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特价书) [平装] 978756172581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作者从新文化史和知识社会学等我重视角进行研究,选择了西欧历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个案来进行探讨,从另一侧面解释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得出了较之以往不同的新认识。并且也考察了印刷媒介——作为知识载体在传播一般知识的过程功能,特别是在西欧近代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新知识至沓来,知识更新大大加快。综观全书,作者不仅在潜学沉思后厚积薄发,屡有创新,而且在对材料的搜集和梳理上也颇下功夫。
编辑推荐
《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是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作者简介
项翔,1973年10月出生于浙江金华。1994年在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年和2000分别在华东师大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专业分别是文物博物馆学、西方近代思想史、世界近代史。已发展史学论文近十篇。现就职于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
目录
序 第一章 多元学科视野中的印刷媒介史研究 一、史学中的印刷媒介史研究 二、传播学视野中的印刷媒介 三、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中的印刷媒介 第二章 欧洲印刷术的出现 一、中国的造纸术及其西传 二、欧洲的手抄本时代 三、东方印刷术与欧洲印刷术的关系 四、欧洲的雕版印刷术 五、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第三章 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和印刷媒介的发展 一、技术史中的欧洲活字印刷术 二、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一) 三、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二) 四、印刷媒介形式的发展:地图、报纸和斯刊 第四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印刷媒介(一) 一、古典著作的印行 二、印刷书籍消费的扩展 三、印刷与近代民族语言的形成 四、作为“民族主义建筑师”的印刷术 第五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印刷媒介(二) 五、宗教改革中的印刷媒介 六、印刷媒介带来的一些文化特性 第六章 17世纪和启蒙运动时期的印刷媒介 一、17世纪英国的大众印刷媒介 二、17世纪英国的上层文化和印刷媒介 三、18世纪漫无边际启蒙运动中的印刷媒介(一) 四、18世纪漫无边际启蒙运动中的印刷媒介(二)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一、西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混迹政坛者最早意识到应利用写作来宣传制造舆论。路易十四世虽然自己对书本的兴趣不是特别大,却经常奖励作家,并与莫里哀、布瓦洛和莱辛等人保持友谊,因此小说和诗歌也在当时热闹繁华的宫廷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是对写作的需求,同样也是对印刷的需求。17世纪,法国的这类写作在法语文学的历史上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法语终于摆脱了古典拉丁语的影子,成为简洁、精确、匀称的语言,并逐渐成为欧洲贵族阶层和国际交往中的通用语言。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的第一本书竟然是用法语写的,连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除了对军队的训话外,通常也讲法语。法语这种地位的确立如果仅仅只依靠贵族私人圈子中的手抄本和口头传播是不可想象的。 贵族和资产阶级中上层的私人作品在被转换为印刷出版物后,他们个人的经历和思想感受便变成了公共商品。这些作品在被消费的同时,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贵族通过写作和出版,事实上已将自己置身于公众舆论的评判之中,客观上存在削弱贵族地位的危险。私人写作虽然可以使作者暂时与周围的环境隔离,可以任自己的思想自由驰骋,但是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尤其不能摆脱当时笛卡儿理性主义的影响。所以,这种写作与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追求理性,自我个性的写作,并且不管是否愿意都已经通过印刷进行了跨越社会等级的广泛传播,这些通常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因素。当然在第三等级中下层的文化水平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17世纪的这种具有鲜明上层文化特色的写作和出版活动,也加深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别。阶层的文化分层更为严重,社会对立因此也有所加剧,直至在后来的革命中还能清晰地看见这种对立的影子。 正是这样的上层社会的文化活动逐渐瓦解着旧制度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而更为凶猛的思想解放浪潮就在17世纪的这种基础上酝酿着,启蒙运动蓄势待发了。
ISBN9787561725818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项翔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