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组织经营管理之道(1) [平装] 9787504736840,75047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道德经的组织经营管理之道(1)》内容简介:在《黄帝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有岐伯对黄帝说的一段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我认为在组织经营管理中,也应当做到如此——“循道而为”,这样的企业才能做到“以道御术”,成为本行业的潮流引领者。 遍阅解读《道德经》的书,感觉很多是云里雾里看不明白,于是我决定写一套让读者能看懂的解读《道德经》的书。力争让这套丛书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编辑推荐
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的组织经营管理之道(1)》告诉我们,一善一恶之谓德,一舍一得是人生。
作者简介
王家尧,一汽集团高级工程师、职业培训师、咨询师。著作:《精益生产》(与人合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编委:《机械工业质量管理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编委:《质量管理工人读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汽集团十六年的生产管理经验。
目录
修身篇 《道德经》与领导素质建设 第一章 上下同欲者胜/003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 第二章 平凡之中见不凡/009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经》第四章 第三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016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第六章 第四章 谦虚使人进步/02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 第五章 气节乃民族强健之“道”/029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十八章 第六章 春雨虽浓,不润无根之草/041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第七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054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第八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06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第九章 好德要如好色一样/073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附录一 组织发展之“道”——5S管理/089 附录二 大彻大悟的孔子临终遗言/097 附录三 一汽集团锻造厂推行混流拉动式生产的实践/102 附录四 上海延锋江森实现信息化的排序生产和即时供货/110 领导篇《道德经》与领导力的提升 第十章 顺潮流者昌/12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 人才篇 《道德经》与人才培养使用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苏纳海,满洲正白旗人,原为多尔衮护卫,康熙即位时,拜国史院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他一向做官清正,不肯阿附鳌拜,被鳌拜视为眼中钉,总想寻机除掉他。 朱昌祚,汉军镶白旗人。顺治十八年,以工部侍郎巡抚浙江,恰遇浙江大旱,赤地千里,朱昌祚带头捐银,煮粥救济饥民,又连续上疏请求朝廷赈恤灾民。当时,清政府为了切断大陆与台湾郑成功反抗义军的联系,强令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造成大批沿海百姓流离失所。朱昌祚目睹人民艰辛,深为忧虑,又上疏请求朝廷拨给荒田,供这些内迁百姓开垦为生,同时准免3年赋税,使内迁百姓得以重建家园。朱昌祚在浙江的政绩,赢得了当地人民的爱戴,也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康熙四年,擢升朱昌祚为直隶总督。 王登联,汉军镶红旗人,是德才兼备的清官,累迁至大理寺卿,保定巡抚。康熙登基,以王登联兼理顺天巡抚事,加工部尚书衔。 这次,鳌拜借口多尔衮当年圈地时偏袒了正白旗,提出换地,如果土地不足,再另圈土地补足,借此来打击白旗势力,在八旗内挑起争端。其最终目的是趁此压制苏克萨哈,以夺取更大的权力。索尼一向厌恶苏克萨哈,因此两黄旗大臣从本旗自私利益出发,都附会鳌拜。于是,三位黄旗大臣联手打击白旗大臣苏克萨哈。黄旗官民集体签名向户部诉请,要求换田。 户部尚书苏纳海接到诉请报告后,上疏反对圈换土地。奏称:“土地分拨已定,旗人安居已久,且康熙三年奉有民间土地不许再圈之旨,不便更换,请将八旗移文驳回。” 鳌拜根本没有请示康熙皇帝,就矫旨强令苏纳海、朱昌祚和王登联前往镶黄、正白两旗所在地,丈量土地,办理换田。 朱昌祚、王登联和苏纳海经过实地调查之后,分别奏疏朝廷,请求停止换地。
ISBN9787504736840,750473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作者王家尧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