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灭亡之谜 [平装] 9787506041300,75060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苏联灭亡之谜》内容简介:苏东剧变、苏联解体无疑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苏联解体的原因与教训的研究从未停止,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也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沉寂。《苏联灭亡之谜》作者以世人瞩目的苏联灭亡进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苏联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毁灭是如何实施的这一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推翻联盟由于自身社会政治及经济体制而导致“自然”解体的论断。《苏联灭亡之谜》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重现了一个超级大国走向灭亡的历史秘密。《苏联灭亡之谜》共四章,约38万字。
编辑推荐
《苏联灭亡之谜》为历史档案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俄罗斯)亚·舍维亚金 译者:李锦霞 孙斌 宋祖敏
目录
代序 第一章 苏联1945-1953 “冷战”开端 罗斯福死亡之谜 “冷战”结局 苏联的管理1945-1953 斯大林死亡之谜 第二章 苏联1953-1985 “大停滞时期 赫鲁晓夫的任务 “国内”地缘政治 苏联的管理1953-1985 1号资料苏联的“智囊团”1953-1985 2号资料克格勃1953-1985 苏斯洛夫的任务 “大停滞”时期祭司的神话 勃列日涅夫的任务 马谢罗夫的死亡之谜 苏斯洛夫及另外几个人的死亡之谜 安德罗波夫的任务 安德罗波夫死亡之谜 乌斯季诺夫及其他几个人的死亡之谜 第三章 美国政治理论的俄罗斯部分 “智囊团”及美国苏联问题研究机构 兰德公司 苏联问题专家 学说及智能技术 第四章 《艾伦·杜勒斯语录》 《戈尔巴乔夫一家子:赖莎与米哈伊尔的那些事》《“改革”首次实行》 “共同革命者”的协议 毁灭苏联的系统方法 西方在破坏苏联过程中的智力支持 第六代战争 信息心理战 有组织的战争 财政经济战 技术战争 计算机战争 戈尔巴乔夫一家人的任务 苏联的管理1985-1991 3号资料苏联“智囊团”1985-1991 4号资料苏联克格勃1985-1991 雅科夫列夫的任务 改革及公开的神话 克留奇科夫的任务 权威间谍 “国内”地缘政治——2 社会主义体系及其垮台 亚纳耶夫的任务 相反过程 1991年8月外交部中的准备工作 分析准备工作 参与游戏的主要人物的动机 普戈死亡之谜 阿赫罗梅耶夫死亡之谜 克鲁奇纳及另外几个人的死亡之谜 特工机关职员死亡之谜 结语
文摘
版权页: 作为一个极为敏感,易受感染和暗示的人,他也因此受到了那些受到过良好培训的消息灵通人士精神上的控制。他走上的不是一条最佳发展道路,包括对他自己来说也是如此。某些过程和举动并没能在他那里汇聚成一幅完整的预测画面。假如他看到过许多现象及过程的反面,他就完全可以保住手中的政权。 应该说克留奇科夫也像戈尔巴乔夫一样认为对他来说一切都会得到顺利解决。有人为这个提词的人准备好了令人安慰的解释:“除了您之外,所有的人都将痛苦不堪。我们还需要您。”通过分析的方法可以作出推测,即有人对克留奇科夫说过他将因没有发现阴谋的存在而被解职一事。前不久由于维尔纽斯事件处理中的“失败”,苏联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博布科夫大将就被免职了。(《莫斯科新闻报》记者叶夫根尼娅·马尔科夫卡·阿尔巴茨断言博布科夫之所以被免职,就是因为他在维尔纽斯行动中的表现不够灵活。)博布科夫本人则证明他被免职是在1991年1月9日,而尽人皆知的维尔纽斯事件则发生在1991年1月13日,也就是说他的免职与维尔纽斯事件无关。 难道一切都顺利结束了么?结束了。对克留奇科夫来说也是如此。正因为这种臆造的频繁变动似乎应该符合他的目标,他才参与到游戏中来的。关于他必定落得这样一种落寞下场这一点,他本人同观众一起已经在这幕大戏的尾声中了解了。 亚纳耶夫的动机在当时既简单又明了:就像推土机那样用蛮力顶住组织良好目标明确的进攻。然而进攻的矢量选择完美无缺,而他的力量对于任何哪怕是针对白宫的相当有规律的行动也会是自杀性的。毫不怀疑,包括莫斯科在内的区域精英人物选择达成协议的道路会是人们所期望的,也是较少冲突的。
ISBN9787506041300,750604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亚·舍维亚金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