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这个人 [平装] 7511708293,97875117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庄子这个人》是作者多年研究并由教学的讲稿整理而成,通俗易懂有形象。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尊重典籍、细读《庄子》的基础上的,没有过分阐释。难能可贵的是,该著坚持用现代经验和自己的生活体悟来谈庄子,灵活通脱,颇多新见,自成一家之言。 作者涵汇了三种视角或三种说话方式:其一,我以我眼看庄子,我以我心想庄子,我以我手写庄子;其二,用庄子的慧眼逼视我的内心,用庄子的妙智激发我的思考,用庄子的利嘴说我自己此前一直想说,却又一直说不出口的话;其三,跨越时空,我和庄子站在一起,用我们共同的眼睛看世间之人,用我们共同的声音说天下古今之事。
编辑推荐
《庄子这个人》:庄子真穷,为什么穷到这个份儿上?他是“大隐士”或者“自由主义者”?或者说是“大情种”、“老愤青”、“老滑头”?庄子,如此一位近于巫的谜一样的人,其活法、其精神,除了从寥寥典籍中来一点点揣摩,更要我们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阅历来补白。通俗但不媚俗,学术但不学究,不讲无味的理儿,不说没影的事儿。
作者简介
邓联合,1969年生,江苏铜山人,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博士。曾先后供职于徐州市广播电视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从事过公务员、记者、编辑、图书发行、大学教师等工作,现任教于山东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领域是道家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及庄学史。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兀然而生我们所能稽考的庄子 1 家世渊源 2 生平 3 交游 4 庄子与孟子“失之交臂” 贫而不惫衣敝履穿不逢时 1 庄子真穷 2 庄子为什么穷 3 穷有穷的活法儿 绝不饶恕永远的“愤青” 1 庄子的“愤青”资格 2 轰毁圣王 3 指斥孔子 4 “最坏的恶意” 5 茫然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 和而不唱避祸自保的“非常道” 1 颜回游说卫君 2 叶公子高出使齐国 3 颜阖辅导卫国太子 4 “庖丁解牛”的深意 5 哀骀它的“好人缘” 6 聊以自保,说说罢了 陆沉于民在野隐士的精神领袖 1 隐士与《庄子》 2 隐士众生相 3 庄子:身之隐 4 庄子:心之隐 5 洁士与烈士 登天游雾远古的“巫”影 1 残存的魅影 2 隐秘的印记 3 神异的飞行 4 心灵修养 眼冷心热其实是个”人情种” 1 从冷嘲热讽到漠然处之 2 以理化情 3 道是无情却有情 以技进道庄子是个“技艺人师” 1 绝技及其修炼 2 从“心”做起 3 高手的神采 4 固执的笨老头 辩不如默大师辩论 1 真理并非越辩越明 2 不辩之辩 3 激辩惠施 自在自治立足个体的人道情怀 1 所谓“精神自由” 2 个体:自在自得与自由 3 社会:自治自善与自由 难·废·禁·葬屡遭责骂和封杀的庄子 好·师·赞·颂备受推崇和倾慕的庄子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从做人的道德标准出发,坏事无论大小,都不能做;好事无论大小,都应当去做。而在庄子这里,道德原则问题显然无关紧要,自我保全才是第一位的。 换个角度仔细分析,避开太好和太坏的事情,只干小善、小恶之事,在内,首先要求你把自己心中高傲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人格完全抛开,或者说“虚”掉;对外,这么做所达到的最终效果,也还是要把自己“藏”起来,藏在众人之中。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大家伙都是中不溜秋的人,你要是做了一件说好好不到哪里去、说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的事儿,有谁会在意你呢,人们平常不都是这样做事、这样活着的吗?另外,有句俗话叫“好人不长命,坏蛋活千年”。依 我看,此言未必正确,说到底这是在替好人抱不平,说反话骂坏蛋。实际情况是,天下最先遭殃的往往是大恶或大善之人,就像电视上放的歌手或票友大赛中,最高分和最低分总要被去掉那样;而“放低身段”,“走群众路线”,做个中不溜秋的人最安全,也最能活得长。 毫无疑问,这套不论善恶、但求自保的滑头秘笈,背后蕴涵着彻底的道德虚无主义,如果被什么人拿来作为处世立身的法宝,必将对社会道德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后世儒家乃至现代的一些学者,古今联手把庄子骂了个半死。有些学者甚至采用“诛心”战术,认为庄子不仅教唆别人放弃道义担当,专做“钻空子”的小人,并且他自己其实原本就是个鬼混在世间,必要时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的“老滑头”、“老混混”。 当然,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滑头主义色彩最显著的“人间世”篇,尤其是篇中那三个小故事,与(《庄子》全书的总体风格和精神气质明显不一致,更与庄子的愤世嫉俗一面相冲突。
ISBN7511708293,978751170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邓联合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