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与锚 [平装] 978730708798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558044 类别: 图书 军事 军种 海军
《菊花与锚》内容简介:旧日本海军于明治建军,通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一跃成为世界性的海上列强;直至挑起太平洋战争,短短四年即灰飞烟灭。其间蕴涵着多少得与失、血与泪。谋略、政策、眼界、决断、勇气、时局、技术和干才纵横交织产生了怎样复杂而深远的后果,其中有些远非当事之人所能控制和预料,而有些则决定了相关民族未来的命运。《菊花与锚》在从一个侧面叙述旧日本海军辉煌崛起,迅速败落过程中重要事件的同时,以史为鉴,重点阐释和分析了旧日本海军兴亡史对一个现代国家在兴起和应对世界秩序方面所能提供的经验教训。
编辑推荐
《菊花与锚》:近代日本的变革与日本海军的创设走向战争的道路:日俄战争的政治与外交背景。菊纹龙旗之战:1894年甲午海战及分析,六六舰队扩充计划与八八舰队。
目录
菊花与锚——近代日本的变革与日本海军的创设 从浪速到吉野——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海军的扩充与发展 菊纹龙旗之战——1894年甲午海战及分析 走向战争的道路——日俄战争的政治与外交背景 帝国的重组——日俄战争及其后果 “六六舰队”时代的日本海军 “八八舰队”的发端 旧日本帝国海军金刚级战列巡洋舰 旧日本帝国海军长门级战列舰
序言
1853年7月美国佩里准将以“黑船”敲开日本国门之后,日本人初见了 西方船坚炮利的强大力量,对于开放和变革的迫切性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 。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迎来。j-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和日本海军的 一个快速崛起时期。从祈求阻挡蒙古大军侵略的“神风”再现、摧毁“黑 船”的无知与迷信,经过维新派的觉醒而奋发图强,日本在短短二十年之 内建立起一支以巡洋舰队为基干、可堪使用的精良舰队,跻身世界十大海 军强国之列。但急速的成功也使得整个日本民族产生了一种急躁、冒进的 情绪,认为时不我待,若要获取工业化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殖民地,就必须 对外扩张。而扩张的矛头第一个指向的就是战略地位关键的朝鲜及中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面对与日本同一时期“开国”、同样经历 过早期工业建设和军事现代化的中国,体制变革与转型更加彻底的日本彻 底击败了徒有一腔热血的清朝北洋舰队,宣告了一个新的世界强国的诞生 。 中日战争后,日本因满洲和朝鲜问题,同时也受英俄争夺亚洲区域霸 权的影响,迅速走上与俄国对抗的道路。在以俄为敌、集中力量扩充海军 和英日同盟的推动下,日本迅速建立起一支以6艘战列舰和6艘装甲巡洋舰 为基干的“六六舰队”,并采取先发制人的态势在1904年引燃了日俄战争 。秉承分割消灭对手和优先控制黄海制海权等中日战争的教训,具备主动 性的联合舰队在战争初期即陷俄国太平洋舰队于旅顺包围圈内,并在黄海 海战后完全冻结了其突围的可能。在铁甲舰时代最具决定性的海战——对 马海战之后,日本终于踏着僵化衰弱的俄罗斯帝国的废墟登上了东亚霸主 的位置,并一步步朝着诸如“八八舰队”、太平洋主宰这些虚妄而野心勃 勃的目标疾行而去。 明治时代的日本与日本海军的兴起,代表着世界近代史上一类新兴国 家的崛起传统:它们表现出过分自信的态度,并由此使国际事务陷入充满 暴力的混乱状态。快速的变革往往意味着大量新生事物的出现,可资借鉴 的历史要么被认为已经过时,要么不足以应付时下所需。随着国家力量和 海上实力的急剧膨胀,日本已经成为东北亚角力的重要一员,其影响力为 世界所瞩目。这种状况进一步激发了日本政治领导人和军事官僚集团对外 扩张的野心。在举国若狂的军国主义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形势下,辨认历 史的趋势几乎已经成为当时所有日本人的弱项——而对于身为大时代亲历 者的我们,从历史的教训中汲取这种洞察力无疑至关重要。 令人遗憾的是,诚如马汉所言,一般说来,历史学家对海上情况知之 甚少,他们有时对海洋既没有特殊的兴趣,又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因 此,往往忽略了海上力量对重大事件的深远影响;有时对海权发展的总趋 势还比较了解,但是对特定场合下海权的作用却不甚了解。无论在中国还 是东瀛,对近代日本海上战略演化的研究都是少之又少。在中国,从未有 任何一本系统的著作立足于研究日本海军战略或日本海军史,除散见于甲 午战争史研究中的北洋海军一节外,甚至于对日俄战争的全景式描述作品 也难得一见,这无疑为笔者的研究工作增加了极大难度。我们在写作过程 中,参考了大量的相关专业文献,需着重指出的是,日本防卫研修所战史 室(现为防卫省防卫研修所战史部)在1966—1980年间陆续编撰完成的102卷 《战史丛书》(朝云新闻社出版),其中与海军相关者33卷,是日本方面关 于太平洋战争最权威详实的著作。我们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其《大本营海 军部/联合舰队》第1-7卷的内容,尤其是其中关于官制演化和作战计划制 定的剖析与文献记录,令人获益匪浅。 中华近世多兵戈,又以与东瀛邻邦问的战事历时最长、影响最大。而 对于曾位列世界第三大舰队的日本海军,我们虽熟诸“联合舰队”、“山 本五十六”、“大和号战舰”等词语、概念,却远未形成清晰而全面的认 识。回顾和重述日本海军的兴亡历史,思考一个现代后起国家在崛起和应 对世界秩序方面的经验教训,是笔者写作本书的初衷。海军史的意义不仅 在于自身,更在于其背后所反映的国家工业实力、战略思维和整个国家系 统的协调程度,这也是我们行文中重点关注的方面。具体到日本海军史中 ,恐又以明治维新前后四十年的一段历史,矛盾、变局最为集中突出。是 故当我们准备日本海军史的出版事宜时,首先瞄准的也是其发端部分—— 从明治维新到日俄战争这四十年的日本海军史,也就是呈现在各位读者面 前的本书。 在《菊花与锚》之后,我们将陆续推出《逆天而行》、《联合舰队》 两部后续作品,以三部曲的形式力求更充分地展现和刻画旧日本海军从迅 速的崛起直到灰飞烟灭的全过程。 刘怡 2008年夏于北京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金刚”号原定的下水日期是1912年2月17日,但由于1911年底至1912年初英国铁道和煤矿工人大罢工的影响而拖延了三个月。这次罢工是英国劳工史上规模最大的罢工运动之一,发源于韦尔斯的煤矿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和提高工资的要求,随即蔓延至英国全国,英格兰中部和北部工业区的铁路、东北海岸的锅炉制造商、中部的棉纺业、苏格兰克莱德河的船厂、格拉斯哥的电车、曼彻斯特的货运马车和伦敦的船坞全都停工,著名的“泰坦尼克”号邮船的处女航日期也因为这一罢工的影响从2月3日推迟到4月10日。为了保证“金刚”号的工期不受影响,维克斯公司不得不终止与英国制铁商的合同,从德国埃森的克虏伯钢铁厂进口建造船尾骨及推进器用的钢锻件和重轴。 1912年5月18日,“金刚”号在英格兰西海岸巴洛因弗内斯(Barrow.in-Fumes)的维克斯船厂下水。“金刚”号下水时没有像西方那样采用击碎香槟酒瓶然后命名的方式,而是在舰首吊了一个五色大彩球,在下水的一瞬间“呼啦”一下散开,飞出五彩纸屑和几只雪白的鸽子,其别出心裁令围观的英国人耳目一新。不过,在日本的传统文化里,鸽子并不代表和平或别的什么意思,而是武神“八幡大菩萨”的“神使”。中野直枝大佐于12月1日被任命为舣装委员长。
ISBN9787307087989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怡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