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家训:改变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内容简介:心理学家曾对100名3—8岁的儿童进行过调查,询问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其中最有意思的答案是“钱是长在树上的”。 怎样让孩子正确看待金钱、怎样花钱、怎样培养孩子未来的理财能力,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与此相反,世界发达国家很重视孩子的理财教育。在那里,理财是中小学和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学校和家长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按照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以投资、创业、消费、理财为核心的理财教育课程。《富爸爸家训:改变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针对我国家庭理财教育的现实,系统的借鉴和参考了西方发达国家理财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相信会对读者带去有益的启发。
编辑推荐
《富爸爸家训:改变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培养孩子的财商,来自美国家庭的教育理念。斯坦利先生是《财富》杂志评出全美500家最大公司之一的总裁,他在培养孩子如何对待金钱和树立理财观念上,提出了一些独特的看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爱心加物质并不够。许多父母往往忽略一点就是在子女独立生活之前,必须在投资理财和金钱观念上教他们一些东西,比如失业率上升,我手上的股票有什么反映或联邦利率下调长期国债会否上升等基本知识。如果没有一些必要的熏陶,子女走进这个充满风险机遇和竞争挑战的年代,就很容易被淘汰。
小节约等于大浪费。孩子,许多时候我都提醒你要厉行节约,但必须记住,不要为节约一分的钱财而绞尽脑汁。这意味着你的理财观念已经钻牛角尖,你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开源,而不是竹流!细小的节约意味着巨大的浪费。
口头承诺不可信。在没见钱之前,不要轻信任何口头承诺,不能为明天的钱而工作。这虽有点犹太人的味道,但在未确定对方信用程度之前,必须具备这样的观念。因为一量发生,时间和会钱的耗费将使你苦不堪言。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每个假期你希望痛痛快快地度假还是在家中修你的破单车?如果是我就绝对选择前者。愉快的休息和消遣总能带给人充沛的工作精力,当你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新一轮的工作,新单车就来了。同样,投资理财也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拘泥于旧框框中打转只能使事情更糟。跳出圈外,不断更新观念,就会永远超前,机会也就源源不断。辛苦钱最值得珍惜。孩子,当爸爸还是大巴司机时,每天拿回微薄的薪水能够家里紧巴巴的开支。但你们是否觉得,那时买的巧克力特别香、糖、特别甜、玩具更好玩,有没有感到钱的珍贵?现在我一天的收入比10个大巴司机一个月的收入的和还多,你们又是否觉得钱贬值了许多?因而无论你们长大后做任何职业,都应该记住:辛苦钱最值钱,最值得珍惜。
金钱并有代表一切。虽然没钱许多东西得不到,但金钱小是万能的,美丽的景色、朋友的亲情、家庭的温暖许多许多,并不取决于你是否有钱。而健康长寿、家庭美满对一个人来说,比金钱更重要,也是金钱买不来的。 目录
卷首语
第一章 理财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课
1.1 理财教育从娃娃抓起
钞票当花撒——缺乏理财教育的闹剧
有钱不会花——中学生竟然不会买东西
中学生儿灭花掉——因为来得太容易
干家务要不要付费——理财观念重于理财技巧
不继承协议书——富翁妈妈的良苦用心
身教重于言传——父母为孩子做理财的榜样
1.2 柴米油盐酱醋茶——让孩子了解生活的不易
给孩子一个账簿——培养孩子做事的汁划性
订立零用钱合同——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品质
预算——培养孩予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意识
计划——约束孩子的财务开支
家庭消费表——避免孩子成为不识“人间疾苦”的败家子
让孩子做一回“家长”——了解生活的不易
精打细算——让孩子在消费面前学会谨慎和思考
1.3 财商教育的基础课
财商——理财的智慧
开发财商——和开发智商同等重要
理财教育——让孩子受益终生的礼物
财富品德——理财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美国经验——从小开展金钱教育
1.4 有趣的例证——富豪的成长及其对子女的教育
西门子——成功的意识,是理财家必备的素质
洛克菲勒家族——培养理财能手的方式
摩根家族的法宝——节俭和勇气
大富豪斯坦利的六招教子法
霍英东对子女的教育法
李嘉诚的教子经
包玉刚的教子苦心
第二章 让孩子了解“钱”为何物
2.1 尽早开始教孩子接触及使用钱
告诉孩子关于钱币的知识
教孩子认识硬币与纸币
教孩子认识人民币和外币
教孩子了解假币
2.2 让孩子明白家中金钱的来源
钱从哪里来?
钱是工作挣来的
不可轻视任何一分钱
让孩子理解和体谅父母挣钱不易
2.3 让孩子了解钱的用途
和孩子一起做“购物”游戏
让孩子扮演顾客
让孩子认识商品的价格标签
2.4 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正确态度
金钱的好处和坏处并不在于金钱本身
节约很可贵,吝啬不可取
做金钱的主人,不做金钱的奴隶
有钱不代表富足
只有致富的过程快乐,才会有致富之后的快乐
第三章 零花钱——理财教育的好时机
3.1 从使用零花钱开始进行理财教育
美国父母怎样训练孩子使用零花钱
让零花钱成为孩子的“财务学习基金”
中国孩子的零花钱:数量与支配权的失衡
对零花钱拥有建议权,但把支配权交给孩子
3.2 零花钱的给付方式
零花钱给付方式的差异
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零花钱
应该给孩子多少零花钱?
给零花钱的时间间隔应该多长?
怎样对待孩子额外的零花钱要求
美国父母对孩子的零花钱的给付方式
3.3 零花钱的使用方式
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零花钱的能力
对孩子零花钱的控制应适宜
从“扶”到“放”,循序渐进
教会孩子“有计划地”花钱
3.4 压岁钱中的理财教育
帮助孩子合理规划压岁钱
借压岁钱来让孩子理解“金融管理”
给孩子一些合理使用压岁钱的建议
教孩子用压岁钱来投资
分配“五三二”
更多有创新和有意义的压岁钱用法
第四章 从储钱罐到银行账户——培养孩子储蓄的习惯
4.1 培养孩子的储蓄和节俭意识
储蓄是种美德
存比借更重要
节俭是个好习惯
子不俭,教之过
家长要有勤俭的好习惯,孩子才会有
让孩子认识到储蓄的意义
给孩子挑选储蓄罐
“为国家而储蓄”——发达国家家长的做法
4.2 让孩子制订攒钱计划
当孩子一角钱都留不住,怎么办?
让孩子行动起来的三个步骤
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制订攒钱计划
4.3 合理使用积蓄
让孩子明白是在花“他自己”的钱
用自己的钱买鞋子
让孩子管理自己的钱
4.4 孩子的第一个银行账户
让孩子了解利息的概念
让孩子了解复利的力量
培养孩子“为未来储蓄”的观念
开立孩子的第一个储蓄账户
给孩子办一张银行卡
让孩子了解信用卡
让孩子了解家庭储蓄基金
第五章 钱是赚来的——培养孩子的赚钱意识
5.1 赚钱是基本的生存能力
和外国孩子学挣钱
给他鱼,不如教他如何钓鱼
5.2 珍惜劳动的价值
劳动的意义
热爱做家务
养成劳动的习惯
家门里打工
5.3 付报酬的学问
报酬与义务
感受辛苦钱
家务本该做
按协议付费
报酬与奖励
5.4 尝试初级商业活动
挣邻居家的钱
打工家门外
开发商业潜质
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
18种适合孩子们的赚钱方法
第六章 精打细算学消费
6.1 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
从拒绝乱花钱开始
选对不选贵
放弃高档化消费
对物质宝宝说“不”
告诉孩子钱的价值
零食节制计划
6.2 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消费的知识
买中学习
学会付款
强化计算力
学会讨价还价
学习退货技巧
购物小提醒
教孩子正确认识广告
教孩子识别假冒商品
第七章 财富游戏——培养孩子的投资意识
7.1 投资意识是理财教育的核心之一
测测孩子的投资意识
比存钱更有意义的是投资
让你的钱为你工作
模拟投资——美国校园的必修课
7.2 让孩子理解一些简单的投资原理
股票初体验
尝试买保险
体验收藏的增值
借钱赚利润
让孩子了解债券投资
让孩子了解投资基金
力求“零风险”
向孩子简单介绍一些投资原则
第八章 一生受益的财富教育
8.1 认识财富的价值
教孩子学会分享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自己种的果实最香甜
8.2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个人品质
诚实无价
节俭光荣
独立才自主
善得人心
欲速则不达
8.3 时间就是金钱
不同年龄段孩子对时间的认识差异
掌握时间观念的方法
遵时守时好习惯
让时间说话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教育就成了美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家庭的金钱教育是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的,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手段。零花钱的多少并没有一个定值。主要依据孩子一周的消费预算来确定。
这些开支包括:孩子正当娱乐消费的开支,如看电影和吃零食,孩子日常必需的开销,如车费、买学习用品,再增加一些额外的钱以便为存钱创造可能性。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一般不直接干预。但是,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误时,家长一般不要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短暂快感的追求者,因此,家长要通过减少送给孩子昂贵物品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要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大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现在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存钱的习惯会使孩子珍视自己劳动所得。而对于年长一些的孩子,让他们自己支配零花钱则可能会教他们节俭。
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了理财,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家长如何教孩子花钱、理财。金钱观念和理财能力将成为2l世纪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美国著名的大财阀摩根家族的鼻祖老摩根发财后。要求儿女为每月仅1美元的零花钱制订一个支出账目;李嘉诚每次给孩子零花钱时,先按10%的比例扣下一部分,名日所得税。相反,我们许多人在给孩子零花钱时比大富翁可大方得多。更为要命的是一些家长每个月到底给了孩子多少钱有时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以其昏昏,使人招招”无疑是痴人说梦。相信老摩根和李嘉诚不是吝啬于区区几个铜板,他们是在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习惯,小孩在花钱时不得不事前进行仔细盘算,做一个全盘和长久考虑。我国古代在儿童教育上有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其目的也显然不在清洁工作本身。孔夫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和做一盘摊黄菜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同样。孩时会合理安排钱的用途,长大后也会处理好100万、1000万。
| ISBN | 9787802134959 |
|---|---|
| 出版社 | 海潮出版社 |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