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 [平装] 978730118930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是作者为现代民主进行辩护和捍卫的一本深沉而澎湃的经典。它源自于作者的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民主有着更为令人信服的、也更为正当的理由,因而需要对它进行更为切合实际的辩护,而在现代史上,自由主义和其他各种政治理论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作者在书中揭示了把人类福祉作为目标的光明之子在实践中的幼稚和危险,警示人们提防黑暗之子对光明之子的理想的利用。
编辑推荐
《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总统们的真正教父。肯尼迪、卡特、里根、奥巴马身后真正的智库。何怀宏、洛克菲勒鼎力推荐。
媒体推荐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是少有的几个我不仅在思想上感觉亲近、也愿意接受他们的不少观点的哲学家。这样的哲学家往往能够把握到两端、且将这两端伸展得相当深远,同时又没有偏激或偏斜,而仍然在两极中达到了某种平衡。 无论是保守中的大国还是崛起中的大国,长远之道都需要坚守一些最基本的道义原则。至于容易引起逾越这些基本原则的思想或主义,就国别而论,我们或许可以说,如果美国可能更需要防范一种过分天真和单边的理想主义——这种单边理想主义和夸张的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时常常表现为霸权主义;中国可能更需要防范的则是一种过分的实用主义,即在追求国家富强的同时,我们还应有一种对功利之外的基本道义原则的坚强意识。 ——何怀宏 “我崇拜他!我们不要在幼稚的理想主义和愤世嫉俗的现实主义之间摇摆不定。” ——美国总统奥巴马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莱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 译者:赵秀福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德国移民家庭。后来成为福音派的牧师,在协和神学院任教三十余年。他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对美国思想界的左派和右派都有巨大的影响。80代以来,他对美国政治思想界的影响与日俱增,甚至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尼布尔的世纪。 译者简介: 赵秀福,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研究领域为美国文学、文化、实用主义和西方美学。
目录
序一:追求光明 序二:我有一个希望 新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 现代民主源于十六七世纪的资产阶级民主,它只是民主的一种暂时形态。光明之子要在民主的理想中追求个体与共同体的自由和秩序。但现代社会的光明之子过于乐观,没能洞悉人性的缺陷,而黑暗之子则伪装成光明之子,把个人或集体的野心伪装成普世的目标。 所以光明之子既要有济众的善良,又要学会黑暗之子的明智。 第二章 个体与共同体 人性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包含着无穷的破坏力和创造力。所以共同体对个体的冲动和野心要施加必要的约束,但是共同体也很容易放纵其追求秩序的激情,我们既妻确保个体不受共同体的禁锢,也确保共同体不受个体的威胁。 第三章 共同体与财产 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财产观包含着过度的个人主义,而现代的无产阶级财产观则包含着过度的集体主义。个体和集体控制着如此集中的权力,则极易导致非正义。 前者没有为社会提供抵抗大资本家的保障;而后者则没有提供抵抗垄断国家权力的群体的保障。 第四章 民主的宽容与共同体中的群体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西方形成了社会的多样性,宽容就产生于这一历史过程中。 要想探讨建立一个真正宽容的共同体,就需要从宗教、民族、经济三个方面考虑。共同体必须全面协调,焕发共同体之中各从属的、民族的、经济的和宗教的群体之生命力,从而提升整个共同体之丰富性与和谐程度,而不会被其破坏性所毁灭。 第五章 世界大同 各文明文化之中普遍存在建立世界共同体(大同)的道德义务传统,而现代社会的技术文明则造成了世界共同体实现的可能性。 但从一个具体的共同体到一个世界性的共同体的转变,是极为艰难的,既不能单纯依靠普遍法,也不能诉诸一个世界性的权威,上个世纪的光明之子低估了历史上具体势力的力量。 世界共同体巍峨地矗立着,见证着人类终极的可能的与不可能的选择。 译后记
文摘
版权页: 这种自由使得人能够创造历史,并以无限的多样性、无边的广度和规模来发挥其群体组织方面的才能。人也需要共同体,因为,从其本性上说,人是社会性的人。人的生活不能够在自身之内完成,而必须通过与他人建立负责任的、相互的关系而完成。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者倾向于认为,自由主要是个体的一种需要。共同体和秩序之所以是必要的,仅仅是因为许多个体存在于一个狭小的世界上,因而需要有最低限度的约束存在,以便避免混乱的状态。实际上,共同体对于自由的需要与个体无异;个体也与共同体一样,也需要秩序。 个体和共同体都需要有自由,为的是避免群体的或历史的约束条件抑制人的潜能,使其流产,而这种潜能内在于人的根本性自由之中,既会以集体的方式,也会以个体的方式表现其自身。诚然,个体通常是新的洞见的酝酿者,是新方法的提出者。然而,集体性的势力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往往不是诸个体刻意追求和设计的结果。无论如何,社会与个体一样,都是自由的受益者。在自由的社会中,新的势力可能加入与旧势力的竞争,并逐渐确立其地位。在传统的或专制的社会组织形式中,新的势力或者被镇压,或者以社会震动和动荡为代价而确立其地位。
ISBN978730118930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莱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