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谋略:纵横捭阖的诡道秘策》简介: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成为军事家的军人或军事爱好者,也不是真正好的军人和爱好者。而要成为一名军事家,也许(仅仅是也许)存在着某种天赋,但绝对离不开后天的军事理论的学习和军事实践的锤炼。《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针对当代职业军人和广大军事爱好者的特点和兴趣,特别是针对这个群体中广大基层官兵、莘莘学子和社会青年的特点和兴趣,从中外军事历史、军事理论、军事科技、军事文化和战争实践或军事实践等等所汇聚的军事知识海洋中,萃取其精要和“管用”的知识,精心打造了一套军事知识与军事精神的文化大餐,倾力钜献,是以飨之。《军事谋略:纵横捭阖的诡道秘策》是其中分册《军事谋略:纵横捭阖的诡道秘策》。由卜延军、吴铁民担任主编。《军事谋略:纵横捭阖的诡道秘策》告诉你了一些著名的“军事谋略”计策和故事。
作者简介
唐复全,1952年6月出生,1991年8月毕业于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军事思想专业,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书籍)40余部,承担海军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获全军级科研奖13项,海军和省、部级科研奖17项。曾被评为海军优秀教员、获全军育才奖,海军军事理论研究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主编的《外国军事思想史论》,获第七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 目录
第一章有备无患
备边疆,关存亡:备边计
长储备,战不慌:备防计
临大战,勤谋划:实而备之
人可息,心莫懈:息必当备
明操练,暗调兵:演常屯兵
敌归顺,防假降:受降如敌
暂示弱,图来日:韬晦之计
表面松,背地紧:备而形弛
励士气,强战力:明耻教战
正视听,扬威名:师出有名
先讲义,后兴兵:先礼后兵
力不及,少树敌:远交近攻
早谋划,断归途:绝其必返
留后手,想后路:狡兔三窟
使敌懈,暗寻机:信而安之,阴以图之
第二章强己弱敌
遗其尸,耗其财:返尸计
离其心,探其情:用间计
造嫌隙,坏团结:离间计
畏英雄,壮胆气:敬勇计
迷其心,取其利:美人计
绝归念,永向前:破釜沉舟
临深渊,唯死战:背水一战
雄且壮,怒且刚:壮烈激众
讲忠义,励士气:以义激众
爱部众,聚人心:择众勉若
勇壮胆,怒生威:杀敌以怒
敌失道,我扬威:敌悖义之
彼岸强,此岸险:分险相拒
聚合力,求一击:集中兵力
削手足,灭威风:剪羽孤势
骄其志,弱其能:卑而骄之
明赏罚,严军律:刑上究,赏下流
击软肋,打短板:远其强,攻其弱
言似钉,令必行:人不信上,行其不复
让锋芒,伺战机: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层层削,片片剥:薄其前后,猎其左右
第三章先机制敌
夺先机,求速胜:兵贵先
先上手,求主动:先发制人
欲出兵,找托词:借题发挥
似闪电,击千里:长驱直人
取其懈,攻不意:攻其不备
敌不备,我突袭:乘虚而人
快出击,快制胜:速战速决
遇战机,切莫失:可急则乘
速度快,力量强:以疾掩迟
打七寸,射马首:擒首散余
抄后路,断粮道:绝彼运道
绝根本,断根基:釜底抽薪
先诱引,再利用:上屋抽梯
神不知,鬼不觉:潜师近袭
以锥刺,击无备:以我之锐,击彼不备
第四章出奇用兵
讲奇道,出怪招:奇兵计
巧选点,暗设伏:埋伏计
计中计,谋中谋:连环计
反一击,敌心慌:回马枪
变花样,出奇招:出奇制胜
以正示,以奇胜:奇正相生
晃其神,迷其智:声东击西
弥天网,无处逃:十面埋伏
敌欲正,偏不行:反径行权
攻为饵,打为意:攻城打援
攻敌要,迫其救:围魏救赵
敌临险,必可击:半济而击
前面攻,侧面打:两军衔枚
挑嫌隙,巧取利:借刀杀人
使失势,则可擒:调虎离山
击首尾,两不顾:翼前伏后
先围之,后擒之:瓮中捉鳖
击弱点,打要害:扼亢拊背
用旧计,攻其懈:战胜再复
借俗忌,巧起兵:俗禁时犯
取于敌,用于敌:阜财因敌
实则避,虚则击:避实击虚
斗困兽,以巧擒:围师必阙
打坚城,需内援:里应外合
守中攻,争主动:以攻为守
于己利,远似近:舍近求远
分开围,挨个打:各个击破
弱借险,则变强:务于隘塞
舍小利,求大计:李代桃僵
不得已,存实力:走为上计
单兵战,互策应:人自为战
以谋攻,以计胜:以计代战一当万
第五章隐真示假
人未至,声先闻:先声后实
掩虚实,藏强弱:变灶计
以情骗,以计诈:苦肉计
巧变形,蒙蔽敌:伪装计
故示虚,以诱敌:实而虚之
弱再弱,以唬敌:虚而虚之
先用之,后灭之:假道伐虢
巧伪装,悄遁形:金蝉脱壳
潜师行,悄无声:师行如无
托假名,以正名:借尸还魂
假信息,送于敌:故泄取信
显下风,骄纵之:示弱使忽
巧用诈,以赚利:用诈赚敌
先藏势,后出击:伪歙应张
屡轻挑,以痹敌:屡常使玩
装疯癫,卖痴傻:假痴不癫
明一套,暗一套:假阳行阴
于暗夜,混过关:明火执仗
暂放之,终收之:欲擒故纵
舍小利,诱敌至:抛砖引玉
取于敌,用于敌:草船借箭
精设计,动无形:瞒天过海
抽中空,击残壳:偷梁换柱
针对你,暗指他:指桑骂槐
蒙蔽之,调动之:反示意向
施佯攻,藏动机:虚挑实取
退显拙,敌定攻:退守宜拙
远亦近,近亦远:示之若近
没机会,造机会:无中生有
这边雷,那边雨:暗渡陈仓
绵里针,笑中刀:笑里藏刀
投香饵,钓大鱼:诱之以利
想要屈,先会伸:欲缓形以速
取守势,击不备:欲攻形以守
佯退却,反戈击:欲进形以退
善伪装,装强大:伪示以实形
众为实,寡为虚:众而形以寡
常滋扰,使疲惫:设虚形以分其势
第六章以静制动
纠缠他,拖垮他:缠战计
拖时间,寻转机:缓兵计
戒妄动,表以静:动静相映
时不对,宜静观:利缓则挨
稳稳打,不冒进:步步为营
先避之,后击之:后发制人
先借之,后占之:反客为主
观其弊,待良机:惰而收之
施以诱,静以待:以诱待来
养精神,待敌疲:以逸待劳
静静等,悄悄备:以静待哗
坐而谋,破其势:形格势禁
重视敌,麻痹敌:以重待轻
待敌饥,可轻取:持久以敝
静待机,取其乱:乱而取之
顺着他,误导他:顺详敌意
调动他,疲惫他:俟而劳之
两相争,坐享利:隔岸观火
静观看,收渔利:坐山观虎斗
先试探,查敌情:作之而知动静
敌在明,我在暗:形人而我无形
守己阵,观其变:安守勿应,以待其敝
第七章慑心夺魄
于险境,不露怯:空城计
丧其志,夺其心:三军夺气
劝将降,免刀兵:将军夺心
不得已,警以威:杀一儆百
以怒激,使莽撞:以怒制敌
显实力,吓敌胆:耀能震敌
打强敌,慑弱敌:攻强震弱
传其声,夺其魄:敲山震虎
借假势,壮胆气:树上开花
魂未定,怕草绳:草木皆兵
迫敌屈,逼敌降:触而迫之
怒失智,故激之:怒而挠之
敌已惧,再惊扰:乘虚可惊
发其声,夺其心:先声夺人
壮己威,慑敌军:虚张声势
趁虚惊,再吓之:敌疑则慑之
攻其心,可免战: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八章随机应变
临险地,勤谋划:围地则谋
以利合,因机动:因利制权
趁敌危,痛击之:趁火打劫
惊动之,使现身:打草惊蛇
捎带脚,不费力:顺手牵羊
敌用计,己设谋:将计就计
顺以势,导以利:悬权而动
抓破绽,猛突击:乘间取利
以剩勇,追穷寇:乘胜追击
他不备,我可袭:乘彼不虞
挑是非,离间敌:敌睦携之
搅乱局,好谋利:浑水摸鱼
顺其势,反其意:以诈还诈
察战机,快捕捉:见可而进
换位想,迎头击:以己度敌,破彼之破
以彼道,还彼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九章用兵之忌
大军行,避险形:众兵避隘
用过计,慎复用:战胜不复
敌虚晃,我不动:佯北勿从
贪小利,失大义:饵兵勿食
留后备,可持续:重进勿尽
遇强敌,细考量:知难而退
顾全局,看长远:军有所不击
力不足,莫贪吃:地有所不争
避险阻,走顺途:途有所不由
不循规,不盲从:君命有所不受
重军行,莫大意:勿以军众而轻敌
参考文献 序言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必然会出现属于这个时代的军事家。那么,未来军事家将从哪里诞生呢?我们在翘首!我们在呼唤!
世界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曾经说过:“每一个士兵的背囊里都有一根元帅杖。”细细地品味这句名言,说得多么的好啊!它告诉我们:每一位将帅都不是天生的,都是从士兵或基层军官成长起来的;同时,任何一个士兵,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一步步地获得晋升——从尉官到校官、从校官到将官,甚至荣膺元帅。
我们看到,拿破仑自己就是出生于科西嘉的一户破落贵族家庭,从一名律师的儿子,在接受了一定的军事理论教育之后,先是被任命为炮兵少尉,继而中尉、上尉,在土伦战役中一举成名并被破格晋升为准将,再后来,一步步地成为法国的最高统帅。而拿破仑旗下的元帅之中,据说,著名的内伊元帅是一名普通箍桶匠的儿子,拉纳元帅是一名普通士兵的儿子,而以勇敢著称的勒费弗尔元帅则曾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士兵……历数古今中外的著名将帅或军事家——吕望、曹刿、孙武、吴起、田忌、孙膑、韩信、李广、曹操、诸葛亮、周瑜、祖逖、拓跋焘、李世民、李存勖、狄青、岳飞、成吉思汗、朱元璋、戚继光、努尔哈赤、郑成功、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刘伯承,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古斯塔夫、苏沃洛夫、库图佐夫、克劳塞维茨、恩格斯、福煦、麦克阿瑟、朱可夫,等等等等,——这些灿若星辰的军事翘楚,又有哪一位天生就是将帅或军事家的呢?不论他们是出身官宦商贾之家,还是出身布衣贫民之室,也不论他们曾受训于著名军事院校,还是博古通今自学成才,更不论他们是文官还是武将或是文武兼备,他们都共同地经受了一定的军事理论和相关知识的熏陶、特别是经历了战争或军事实践的锤炼,于是才有了一个由低级军阶到高级军阶的发展进步历程。
那么,欲问未来军事家的成长和出现,会有什么例外吗?回答是:概莫能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打造未来的军事家,只能是从“源头”也即从现在着手——学习军事理论、把握相关知识,并在战争或军事实践中增长才干、得以提高。我们的这一观点,或许会引来这样的质疑:在今天相对和平时期,没有实际的烽火硝烟的“战争熔炉”,未来军事家这一“钢铁”何以能够炼就?我们认为: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如果不能直接地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那就只有间接地从前人的战争和他人的战争中学习战争。纵观历史,几乎没有哪一个伟大的统帅不曾认真地研读过前人的兵书战策;那些初出茅庐便脱颖而显出治军才干的传奇人物,也都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间接经验的基石,从而为自己建造了战争艺术的金字塔。在人类战争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前人或他人所亲历的战争,总是以经验、理论或知识的形式得以传承,在这种传承过程中,前人或他人的东西总是被后人所学习、所扬弃、所超越!过去的、现在的东西,也总是被未来的所替代!
本着这一宗旨和理念,我们为潜在的、可能的未来军事家们,设计并编纂了一套军事理论和相关知识方面的图书,我们很是珍爱地将其取名为“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目的就是要为我军年轻的士兵和基层军官,同时也为社会上那些有志青年和广大军事爱好者,提供一套可资学习、了解和借鉴的军事学识方面的书籍。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成为军事家的军人或军事爱好者,也不是真正好的军人和爱好者。而要成为一名军事家,也许(仅仅是也许)存在着某种天赋,但绝对离不开后天的军事理论的学习和军事实践的锤炼。该套丛书,针对当代职业军人和广大军事爱好者的特点和兴趣,特别是针对这个群体中广大基层官兵、莘莘学子和社会青年的特点和兴趣,从中外军事历史、军事理论、军事科技、军事文化和战争实践或军事实践等等所汇聚的军事知识海洋中,萃取其精要和“管用”的知识,精心打造了一套军事知识与军事精神的文化大餐,倾力钜献,是以飨之。
该套丛书按相关军事学科和专有知识编成,共15种,包括:1.《兵书精要:军事实践的理性升华》;2.《将帅传略:铁马金戈的战争舞者》;3.《战史精粹:铁血凝成的悲壮乐章》;4.《指挥艺术:作战制胜的有效法宝》;5.《军事谋略:纵横捭阖的诡道秘策》;6.《军事科技:军事革命的开路先锋》;7.《武器装备:提升军力的重要因素》;8.《军事后勤:战争胜败的强力杠杆》;9.《国防建设:生存发展的安全保障》;10.《军事演习:近似实战的综合训练》;11.《兵要地理:军事活动的天然舞台》;12.《军事制度:军队建设的基本法度》;13.《军事条约:管控兵争的协和约定》;14.《军事文化:文韬武略的历史积淀》;15.《军事檄文:激扬士气的精神号角》。
这套丛书的编纂,我们在坚持科学性、学术性、知识性的前提下,力争注入通俗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的元素。每种图书,均抽取各军事学科和专有知识的基本内容,按一定的内在逻辑排序,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新活泼的语言,夹叙夹议,娓娓陈述,同时附加言简意赅的学术性、导读性、总括性、按语性点评,以收画龙点睛之效。
需要说明的是,这套丛书的编纂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每位参与者向前人和他人学习、借鉴、创新的过程。虽然我们已在每本书之后按学界的惯例注明了主要参考文献及其出处,以示我们对被参考者及其作品的尊重,但那还不足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感谢之情,在此,我们全体编者特向这些老师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因为我们深知我们是站在老师们的肩膀上才得以成就这套丛书的。同时,这套丛书的编纂和出版,也得益于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的宏观指导和具体建议,特别是得到了蓝天出版社金永吉社长、胡耀武副社长、陈学建编审等同志的大力指导,也得到了各书责任编辑认真的编辑加工,还有各书责任校对默默无闻的辛勤劳作。在此,我们也深深地向他们表示感谢。我们的真诚谢意既溢于言表,同时又深感无以言表。
现在,这套丛书承载着我们的编纂宗旨和理念,承载着各位编者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我们的前人和他人的辛勤和劳作,也承栽着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的嘱咐和希望,终于与读者朋友们见面了。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是这套丛书的最终也是最高的评判者,我们全体编者一定恭听你们的宝贵意见,以使其更加完善,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国防观念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的打造,更好地服务于当代革命军人战斗精神的培育,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建设。
付梓之际,是为总序。
丛书全体编者
2011年2月 文摘
临大战,勤谋划:实而备之
【按语】不打则已,打则必胜。因此,必须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实而备之】这是一种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强大敌人攻击或者对敌实施攻击的谋略。实而备之引自《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诡道也。实而备之,强而避之……亲而离之……此兵家先胜,不可先传也。”意思是说,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行动。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要加倍防备它,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而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它。这些是军事家取胜的奥妙所在,是不可事先加以具体规定的。
实而备之,可从攻防两个方面解释。作为防御的谋略,指进攻之敌装备精良、士气高昂,防御的一方则应加强防备,以防为主。作为进攻的谋略,若对手的力量还很强大,则进攻的一方应先养精蓄锐,准备充分,等待时机再采取进攻行动。而且,在“备”的过程中,要尽量密其谋而不露其象,顺其辞而和于众。这样才能进而不蹈其险,退而不陷其伏,从而达成“备”的目的。
【案例1】美国充分做好战争准备,蓄谋良久入侵格林纳达。虽然这一战争为侵略战争,但仅就所使用的谋略而言,还是可以有所借鉴的。时任总统的里根曾多次声称,美国准备采取强硬路线,即以“一切必要的行动来教训”格林纳达,以保卫美国在加勒比地区的利益。为此,美国在军事上早已作了很多的入侵准备。1981年8月,美军在波多黎各韦克斯岛举行了侵格的模拟演习。这次侵格作战之前,美军的部分陆军别动队和海军陆战队曾经受过两个月的适应性训练;并派出侦察机和特工人员对格岛地形及周围海域的水文、暗礁、岛上格军驻防和古巴人在岛上等情况,都进行了认真的搜集整理,熟悉和掌握了格岛上的一切情况。
10月13日,格林纳达政局出现动乱。更加亲苏、古的伯纳德?科尔德和哈德逊?奥斯汀推翻了原政府。18日,美国务院表示将“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19日,当原政府首脑被处决,而更加亲苏、古的“激进左派”正在格岛忙着接管政权之时,美国认为人侵时机已经成熟。10月18日,国防部召集有关人员开会,研究军事行动方案。20日,白宫和国务院召集特别工作小组会议,研究格岛局势和对策。22日清晨,布什副总统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议,经研究决心出兵,并将会议情况和国际上可能作出的反应报告正在佐治亚州度周末的里根总统。23日,里根因贝鲁特美军被炸事件返回华盛顿,并立即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议,立即决定对格采取代号为“暴怒”的入侵行动。由于经过了较为充分的准备,美军只用了四天就结束了战斗。
【案例2】英军马岛登陆前,加强备战训练,提高部队作战能力。英军马岛登陆作战,是在其无准备的地区进行的一次无准备作战。因此,战前,英军对这次作战的临战训练抓得很紧。各参战部队一接到命令,立即制定战前训练计划,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登陆部队在航渡中坚持体能训练。马岛距英本土1万3千多公里,需航渡20天左右,英专家估计,1个月航渡可消耗体力10%~15%。为克服长时间航渡对体力的消耗,保证登陆部队以强健的体力投入战斗,英军狠抓了航渡中的体能锻炼。4月9日,地面部队2000多人登上运兵船后,次日便开始体能锻炼。士兵在舰船上每天负重跑步、做体操,即使在通过赤道附近高温地区时也未停止。船上场地狭小,就让士兵驮人上下阶梯或奔跑,以保持足够的运动量。因此登陆部队经过2~3周的航渡后,仍保持了健壮的体质。在后来陆上战斗中,由于道路泥泞,车辆难以机动,士兵需背负沉重的装备和给养长途跋涉而没有被拖垮,这说明英军的体能训练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二是加紧技术训练。登陆部队充分利用临战前的有限时间,进行瞄准、排除故障和实弹射击训练。实弹射击中,缺少浮靶,就用气球吊上罐头盒子,并让士兵蒙上眼睛,练习在夜暗条件下使用武器,以提高夜战能力。三是组织适应性演练。登陆部队抓紧舰队在阿森岛短暂的停泊时间,利用近似马岛的海滩和山地进行了换乘登陆、负重行军等演练。5月中旬,后续增援的第5步兵旅,曾于出发前选择气候和地形酷似马岛的威尔士进行了10天训练,并举行了“威尔士猎鹰”实兵演习,从而提高了部队的战场适应能力。
ISBN | 750940536X,978750940 |
---|---|
出版社 | 蓝天出版社 |
作者 | 吴铁民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