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 [平装] 9787544717779,75447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重要思想著作之一”。这是神使墨丘利的杰作,洞悉未来,深入分析,是思想史转折的路标。麦克卢汉将传播媒介作为主要动因,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解释历史。他认为,媒介是塑造历史和社会的隐蔽力量,常常被人忽视;媒介的“讯息”在于其如何“扭曲”现存的社会秩序;由于忽视媒介,我们常常对其熟视无睹,被其遮蔽,这是“书面文化”或西方式感知能力的失败。书面文化执著于媒介的内容,它必须在新的电子环境里革故鼎新。麦克卢汉邀请我们抛弃旧的思维习惯,采纳感知和知识的新标准。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初版于1964年,麦克卢汉借以登上世界舞台,成为我们时代最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在这部极富胆略的著作里,他把媒介解释推向新的高度。他向我们发出挑战,让我们与他一道纵身投入他所谓的“创新认知过程”。
编辑推荐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大众传播学鼻祖马歇尔?麦克卢汉经典传世之作,新闻传播学必读教材、著名翻译家何道宽经典译本全新修订,麦克卢汉专家特伦斯?戈登撰写导读,中文版首次收录《理解媒介》书稿雏形与翁贝托?艾柯、乔纳森?米勒等人评论。
媒体推荐
《理解媒介》分析了大众传播时代语言、言语和技术对人类行为的塑造。对于如今只听得到网络的诱惑之音,却忽视了口语词的力量的营销者来说,这本书不啻警世恒言。 ——《华尔街日报》 麦克卢汉的批评者被他的思想所激怒……但有些人相信,他的理论预言了我们真正的未来。 ——《哈泼斯》 媒介并非讯息 ——翁贝托·艾柯
作者简介
作者:(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译者:何道宽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他被誉为20世纪的“先知”、“圣人”,以“地球村”和“媒介即讯息”等论断名震全球。在 “互联网”一词尚未出现时,他已经预言了互联网的诞生。代表作有《机器新娘》、《理解媒介》、《谷登堡星汉》、《媒介定律》等。 特伦斯·戈登(英文版《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编者):加拿大语言学家、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和乔伊斯专家,著有《麦克卢汉入门》、《人人必读麦克卢汉》、《轻松理解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入门解谜》、《麦克卢汉传》、《人人必读乔伊斯》等,编有《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托马斯·纳什在他那个时代学术里的地位》(麦克卢汉博士论文)、《麦克卢汉文集》等。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三十年,著译逾一千两百万字。著作有《中华文明撷要》(汉英双语版)、《创意导游》(英文版)。电视教学片有《实用英语语音》。译作逾四十种,要者有:《思维的训练》、《裸猿》、《文化树》、《超越文化》、《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精粹》、《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等等。
目录
中译者第三版序 中译者第二版序:麦克卢汉的遗产 中译者第一版序 特伦斯·戈登序 第一部 作者第一版序 作者第二版序 一 媒介即讯息 二 热媒介和冷媒介 三 过热媒介的逆转 四 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 五 杂交能量:危险的关系 六 作为转换器的媒介 七 挑战与崩溃:创造力的报复 第二部 八 口语词:邪恶之花? 九 书面词:以眼睛代替耳朵 十 道路与纸路 十一 数字:集群的侧面像 十二 服装:延伸的肌肤 十三 住宅:新的外貌和新的观念 十四 货币:穷人的信用卡 十五 时钟:时间的气味 十六 印刷术:如何理解它? 十七 滑稽漫画:《疯狂》漫画通向电视图像 十八 印刷词:民族主义的建筑师 十九 轮子、自行车和飞机 二十 照片:没有围墙的妓院 二十一 报纸:靠透露消息的政治 二十二 汽车:机器新娘 二十三 广告:使消费者神魂颠倒 二十四 游戏:人的延伸 二十五 电报:社会激素 二十六 打字机:进入钢铁奇想的时代 二十七 电话:是发声的铜器还是丁零作响的符号? 二十八 唱机:使国民胸腔缩小的玩具 二十九 电影:拷贝盘上的世界 三十 广播电台:部落鼓 三十一 电视:羞怯的巨人 三十二 武器:形象之战 三十三 自动化:学会生存 附录一 理解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 编者前言 赖尔森媒介实验 理解新媒介教学大纲:大纲样本 编者后记:将《报告书》改写为《理解媒介》 附录二 评论界对《理解媒介》的批评 关键词 参考文献 麦克卢汉著作一览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中译者第一版后记 中译者第二版后记 中译者第三版后记
文摘
版权页: 人们首先感到和看见,大规模的自动化发生在天然气、煤炭、石油等化学工业和金属矿业之中。电能使这些生产过程的巨大变化成为可能;通过计算机,这些变化开始侵入一切白领工作和管理的领域。结果,许多人业已开始把整个社会作为一架统一的创造财富的机器。这正是股票经纪人一贯所持的平平常常的观点,他们在报纸、电台、电话和电传等电力媒介的参与下操纵股票和信息。然而,独到而抽象地操纵信息以创造财富的手段并不是股票经纪人的专利,它已成为一切工程师和整个传播界共用的手段。由于电力成了增能器和同步器,生产、消费和组织的一切方面对通讯而言,均已成为偶然伴生的现象。通讯作为相互作用的思想本身,是电力媒介固有的属性,它在五花八门的形态中把能量和信息结合起来。 凡是着手考察自动化模式的人都发现,靠自动化使单部机器完美,总是要涉及“反馈”,意味着要采用一个信息圆环或回路,而过去的机器里只有单向的信息流动或机械的序列。反馈意味着线性结构的末日,线性结构是随着拼音字母表和欧几里得空间的连续形式进入西方世界的。机械装置与环境之间的反馈或对话,使单台的机器进一步编织起来,进入整个工厂之中,形成由这样的机器组成的灿烂的群星。接踵而起的是单个的工厂进一步编织起来,形成整个工业的材料基体和文化的服务设施。自然,上述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遇到了整体决策问题,因为把整个工业复合体作为一个有机体来处理的方式影响着就业、安全、教育和政治,它要求事先充分了解即将来临的结构变化。轻率的假设和潜意识的因素,在这样的电子和瞬间信息的组织里没有容身之地。 艺术家一百年前开始从尾到头倒着构想艺术品,即从结果着手开始构想艺术品;同理,今天的工业生产和规划工作也需要倒着构想问题。
ISBN9787544717779,754471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作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