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随行录:教学本色牧歌》内容简介:粱实秋先生说:“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当今小学语文教学追求的是将绚烂归于平淡,回归自然纯朴的本色境界。郭磊、尤靖希两位老师植根于三尺讲台,以“草根式”教学研究分五个版块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得、所感,有话言长,无话语短,在“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过程中完善知识、碰撞智慧,丰富底蕴:教学培训,关注常规学法的指导;智能培养,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微型札记,捕捉课堂瞬间的灵感;感悟提炼,进发教学思维的火花:教学实践,丰享教学智慧的果实。教学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正所谓“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
编辑推荐
《教学随行录:教学本色牧歌》是由凤凰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一、教学培训
1.预习指导
2.听课指导
3.朗读指导
4.复述指导
5.笔记指导
6.作业指导
二、智能培养
1.注意力培养
2.观察力培养
3.思维力培养
4.想象力培养
5.记忆力培养
6.创造力培养
三、微型札记
1.导思生成
2.激活思维
3.情动智慧
4.多元评价
四、感悟提炼
1.情境之水上行进的知性之舟
2.教学原野上的一曲本色牧歌
3.让绿色充盈课堂
4.中年级段教学的三个结合
5.注入活水的一分钟
6.尊重差异分层施教
7.走进情海融情于海
8.课堂教学节奏要有韵味
9走出自主误区,走向自主轨道
五、课堂实践
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2.二泉映月
3.放飞蜻蜓
4.江雪
5.浅水洼里的小鱼
6.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知道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必须是随着教学过程的多次、多向的反馈,及时调整学习行为而实现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合理地使用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如根据学生希望得到表现和认可的特点,我们及时给予“你真有个性”、“你的见解很独到”、“你说到了主人公的心坎里去了”等。这些充满激励的评价无形中让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敏捷的思维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如此良性循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将无可估量。又曾听到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学《桂林山水》第一自然段,老师提出“荡漾”一词是什么意思?它与本段的哪些词语联系最密切?说说理由。同学们对“荡漾”的本义理解很顺利,但对它与其他词语的联系则感到不理解,无从下手。
于是,老师和学生分别演示“荡漾”,要求大家分辨、讨论:“谁的动作正确,说明理由。”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纷纷举手,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的动作正确,符合词义。”“老师的不对,动作太轻太慢,几乎看不出在动。”又问:“同学们,请联系本段的有关词语想一想,到底谁演示的动作正确?”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发言如下:学生甲:“荡漾和木船有关系,船的速度不快。”学生乙:“船速不快,说明水流速度慢。”学生丙:“船速慢才便于作者的观赏。”学生丁:“船速慢了,才能更好地体验、观赏桂林山水是不是甲天下。”学生戊:“我认为老师的动作对,因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ISBN | 7550600996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
作者 | 郭磊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