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 [平装] 978754044934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主要内容简介:在每一起全球瞩目的重大事件背后,我们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军情六处官方授权出版,世界顶级情报机构首度自揭神秘面纱,再现007真实原型传奇的特工生涯,一百年来最恢宏的“谍战大戏”,CCTV多套节目热力播报,凤凰卫视深度追踪,乔良、王树增、戴旭、宋晓军倾力推荐。
编辑推荐
军情六处官方声明:《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仅出版一次,今后不会继续推出官方自传,秘密情报局档案依旧对外关闭。
媒体推荐
军情六处是大英帝国的一根重要神经,它对世界的感知和反应,直接影响了英国顶层的决策系统,甚至其许多秘密行动,本身就是帝国决策和行动的一部分。所以,要了解英国乃至在很多方面与英国一脉相承的美国的情报和决策程序,不能不了解军情六处,也就不能不读此书。 ——军事理论家 《超限战》作者、空军少将乔良 数十年来,谍战片风靡全球,经久不衰,完全因为间谍身上集聚了人类最为极致的情感考验和智慧较量。他们在残酷环境下显现的人性之光,勇于为信仰献身为民族利益献出一切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本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间谍的真实生活,这是它独特的阅读价值所在。 ——著名作家 《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作者王树增 军情六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伟绩丰功,一点也不亚于欧亚战场的电光雷火,但命运注定他们必须永远辉煌在黑暗中,谁也不知道黑暗中的辉煌有多么耀眼。历史在继续,传奇也在继续,谁也不知道他们还将存在多久,因此我们无法相信世界和平的真实性。电影007的传说,是“军情六处”这座历史古堡中一扇亮灯的窗户,而本书则是那古堡中一间堆满奇珍异宝的地下室。“军情六处”是世界现代特工的开山鼻祖,忠勇无比,浪漫刺激,身处险境,前仆后继……阅读他们的故事,无异于置身一个真正王者之国灵魂的绝顶。 ——军事理论家 《盛世狼烟》作者、空军上校戴旭 大英帝国是怎样延缓衰落实现软着陆的?军情六处又在帝国的兴衰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CCTV、凤凰卫视特约军事评论员 《中国不高兴》作者宋晓军 这是情报局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约翰·索沃斯[英国秘密情报局局长] 杰弗里的专著极具价值……对一个的英国机构作出了栩栩如生的勾画。 ——《泰晤士报》 激动人心……屣现出各色人等的智慧与勇气,本书中有不胜枚举的实例。 ——《卫报》 卓有见地,文笔流畅……对一个隐匿世界的深刻洞悉,一本缀满精美图片的学术佳作! ——《星期日电讯报》 一本杰作……充满了精彩故事和人性光辉。 ——《每日电讯报》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基斯·杰弗里(Keith Jeffery) 译者:宗端华 廖国强 等
目录
前言 序言 致谢 第一部分 早期岁月 第一章 情报局的起源 第二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章 发展状况、组织架构和专业特长 第三章 在西方的情报行动 第四章 行动范围扩大 第三部分 两次大战之间的岁月 第五章 秘密情报局的诞生 第六章 从德国兵到布尔什维克 第七章 国内事务 第八章 小本经营 第九章 战争迫近 第四部分 战争影响 第十章 战争初期任务繁重 第十一章 欧洲舞台的系列活动 第十二章 从布达佩斯到巴格达 第十三章 西方和东方 第五部分 赢得战争 第十四章 局势发生改变 第十五章 从瑞士到诺曼底 第十六章 欧洲战场的胜利 第十七章 亚洲和大战结束 第十八章 重新制订战后情报计划 第六部分 热战到冷战 第十九章 和平时期的工作调整 第二十章 欧洲的部署和行动 第二十一章 遍及全球的情报触角 第七部分 结尾 第二十二章 秘密情报局:前四十年的领导作用和表现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秘密情报局是在一种令人好奇的低调方式中产生的。1909年10月7日,海军中校曼斯菲尔德·卡明,情报局首任局长,一整天都在工作。他在日记中写道:“去办公室,在那里呆了一整天,没见到一个人,也没有什么事可做。”实际上,卡明无所事事了大约一个月才和与他一道被任命管理一个“特别情报局”的弗农·凯尔上尉理清新机构的职责。一开始的迟缓源于对新机构的好奇。它的跨部门性质也很延误事情,受到了资助部门——外交部、海军部和陆军部——因关联作用而造成的一些微妙的传统风格影响,这是秘密情报局前四十年中不时产生的一个问题。新成立的特情局极其隐秘——另一个持久的特点——使得卡明很难取得自己所希望的快速进展。不过,到1909年底,他已经成功地建立起一个致力于秘密收集外国情报的组织的雏形。这一组织在形式和作用上都被公认为“秘密情报局”的前身,而它终将以此名称广为人知。 外国威胁、间谍狂潮和特别情报局 特别情报局建立于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之时,当时英国的战略政策制定者正特别关注极富侵略性而又野心勃勃的德意志帝国的挑战。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英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英国的领导者们能够追逐所谓的“光荣孤立”政策,主要是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其他国家的严重威胁。但到19世纪末,英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主导地位开始受到威胁,而且随着竞争国家的追赶,英国的势力范围——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称之为帝国的“过度扩张”——开始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软肋。1906年,一位外交部官员将英国描述为好像“一个得了痛风症的巨人”,手指和脚趾伸向全世界,想要收拢就“不能不发出尖叫”。在重新对20世纪头十年做了一系列战略评估后,英国寻求通过与潜在的大国竞争者达成妥协的方式来缓和其国际地位。在1902年到1907年的五年间,先后与日本、法国和俄罗斯签署了协议,减轻了英国海军在太平洋和地中海的负担,而且(至少暂时)消除了不得不在印度次大陆保护大英帝国利益而抵抗俄国入侵的可怕前景。与此同时,伦敦还有效地认定,现在绝不会发生针对美国的战争,从而进一步缓解了维护英国世界帝国地位的重负。 一个主要的挑战仍然存在——来自德意志帝国的挑战。它显然绝不仅仅满足于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大国。到20世纪初,它明显效仿英国,已经开始打造一支一流的海军,而且似乎致力于谋求世界帝国的角色。随着英国与德国在欧陆的竞争对手法国和俄国的结盟——即所谓的“三国协约”——政策制定者和公众舆论开始担心来自德国的直接威胁。德国间谍和地下组织准备在德国进攻时采取突然行动(或“晴空霹雳”)的耸人听闻的故事,因危言。耸听者“侵略恐怖”的书籍而愈演愈烈,如威廉·勒柯克斯的畅销书《1910年入侵》(1906年)和《德国皇帝的间谍》(1909年)都增强了公民和政府对英国脆弱性的广泛关注。在负责军情事务的陆军部,作战处处长约翰·斯宾塞‘尤尔特将军本人,他的同僚詹姆斯·埃德蒙兹上校和乔治·麦克多诺上校都相信,德国总参谋部的对手们都在积极地以英国为目标。但是,正如尼古拉‘希利和克里斯托弗·安德鲁所表明的,对在英国的德国秘密网络的恐惧被广泛夸大——甚至到了离奇的程度;在英国的确有德国间谍和破坏分子,但没有间谍军团。然而这些传言似乎击中了英国的时代症,人们已被激发的对英国不断下降的国际地位的普遍关注,又助长了有大批遍布全国的外国特务正试图毁灭这个国家的猜测。
ISBN9787540449346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基斯·杰弗里(Keith Jeffery)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