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学派溯源 [平装] 978780761576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浙东学派溯源》内容简介:我们要研究中国史学史必须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要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必须研究浙东学术史;要研究浙东学术史必须追溯浙东学说的渊源。浙东学派在我国近代史上实在是很有光彩的一个学派。因为这一派学者大都是史学家,讲究经济,最切实用,和道佛两家的玄谈大不相同,实在值得我们去研究一下。
编辑推荐
《浙东学派溯源》是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之一。
媒体推荐
关于浙东学派的学术及渊源前人作了许多研究……何柄松先生《浙东学派溯源》是研究专著。何先生指出:“南宋以后程颐一派的学术流入浙东演化而成为所谓前期的浙东史学。”一所谓浙东的学派实在就是程氏学说的主流,在南宋时代和朱陆两家成一个鼎足三分的局面。 ——叶坦 浙东学派研究起于清代,至20-21世纪之交逐步走向兴盛。第一阶段始于清人一浙学、浙东学术概念的提出……第二阶段为20-30年代。相继出现了张其昀《宋代四明之学风》(1931)陈训慈《浙东史学管窥》《清代浙东之史学》1931、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1932)等论著。其中何氏所著《浙东学派溯源》一书,可谓本时段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梅新林、俞樟华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浙东学派和程朱分家的关系 第二节 北宋以前中国学术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 南宋以后的学派和程朱分家的关系 第四节 过去的程朱分家论 第二章 程朱两人的根本思想 第一节 一元论和二元论 第二节 几个重要的名词 第三章 理学上几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节 性气的问题 第二节 已发未发的问题 第三节 知行的问题 第四节 义利公私善恶经权的分别 第五节 生死鬼神命数等问题 第四章 方法论 第一节 主敬集义是一是二的问题 第二节 格物或养心的问题 第三节 格物的方法问题 第五章 圣经和唐鉴 第一节 易经的理数问题 第二节 春秋诗礼的问题 第三节 唐鉴的问题 第六章 浙东学派的兴起 第一节 程朱学说的总结 第二节 朱氏属于道家的证明 第三节 南宋以后的三家 第四节 程氏学说的入浙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佛家思想的演化至于佛教原来创始于印度。我国人虽然自从汉武帝通西域以来就已经知道他,但是直到东汉末年才开始努力于佛经的介绍。后来因为我国当时既然有两晋以来那种崇尚虚无的风气,又经过五胡乱华时代的干戈扰攘人心厌乱,所以佛教中那种色即是空大慈大悲的说法很合当时人的心理。佛教的势力因此逐渐发展,经过南北朝而到了唐代,竟达到极盛的地位。不但教义到此大明,就是宗派亦到此大备了。从此我国文化上除儒道两家以外并再加上一个佛家,成一个三分天下的新局面。以上所述的就是三家本身在北宋以前发展的情形。 三家思想的化合和排挤至于在北宋以前儒道佛三家间互相化合和排挤的情形,我们可以引日本境野哲所说的几句极其精警极其简括的话来说明他:道教与佛教类似之处颇多,故其间争论亦烈;同时亦有相近之倾向。儒家与佛教之性质相去较远:儒为世间法可称政治学,佛为出世间法属于宗教;范围不同,故其争较少。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卷三第十六章他这几句话实在是很和事实相符,我们现在应该把三家学说不同的地方和三家互相化合排挤的情形大略叙述一下来证明境野哲所说的话实在不错。 三家学说的同异我们为便利读者起见在此地先把三家学说同异的地方悬空的大概的说明一下。我们倘使借用“尊德性”和“道问学”两句话来代表三家学说的概要,那末著者的愚见以为儒家所注重的在道问学;佛家所注重的在尊德性;而道家则自命为两方面都能兼顾的人,不过稍偏于尊德性的一方面表明他自己能够格外顾到根本的部分。
ISBN9787807615767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何炳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