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经的基本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该经又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自然”与“无”就是“自然真空
”。今天的科学研究指出: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最低的能量态:在一定
的条件下,可以产生“卡斯米力”。此力为荷兰科学家卡斯米发现。该经又
教人类应该修德证道,治国安民,建立和谐社会,共同进化。
《道德经自然观》(作者牛实为)是“中国自然哲学基础丛书”之一。
《道德经自然观》包括上下两卷内容。
编辑推荐
《道德经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该经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自然”与“无”就是“自然真空”。今天的科学研究指出: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最低的能量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卡斯米力”。此力为荷兰科学家卡斯米发现。该经又教育人类应该修德证道,治国安民,建立和谐社会,共同进化。
《道德经自然观》(作者牛实为)是“中国自然哲学基础丛书”之一,是关于研究“道德经自然观”的专著,包括:道德经自然观简释;四经内在关系总论两部分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道德经自然观简释(上卷)
第一章体道
第二章养身
第三章安民
第四章无源
第五章虚用
第六章成象
第七章韬光
第八章易性
第九章运夷
第十章能为
第十一章无用
第十二章检欲
第十三章厌耻
第十四章赞玄
第十五章显德
第十六章归根
第十七章淳风
第十八章俗薄
第十九章还淳
第二十章异俗
第二十一章虚心
第二十二章益谦
第二十三章虚无
第二十四章苦恩
第二十五章象元
第二十六章重德
第二十七章巧用
第二十八章反朴
第二十九章无为
第三十章俭武
第三十一章偃武
第三十二章圣德
第三十三章辩德
第三十四章任成
第三十五章仁德
第三十六章微明
第三十七章为政
第三十八章论德
第三十九章法本
第四十章去用
第四十一章同异
第四十二章道化
第四十三章遍用
第四十四章立戒
第四十五章洪德
第四十六章俭欲
第四十七章鉴远
第四十八章忘知
第四十九章任德
第五十章贵生
第五十一章养德
第五十二章归元
第五十三章益证
第五十四章修观
第五十五章玄符
第五十六章玄德
第五十七章淳风
第五十八章顺化
第五十九章守道
第六十章居位
第六十一章谦德
第六十二章为道
第六十三章恩始
第六十四章守微
第六十五章淳德
第六十六章后己
第六十七章三宝
第六十八章配天
第六十九章玄用
第七十章知难
第七十一章知病
第七十二章爱己
第七十三章任为
第七十四章制惑
第七十五章贪损
第七十六章戒强
第七十七章天道
第七十八章任信
第七十九章任契
第八十章独立
第八十一章显质
四经内在关系总论(下卷)
第一章《道德经》与《易经》的关系
第一节《道德经》的“道”
第二节《易经》的“道”
第三节关于“德”的概念
第四节道德与乾坤
第五节“自然”与恒卦
第六节应变之道,九德为先
第七节“一”与天下之动
第八节修观
第九节为政以德
第十节谦恭
第十一节用兵之道
第十二节损与益
第十三节上善若水与坎卦
第十四节退让与□卦
第二章《道德经》与《内经》的关系
第一节天法道与地球上空的天象
第二节气侯术数总论
第三节天干地支,五运六气
第四节天地人阴阳观
第五节天地人整体运化
第六节五伦与人性
第七节医病调元,保命守常
第八节怡情养性
第三章《道德经》与《华严经》的关系
第一节四大真空与转识成智
第二节华严圣会,佛光普照
第三节十方菩萨与普贤菩萨共赞如来威德
第四节佛德广被,文殊称赞
第五节文殊菩萨指引善财
第六节比丘开示善财童子
第七节长者开示善财童子
第八节童男、童女开导善财童子
第九节弥勒菩萨开示善财童子
第十节文殊与普贤两位菩萨开示善财童子
此章总结
后记
| ISBN | 7802518180,978780251 |
|---|---|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 作者 | 牛实为 |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