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视阈下的理查?谢克纳研究:以印度和中国为例》主要包括: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实践篇(一)印度;第一节《69年的狄奥尼索斯》之东方文化色彩;第二节印度加尔各答——谢克纳首次亚洲跨文化之旅的兴奋与尴尬;第三节《大胆妈妈与她的孩子们》美国演出和1976的印度巡演;第四节1983年《樱桃园》在印度导演的跨文化思想;第三章实践篇(二)中国;第一节1989年《明日就要出山》与环境戏剧的跨文化大讨论;第二节1995年京剧版的《奥瑞斯提亚》与跨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第三节2007年《哈姆雷特》与谢克纳的跨文化视角及象征性手法;第四节人类表演学在中国等等。
作者简介
俞建村,1961年7月生,湖南宁乡人。2009年在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大学副教授,上海戏剧学院《人类表演学》副主编。近年主要为本科生开设高级综合英语.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英美戏剧和理论语言学等课程。在国内外各大重要及核心书刊上以中英文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近年发表的论文主要有《Richard,Schechaer and Perfomance Studies in China》、《论哈姆雷特及其人性中的恶魔性特征》、《从观众视域看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的二度翻译问题》、《谢克纳与印度——跨文化的演绎与争议》、《从(哈姆雷特到喜玛拉雅王子——一系列跨文化的移植与浸润》、《国家政权与社会表演——从社会表演学看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人类表演学的缘起、现状及趋势》等。与其他学者合作编写了多部英语、美学和艺术家辞典。如《简明英汉词典》、《伴您英汉词典》、《美学大词典》等.还参与了包括《商务英语听说教程》和《21世纪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在内的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主要学术兴趣有英美戏剧、英美文学、戏剧文化学、跨文化戏剧、人类表演学、当代欧美电影、欧美戏剧之翻译与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实践篇(一)印度
第一节《69年的狄奥尼索斯》之东方文化色彩
第二节印度加尔各答——谢克纳首次亚洲跨文化之旅的兴奋与尴尬
第三节《大胆妈妈与她的孩子们》美国演出和1976的印度巡演
第四节1983年《樱桃园》在印度导演的跨文化思想
第三章实践篇(二)中国
第一节1989年《明日就要出山》与环境戏剧的跨文化大讨论
第二节1995年京剧版的《奥瑞斯提亚》与跨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第三节2007年《哈姆雷特》与谢克纳的跨文化视角及象征性手法
第四节人类表演学在中国
第四章理论篇
第一节卡塔卡利表演训练与跨文化的浪漫化、理想化思考
第二节印度火坛祭、查乌面具舞和婆罗多舞为行为重建
第三节跨文化表演的三种关系
第四节谢克纳与巴鲁查的跨文化冲突
第五节贵州地戏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第五章结语
附文一谢克纳论什么是人类表演学
附文二谢克纳谈五种先锋派
附录一谢克纳与印度之事记
附录二谢克纳与中国之事记
附录三谢克纳出版的书籍、发表的文章、导演的作品及其他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ISBN | 7811187337,978781118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俞建村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