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务 [平装] 978750322222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务》是在多年教学和科研实践基础上撰写的、关于水体景观旅游开发的专门著作。全书分三大部分:水文化的一般研究,侧重于理论探讨,包括水与人生、水与爱情、水与人才等;水体景观及其开发设计,包括水的景观吸引功能和特点,静态水,动态水的景观设计、水体装饰和水旁绿化等;第三部分是关于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的实践,结合具体案例分别探讨了湖泊旅游开发规划、河川旅游项目策划、海滨和海岛旅游开发规划、水域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等。 作为学术专著,《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务》以实例案例为主,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又不局限于案例,对水文化的内涵和表现方式、水体的景观价值及其开发设计也作了系统的、比较深入的探讨,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般方法与具体做法融合,既有比较深入的探讨,也有简单实用的方法、做法的阐述。适合于旅游管理、园林规划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旅游、规划等专业的教师、学生相关课程的参考。
编辑推荐
《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务》:旅游理论与实务丛书。
作者简介
吴殿廷,男,1958年生于辽宁大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1993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多年来一直从事旅游规划、区域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发表学术论著《区域经济学》和《西部旅游开发战略模式探讨》等80余篇(部),主持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九五规划”、“大连市跨世纪发展战略”、“鞍山市旅游业十五规划”、“西部开发旅游发展战略”、“西藏山南地区旅游开发规划”、“湖北黄冈市白潭湖旅游开发规划”等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4项。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乡村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前言 上篇 水文化 第一章 水文化概说 第一节 水为万物之源 第二节 中国先哲们的水文化精神 第三节 民心与流水 第四节 人生哲学 第二章 水与爱情 第一节 水与女人 第二节 红颜未必祸水 第三节 爱情交响曲 第三章 水与年华 第一节 逝者如斯 第二节 苦乐年华 第四章 水与风水 第一节 风水模式的地理学评价 第二节 中国风水说一风水之法,得水为上 第三节 国外风水术 第四节 风水现代化及其旅游开发意义 第五章 水与人才 第一节 中国两院院士分布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影响院士成材的微观因素考察 第三节 影响院士成材的中观环境考察 第四节 影响院士成材的宏观环境考察 第五节 两院院士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第六节 结论和讨论 第六章 水文化与中国文明史 第一节 变水患为水利的伟大实践 第二节 积极探索水文科学 中篇 水体景观及其开发设计 第七章 水的景观吸引功能和特点 第一节 水的景观吸引功能 第二节 水的景观吸引特点 第八章 水体景观设计 第一节 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第二节 水体景观开发 第三节 静态水景观设计 第四节 动态水景观设计 第九章 水体装饰和水旁绿化 第一节 水体装饰 第二节 园林水旁的植物配置 下篇 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践 第十章 旅游和旅游规划 第一节 旅游和旅游业 第二节 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时空耦合规律 第三节 旅游规划 第十一章 湖泊旅游开发规划——以白潭湖水文化公园建设为例 第一节 我国的湖泊旅游资源 第二节 水文化公园建设 第三节 白潭湖水文化公园建设初步规划 第四节 白潭湖水文化公园近期项目建设 第五节 白潭湖水文化公园建设对策 第十二章 江河旅游项目策划与开发规划 第一节 广东清远中国第二届漂流大奖赛的策划和组织 第二节 新三峡旅游开发的探讨 第十三章 海滨旅游开发规划——以李官海滨为例 第一节 我国的海洋资源 第二节 李官海滨旅游开发规划 第三节 李官海滨旅游规划的客源市场分析 第十四章 海岛旅游开发规划——以长兴岛为例 第一节 海岛旅游经济的特点 第二节 长兴岛旅游资源评价 第三节 长兴岛旅游业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四节 长兴岛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战略目标 第五节 长兴岛旅游开发近期主要工程项目建设 第六节 长兴岛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第十五章 国内外著名水景及水域开发案例 第一节 国内著名水景塑造 第二节 水景住宅楼盘——上海浦东枫丹白露别墅 第三节 龙浩牧场开发策划 第四节 国外著名案例——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奴萨杜阿 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屈原在长江三峡的秭归来到人间,这里的屈原祠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屈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他的作品里表现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人格和才华。他反对腐败的贵族统治集团,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对内要求严明法纪,使国家富强起来,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他被放逐后,孤独地在江边泽畔流浪,用诗歌来倾吐爱国爱民的深情,如在不朽的诗篇《离骚》中所写到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坚贞不屈,最后葬身于汨罗江中。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汉东湖,有着屈原的遗迹和巨型塑像,传说屈原当年就曾在这一带行吟。泪罗江也因屈原在此自沉而为人们所熟知。 屈原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泪罗山上,又在泪罗江边建起了屈原祠,还有骚坛、独醒亭等屈祠八景。这些遗迹都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被列入岳阳楼洞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屈原的人格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游览凭吊屈原遗迹就会感受到一种人文精神的升华。诚如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当司马迁来到泪罗江畔,看到屈原自沉之处时,想起他的为人处世,不禁掉下了眼泪。感动他的正是屈原的为人和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他这样评价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来自黄河之滨,他出生在陕西韩城龙门寨,这里离黄河的龙门很近,所以他曾自称龙门人。芝川镇南山岗上的司马迁墓,东临黄河,西枕梁山,依山傍水而建,于悬崖峭壁之上,气吞山河。后人在附近建起了司马迁祠,整个建筑由四个高台构成,各台之间由石阶相连,自下而上,层层上升,共九十九级。每台前立一木牌坊:第一座牌坊上书“高山仰止”;第二座牌坊上写着“龙门才子故里”;第三座牌坊上写的是“河山之阳”。这第三台上有献殿和寝宫,祠内正中供奉司马迁塑像,历代名人凭吊题咏的碑刻很多。最后一台就是司马迁墓,墓碑上刻着“汉太史公墓”,为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这里有一棵苍劲的古柏,传为汉代所植。
ISBN9787503222221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作者吴殿廷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