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中华姓氏谱:史 [平装] 978780142296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中华姓氏谱:史》系中同史学会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姓氏文化研究”成果,集合百余名专家学者精心撰写,共100卷,每卷一姓。从源流、人物、人文、文献四篇,揭示中华姓氏的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主要姓氏的地域分布、走向趋势及其特点;姓氏制度的深厚底蕴和家族流变。广征博引,史料翔实。
编辑推荐
《中华姓氏谱:史》是中国史学会重点项目。
目录
源流篇 第一章 史氏的渊源与概貌 史氏的含义与源头 史氏的三大发散中心和四大家族 史氏的科第与封爵 第二章 史氏在江北的繁衍 陕西史氏 山东史氏 山西史氏 河北史氏 河南史氏 湖北史氏 四川史氏 甘宁史氏 东北史氏 第三章 史氏在江南的生息 江苏史氏 浙江史氏 安徽史氏 江西史氏 湖南史氏 福建史氏 广东史氏 广西史氏 云南史氏 贵州史氏 台湾史氏 人物篇 第一章 史氏之最 中国最早著名的史官——史佚 中国的书画之祖——史皇 大篆书法的创始者——史籀 杰出的战略思想家——史伯 春秋时最著名的谏官——史鱿 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创建者——史禄 现存最早的识字写字教材的作者——史游 五步成诗记录的创造者——史青 堪称最玩世不恭的痴翁——史忠 最早远征爪哇的将军——史弼 中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先驱——史起 “乱”中之“最”的“大燕皇帝”——史思明 第二章 史氏之相 刚直的武后之相——史务滋 …… 人文篇 文献篇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这一支史氏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史可法的世家,史书上说他是河南祥符人,大兴籍。明代时的大兴是在北京城东北部,而不是今日的大兴(在南苑之南的黄村)。宛平也在城的西南郊(今丰台附近)。史氏宗谱说这支史家住在宛乎东四牌楼,记载得比较具体。从这世系图可见,这支史氏迁到北京后的五代人中,出了三个进士,但从总体上看,主要还是“尚武”。史德芳、史可鉴都是锦衣卫百户.史可传是锦衣卫千户,史汗青是武进士,史可法则是东阁大学士(宰相)兼兵部尚书。史可法、史可尊、史蔚青都是在明末抗清的争战中殉难的。出了五名举人:史应元,举人,黄平州知州;史起贤,顺治举人,雍正二十八年任分巡广南韶道,布政司左参政,史锦,雍正举人,史致饴,道光举人,史映奎,咸丰举人。史灏,泾县典史。史起贞,康熙中任山东历城知县,在任时能取信于民,有良吏的作风,其孙史光祀,制历城县学宫碑。史荣椿,清咸丰时任河北大名镇总兵官,提督直隶总兵官。1859年在大沽海口抗击英法联军时中炮阵亡。 宛平史泉来宛平落户的史氏是清初浙江山阴人史玉节。据余姚史氏宗谱记载,史玉节的先世住在余姚半霖下宅。他父亲史在篇(太学生)任高阳知县,迁山阴。他自己也是个太学生,康熙初年,到了京师,在宛平落户。结识了当时的名流如朱彝尊、汤右曾、姜宸英、查慎行、何焯、任份等老前辈,仕至四川威州知州,晚年学仙。活到八十多岁,家境贫穷。他儿子史全义三十来岁来宛平,想找个小官当,却找不到,只好跟着人家去当个“幕僚”一一办理刑事民事案件的办事员。虽然收入十分微薄,但却乐于帮助别人。有个做生意的朋友向他借钱,他就把全部积蓄借给他,自己照旧过着贫苦的生活。这朋友赚了钱,付给他利息,他很高兴,又把钱借给他.后来他朋友做生意亏了本,本利全无,他也不介意,一笑了之,生活照样贫困.但他对子女的教育却很严格,要求儿子积容好好学习。一次在山西狱中关着一个男子。是因调戏妇女,用手去拉那女子而入狱的,那个女子挣脱后感到很羞愧,回家就自缢而死。对这案子的处理,全义认为这个妇女当作为烈女进行旌表,而对那个男的则因为只是普通的调戏。出了三个进士,但从总体上看,主要还是“尚武”。史德芳、史可鉴都是锦衣卫百户.史可传是锦衣卫千户,史汗青是武进士,史可法则是东阁大学士(宰相)兼兵部尚书。
ISBN9787801422965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