | 7100069238,978710006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 陈宝勤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