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内容简介:2010年是新媒体发展史上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继续高歌猛进,快速在全球扩张,纵深向社会渗透,新媒体领域“革命”不断、热点频发,新媒体发展出现了质的跨越。
全球视野下,中国新媒体在2010年表现出三个重要发展特征:新媒体的民族品格和中国特色彰显;在社会化、融合化中的主流作用凸显;普及化中的有序性渐显。
在发展广度上,2010年,全球互联网网民已突破20亿人,手机用户超过50亿户,中国互联网网民超过4.5亿人,手机用户已接近9亿人,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在发展形态方面,中国三网融合有了突破性进展,在宽带、移动互联网以及3G网络的蔓延下,台式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掌上电脑等新媒体终端极为多样化,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应用层出不穷,社交网站、微博、新闻网站、新媒体音视频、手机报、电纸书等新媒体形态推陈出新、日益丰富。
在发展深度上,中国新媒体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经济、网络民主、新媒体颜色革命、网络意识形态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流行语的“火热”等则让新媒体纵深渗透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
2010年以来,新媒体领域极为活跃,微博“火热”登场、网络“水军”泛滥、3Q“大战”热演等,这些热点正反映了2010年新媒体的深刻变革。
编辑推荐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作为国内唯一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通过专业视角和学者声音,基于事实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解读新媒体大势,纵论新媒体之道,盘点新媒体热点。
2010年以来,新媒体领域极为活跃:美国政府大搞网络外交,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美国之音何以停播,“30”大战、微博“热”的“冷”思考,解密“维基解密”,数字电视与IPTV发展、网民媒介素养、“三网融合”的国内进程和国外经验、中国网络舆论重大事件……新媒体领域“革命”不断,热点频发。 作者简介
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国家社科规划办新闻学科评审组评委,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科首席专家,中央“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首批入选人才,中央“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新闻界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评审组评委,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一副会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第一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第二版)副主编,《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主编,国务院应急办公室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三十余所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客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刘瑞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副主编。 目录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新媒体的本土化与社会化——2010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特征、传播影响与热点解析
BⅡ 热点
B.2 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美国之音“拟停对华广播”背后的西方对华传播战略转型
B.3 美国政府的网络外交
B.4 1998-2010中国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才
B.5 2010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
B.6 中国“三网融合”发展历程、问题及政策建议
B.7 中国“三网融合”试点推进与对策-以山西省为个案
B.8 “维基解密”:一个人挑战美国的战争
B.9 “3Q大战”:中国互联网的一场“运动”
B.10 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到虚拟经济——新媒体盈利能力分析
B.11 网络社会网民媒介素养探析
B.12 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
B.Ⅲ 网络媒体
B.13 2010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
B.14 网络文化的主要形式及其特质
B.15 2010中国新闻网站发展报告
B.16 微博“热”的“冷”解析——中国微博发展态势、传播功能及社会影响
B.17 搜索引擎发展报告
B.18 2010博客发展报告
B.19 2010网络论坛社区和社交网站发展报告
B.20 2010年新媒体视频发展报告
B.21 网络游戏的正负效应及规制策略
B.22 我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调查分析
B.23 基于不同平台的网络意见领袖传播特征初探
B.24 中国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媒介素养调查
B.25 2010中国网络传播法规发展报告
B.Ⅳ 移动与电子媒体
B.26 2010年中外电子书产业发展报告
B.27 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与IPTV发展报告
B.28 2010年我国多媒体互动杂志发展报告
B.29 2010年我国手机电视运营分析
B.30 2010年中国手机报发展报告
B.31 2010年度中外数字报纸发展报告
B.32 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
BⅤ 国外新媒体
B.33 三网融合:国外的规制与我国的融合监管策略
B.34 美国联邦政府的网络传播法规
B.35 2010年美国社交媒体发展报告
B.36 俄罗斯网络新媒体发展报告(2000-2010)
B.37 雅虎:创新困境中的变革与奋争
B.38 2010美国新闻网站发展报告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内容产业之间的嫁接与融合。通过信息传播这根杠杆,将媒体业务与金融服务、商业贸易结合起来;在生活娱乐领域,将音乐、视频等内容下载分销;在信息物流方面,通过信息内容中关键词链接到产品的订购与在线支付等。英特尔的“数字家庭”计划、“盛大盒子”,则把各种不同的传播渠道、媒体内容乃至家用电器的控制,融合在一个控制端口,产生融合效用。
在新媒体与传统产业、传统媒体的嫁接与融合进程中,一批产业先驱者们已开始在新媒体领域进行根植与布局。但是面对复杂的产业环境,新媒体企业在经历了甜蜜的资本垂青和产业广泛关注之后,慢慢陷入了业绩增长与盈利的陷阱。产业环境不成熟、消费者不买账、缺乏有效盈利模式等问题困扰着众多新生代的创业者们。
“媒体融合”的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也就是说,“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搜狐作为一个门户站点,其向用户提供了全面的新闻、生活、娱乐等全方位的服务,同时还有免费的搜索、电邮、个人主页等个性化服务。要建立一个像搜狐这样的门户站点并不是一件省钱、省心的事,要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个品牌建立和巩固的背后就会凝聚着无数的资本和人力。
其实,很多网站在完善多元化服务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盛大连接”2010年悄然上线,喜乐递作为首家合作伙伴,与盛大开放平台达成协议,通过接入盛大认证服务,喜乐递将获得更多盛大的高质量用户。包括1号店、凡客网在内的数家知名网站已与盛大签署协议,将陆续接入“盛大连接”。
ISBN | 7509724686,978750972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 尹韵公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