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未名社科新闻媒介与信息社会译丛 [平装] 978730114984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以作者建立的“媒介与社会世界的模型”为基本框架,以新鲜、生动、翔实的案例和深邃有力的理论分析了媒介产业、媒介内容、媒介技术、积极的受众以及媒介外的社会世界诸多要素之间的关联,为我们勾勒出媒介与社会世界的关系的生动图景。此书已出至第三版,前两版在美国学界备受好评。第三版在原有基础之上增添了新鲜实例,更新了资料数据,可谓媒介社会学领域的一部力作。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大卫·克罗图 (美国)威廉·霍伊尼斯 译者:邱凌
目录
第一部分媒介·社会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世界 媒介的重要性 大众媒介的崛起 媒介与社会 媒介社会学 媒介与社会世界的模型 结论 第二部分生产:媒介产业与社会世界 第二章媒介产业经济学 所有权模式的改变 整合与兼并的结果 所有权集中的影响 牟利的大众媒介 广告的影响 结论 第三章政治对媒介的影响 “非法广播电台”的案例 有关媒介管理争论的普遍观点 《第一修正案》 “公共利益”与政府管理之间的争论 从国际视角看政府管理 对媒介所有权的管理和控制 对媒介内容和发行的管理 非正式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压力 结论 第四章媒介组织和从业人员 经济和政治约束的限制 媒体工作的组织机构 职业角色与职业社会化 因特网的规则 流行、明星和决策 结论 第三部分内容:媒介对社会世界的表征 第五章媒介与意识形态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新闻媒介与争论的局限性 电影、军队和男性气质 电视、流行和意识形态 说唱音乐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吗? 广告与消费文化 广告与文化的全球化 结论 第六章社会不平等与媒介再现 比较媒介内容与“真实”世界 内容的意义 种族与媒介内容:包含、角色和控制 性别与媒介内容 阶级与媒介 性取向问题:脱离虚幻,走进媒介? 结论 第四部分受众:意义和影响 第七章媒介影响与政治世界 媒介与政治精英 媒介与公民个人 媒介和社会运动 “新闻媒介”与新闻 政治与娱乐媒介 全球性媒介,全球性政治 结论 第八章积极的受众与意义的建构 积极的受众 意义:能动性和结构 为媒介与社会地位解码 媒介使用的社会语境 积极的受众和阐释性“抵制” 媒介的乐趣 结论 第九章媒介技术与社会变化 媒介技术的本质和结果 技术与媒介环境 媒介技术的社会性建构 因特网与交互性媒介的未来 结论 第五部分全球化和未来 第十章全球文化变革中的媒介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性的媒介产业 全球性的媒介内容 全球性的媒介消费:“地球村”的限制 后话:无处不在的变化和大众媒介的前景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汉对照表
ISBN978730114984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大卫·克罗图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