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觉心理学》包括了心理物理学、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模式识别、面孔识别、颜色知觉、深度知觉、运动知觉、恒常性和错觉、听觉、触觉、时间知觉、知觉发展等。
编辑推荐
《知觉心理学》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作者简介
高湘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1990年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获得硕士学位,199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认知加工及其与个体人格适应的关系。主持上海市“曙光计划”、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课题。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十几篇。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类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奖等奖项。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知觉的基本含义
知觉的生物学过程
感觉输入的必要性
知觉行为
第二节 知觉研究的意义
知觉研究的实践目的
知觉研究满足人的理性探究
第三节 知慌研究的途径
心理学的研究途径
生物学的研究途径知觉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为什么强调视觉研究
第四节 认知心理学思潮下的知觉心理学
对知觉概念的重新认识
知觉的间接理论和直接理论的融合
计算机模拟
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
第二章 心理物理学
第一节 感觉阈限的界定
阈限的性质定义
阈限的操作定义
伯定律
第二节 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最小变化法
恒定刺激法
调整法
第三节 信号检测论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信号和检测
判断标准和辨别力
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第四节 阈下知觉
第五节 心理量表
费希纳定律
史蒂文斯定律
第六节 心理物理反应的相对性
第三章 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第一节 视刺激
第二节 视觉系统
人眼的结构
从光信号(物理能量)到神经冲动信
号(生物能量)
视觉通路
视皮质神
经细胞的感受野
视觉中枢加工的皮质一皮质联系模式
P、M并行通路及其视觉功能视皮质
细胞的特征检测功能
第三节 基本视觉功能和视觉现象
基本视觉功能的局限性
暗视觉和明视觉暗
适应视敏度眼动
视知觉随时间的变化
中国人的视觉感受性特点
第四章 模式识别
第一节 模式识别现象
侧抑制
马赫带
赫尔曼格
明度对比
主观轮廓
注意的选择和过滤作用
知觉的整体优势效应
第二节 传统的视觉检测、识别理论构造主义理论
图形一背景知觉
格式塔心
理学的知觉组织理论
第三节 现代模式识别理论
特征整合理论
投射不变式理论
计算理论
元件识别理论
神经网络模型
第四节 拓扑性质知觉理论
知觉早期对物体拓扑性质的抽取
……
第五章 面孔识别
第六章 颜色知觉
第七章 深度知觉
第八章 运动知觉
第九章 恒常性和错觉
第十章 听觉
第十一章 触觉
第十二章 时间知觉
第十三章 知觉发展
第十四章 知觉与经验
第十五章 知觉学习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奥特感到了气氛的紧张。他想,这么多的战机突然出现,定是“来者不善”,应该报告夏威夷谢夫特堡的美军情报中心。洛卡德起初还有点儿犹豫,但最后还是同意把这个空中异常情况报告情报中心。
此时,情报中心很安静,一片和平景象,只有泰勒中尉一个人值班。按理说,遇到如此重大空情,作为一名飞行员的泰勒应该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而且据泰勒后来回忆说,当时,洛卡德报告空情后强调说,防空雷达示波器上的光亮是他值班以来看到的最大的。遗憾的是,泰勒也没有对此提高警惕。他根本没想到6000公里外的日本会对夏威夷美军实施突然袭击,根本没有把空中大量出现的战机与日军突然偷袭相联系。相反,因为他在之前听说,美军几架B-17远程轰炸机要从本土西部加州过来,他于是就自认为示波器上的大光点图像是美军的B-17轰炸机。的确,当时美军的几架B-17轰炸机正从加州飞往夏威夷。然而,那毕竟只有几架,而不是几十架。显然,泰勒根本就没有对异常空情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这样自然导致他严重误判。宝贵的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防空雷达虽然早在偷袭开始前50多分钟就探测到了日军航母战机编队日渐逼近,然而,因为值班的美军官兵缺乏防空敌情观念,最后竟只是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而没有采取任何防范行动。7时50分许,洛卡德和埃利奥特正在享受着美味的早餐,炸弹便突然如雨点般落了下来。珍珠港的美军基地里,顿时爆炸声声,浓烟滚滚。这时,两位防空雷达操作员才反应过来:日本偷袭珍珠港!然而,为时已晚。
美军官兵的误判使得提前50多分钟发现敌情的地面防空雷达形同摆设,美军因此而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21艘战舰被炸沉炸伤,其中8艘为威力巨大的战列舰;311架战机被炸毁;美军死伤3600多人(聂云,2005)。
ISBN | 9787107231520 |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高湘萍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