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使用与管理》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要求编写的。《汽车使用与管理》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的基础知识、汽车的选购、汽车的户籍管理与保险、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汽车技术管理、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汽车的运行材料及其使用、汽车的行驶安全和公害、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的年度检测与审验。
《汽车使用与管理》可作为高等院校本、专科汽车服务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编辑推荐
《汽车使用与管理》:注重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来编写,考虑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通过不同的工程案例或者示例深入浅出进行讲解,紧紧抓住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点,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注重人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结合:以人文知识讲解的手法来阐述科技知识,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设置阅读材料板块介绍相关的人文知识,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注重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书中配备大量实景图和实物图,并辅以示意图进行介绍,通过模型化的教学案例介绍具体工程实践中的相关知识技能,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设计有丰富的题型,在巩固知识技能的同时启发创新思维。
注重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学生就业所需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一眼点,紧跟最新的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着重讲解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技能,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绪论
第1章 汽车的基础知识
1.1 汽车的总体构造
1.1.1 概述
1.1.2 发动机
1.1.3 汽车底盘
1.1.4 车身
1.1.5 电气设备
1.2 汽车的使用性能指标
1.2.1 容量
1.2.2 速度性
1.2.3 使用方便性
1.2.4 燃料经济性
1.2.5 安全性
1.2.6 通过性
1.2.7 可靠性和耐久性
1.2.8 维修性
1.2.9 汽车的质量利用
1.2.10 外形尺寸
1.3 汽车的分类
1.3.1 汽车的类型
1.3.2 汽车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1.3.3 汽车的识别代号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汽车的选购
2.1 购车前的准备事项
2.1.1 购车的主要用途
2.1.2 车型的选择
2.1.3 汽车的性能
2.1.4 购车费用
2.1.5 车市行情
2.1.6 汽车信贷
2.2 挑选新车
2.2.1 购车地点
2.2.2 购车时机
2.2.3 车身颜色的选择
2.2.4 新车的验收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汽车的户籍管理与保险
3.1 汽车的户籍管理
3.1.1 车辆的管理概述
3.1.2 汽车的登记注册
3.1.3 汽车的户籍变更与注销
3.2 汽车的保险
3.2.1 汽车保险的项目及范围
3.2.2 汽车投保的程序及保险金额、保险费的确定
3.2.3 保险责任、除外责任及被保险人应履行的义务
3.2.4 保险的索赔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4.1 汽车技术状况和汽车运用性能
4.1.1 汽车技术状况
4.1.2 汽车运用性能
4.1.3 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
4.2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2.1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
4.2.2 影响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因素
4.3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
4.3.1 汽车技术状况渐发性变化规律
4.3.2 汽车技术状况偶发性变化规律
4.4 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和评定
4.4.1 汽车技术状况等级划分标准
4.4.2 汽车平均技术等级
4.4.3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的评定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汽车技术管理
5.1 概述
5.1.1 汽车技术管理的对象和目的
5.1.2 汽车技术管理的原则和特点
5.1.3 汽车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5.1.4 汽车技术管理的职责
5.2 车辆管理
5.2.1 车辆选配和使用的前期管理
5.2.2 车辆的基础管理
5.3 车辆使用
5.3.1 车辆在一般条件下的使用
5.3.2 车辆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5.3.3 车辆驾驶操作基本要求和日常维护
5.4 汽车维护管理
5.4.1 汽车维护要求
5.4.2 汽车二级维护检测
5.4.3 汽车维护监督
5.5 汽车修理管理
5.5.1 汽车修理要求
5.5.2 汽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
5.5.3 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
5.6 汽车改造、更新和报废
5.6.1 汽车改造
5.6.2 汽车更新
5.6.3 汽车报废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
6.1 车辆利用评价指标
6.1.1 运输量统计指标
6.1.2 车辆利用单项指标
6.1.3 车辆利用综合指标
6.2 车辆管理评价定额和指标
6.2.1 主要技术经济定额
6.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汽车的运行材料及其使用
7.1 汽车燃料
7.1.1 车用汽油
7.1.2 车用轻柴油
7.2 汽车能源利用检测评价方法
7.2.1 检测方法
7.2.2 检测数据的校正
7.2.3 考核指标和评价方法
7.3 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的确定
7.3.1 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的标准
7.3.2 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
7.4 汽车使用节油方法
7.4.1 汽车使用节油的基本途径
7.4.2 汽车使用中的节油措施
7.5 车用新能源
7.5.1 液化石油气
7.5.2 天然气
7.5.3 醇类燃料
7.5.4 氢气燃料
7.5.5 电能
7.5.6 二甲醚
7.6 润滑材料及其使用
7.6.1 机油
7.6.2 润滑脂
7.6.3 车辆齿轮油
……
第8章 汽车的行驶安全和公害
第9章 汽车在特殊件下的使用
第10章 汽车的年度检测与审验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3.交通安全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轮廓标、诱导标、防眩设施等。均在道路沿线敷设,对充分发挥道路的作用、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减轻事故严重程度、美化道路景观、平滑交通流、提高行驶舒适性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交通安全设施的功能与构成如下。
(1)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主要起提示、诱导、指示等作用。它主要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等主标志以及附设在主标志下的辅助标志。
(2)交通标线。交通标线的主要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它由标画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等构成。
(3)防撞设施。防撞设施主要包括护栏、防撞桶等。其主要作用:一是能够阻止车辆行驶出路外,或阻止失控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驶入对向车道:二是车辆碰撞护栏的运动轨迹应能圆滑过渡,使车辆回到正常行驶方向,并减少二次事故的可能性;三是一旦失控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时,能减弱对驾驶人和乘客的损伤;四是能诱导驾驶人的视线,使其能清晰地看到道路前进方向和道路轮廓。护栏的形式按刚度的不同可分为柔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按结构可分为缆索护栏、波形梁护栏、混凝土护栏、梁柱式钢护栏、组合式护栏等。防撞桶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同时也有诱导视线的作用。
ISBN | 9787301187616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