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立书店,你好!》内容简介:用另一种方式去感受并记录你的旅程,从计划开始,从现在开始,从你所在的地方开始。这是一个热爱生活和旅游的设计师创作的创意旅行书籍。设计师将前人及自己平常观察事物与享受的方法分享出来,让更多的平凡人享受艺术家的创意生活,更深刻地领悟生活与旅游的乐趣,并尝试着去发现更适合自己的旅行方式。这是一本充满爱心、智慧和幽默的小书,山村的鸡鸣、傍晚的炊烟、石头老街的叫卖声、自制的花瓶、收集的标本……都成为设计师从自然中得到的启发。它更像一个旅行时携带的锦囊,随时帮助你打开想象的视野,记录旅行中的创意。
编辑推荐
《独立书店,你好!》为反映当代新人文书店的读物,以期更全面地反映当代中国的人文书店风景,既有可读性和实用性,也有收藏价值。1.一种独特的氛围,一种结合小区、人文与读者的精神。2.履行文艺沙龙之职,追求自由,反抗权威;安静寄居城市一隅,追求个性,向往光明。
作者简介
薛原,系《青岛日报》副刊编辑,2006年参与创办良友书坊。著有《检讨——旧档案里的中国海洋学术权威》《留恋之矢》等,编有《青岛记忆》《谈文说画》等,合编《良友》《闲话》等MOOK丛书。
西海固,混迹图书出版、销售行业十余载。近年隐身某艺术类独立书店,甘当书店小二,每日或洒扫书尘,或躬身迎客,或陶醉于文字中,不知世事几何。曾与人合著《书店之美》等。 目录
【台北】
书店之城 001
【北京】
逛书店 033
没让人失望的三味书屋 048
蜜蜂书店 052
【成都】
关于书店的爱恨情仇 065
【杭州】
用青春守护书业 073
【合肥】
梦中的风景 085
【南京】
阅读先锋书店 091
【温州】
逝去的书店风景 097
【武汉】
盛景不再的书店 103
【太原】
一家书店的记忆 107
【安庆】
书店时光 115
【深圳】
书店?时光 119
一直坚守的博雅 130
【常州】
我心中的小书店 133
【广州】
你看你看,寂寞的脸 141
【上海】
华丽的冒险 159
在日本料理的包围中 171
【长沙】
博采广聚的书屋 175
【青岛】
逛书店 181
【南昌】
阅读?岁月?生活 187
【宁波】
城市之光 197
【兰州】
品味书店 203
【郑州】
三联情结 211
情遇“城市之光” 215
【西安】
爱书 爱书店 223
【湘潭】
书味弥漫 231
【济南】
书之梦 237 序言
我就是想开一家书店。
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但也是多少读书人不能承受之重的梦。
在网络时代开一家实体书店的梦,变得更加遥远,更加虚幻,甚至更加不脚踏实地。越来越多的人弃实体书店而去。在实体书店翻书,在网络上网购,成为更多读书人的选择。网络书店越来越吸引读书人的目光,消失的不仅是一些传统人文小书店,更是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网络改变着一切。
还有多少人在坚守开一家书店的梦呢?
不同的城市有相同名称的新华书店,这是当代中国的特色。关于新华书店,尚有许多谈不完的话题,此处所谈,是相对于“新华书店”这样的“国营”集团公司而存在的“独立书店”。
何谓独立书店,顾名思义,就是书店本身的独立性,是不依附于“单位”而自生自灭的个体或几个人合伙的人文实体书店。
其实,散布在城市各处的独立书店,都有自己的长长的故事,有自己的生与死。书店背后,是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梦想和坚守。有多少爱书人,便有多少关于独立书店的梦想和传说。
若想让朋友破产,让他开书店吧。一句玩笑话,道出了开一家独立书店的艰难。
独立书店其实是一座城市呈现文化生态的窗口,难以想象,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里,会没有人文书店或独立书店的影子。同样难以想象,书店会成为城市的象征。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一座文明程度高的城市,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独立书店。
当下,这样的独立书店是如何生存的呢?
大多数独立书店,是在勉强维持,还有一些以“书吧”形式适应网络时代。
今年入冬后我所在城市最冷的一天,中午本来不想走出所供职的大楼,但一个上午坐下来,还是出去走走换换空气。于是,又来到老街上的那家小书店兼“幸福杂货铺”。店员热情说,今天好冷。是啊。好冷。店里没有几个人,进来的也是匆匆出去。店员说,今年你在我们这里买的书不多啊。我说,是啊,今年在你们这里买的不多。为啥呢,店员问。我答,今年出去多,在外地买了好多,有些书在外地买了。店员说,今年不好,现在好多人都是来店里看书,然后回去从网上买。我说,是啊,现在从网上买书的人多,不过我还是坚持在书店里买,除非是买那些大部头的书,还有书店里没有的书。店员说,东部的店里今年也不好,到书店里买书的人越来越少。一次他问一个常来的女读者,怎么现在不常买书了。她说从网上买方便又便宜,她喜欢来店里看看,看到喜欢的书好回去买,所以挺不好意思的。这是实情,书店打八五折,而网店打七五折还送书上门,买书人自然要选择后者。
与店员闲聊小书店的确不好做了,需要别的来补充了。譬如“书吧”,说到一家人气尚可的书吧,店员说,哪里是卖书啊,纯粹是卖咖啡,若算起来,卖书还赔钱呢,幸亏有咖啡在支撑着……
“现在,我们这里,也就是一些老顾客,还来买书。你看,像你这样的,今年来买的都少了。”店员说的是事实,前些日子,我在这里看好一本书,本来想买的,但看看定价实在高,还是放下了,回去后让同事从网上订了一本。
看到那几本我“经手”催生的书拥挤在书架上,我问这些书卖得如何。店员说,一般吧,卖了几本,不过这一类书,现在也是人家看好就从网上订了。“现在我都不让他们打开塑封了,他们打开看了也不买,都是看了内容从网上订……”店员的话里有着情绪。
上面这段文字,是去年12月我的一段博客。其实也描绘我生活的城市当下独立书店的一种生态现实。当然,并非所有的独立书店都在挣扎。有艰难,也有发展;有倒闭,也有开张。譬如北京宋庄的蜜蜂书店,就在独立书店萧索的秋天,向爱书人敞开了大门。
独立书店,破碎着爱书人的梦。
也在成就着爱书人的梦。
作为喜爱纸本书的读者,期待着永远的独立书店。 文摘
插图:
蜜蜂书店
文/西海固
近来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好像是这样说的:来看还是不来看,我一直都在这里。其实当我写后面那些文字,或者后面那一大堆你认为是废话、浪费纸张的篇幅时,我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套用开发商的话说:我们“蜜蜂书店”在北京宋庄。这里是北京市政府在今后几年内重点打造的CBD东扩区、将来的ARD、首都经济发展的后花园(还有好多的名字,真是不好意思,平时听得耳朵起了老茧,到自己要写的时候反而给忘了)。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距离北京市中心城区25分钟的车程(半夜12点以后);距离通州中心城区6分钟的车程(半夜12点以后);距离河北燕郊12分钟的车程(平时)!
我们的“蜜蜂书店”作为一家主营“艺术社科书”的独立书店一直在孤独而又不孤独生存着,生存在宋庄!为什么这样说呢?
不孤独!因为这里住着70 0 0多名画家(非官方统计,不包含在校生),这个小小的村庄被称为中国艺术的发动机。每逢周末,周边大大小小的画廊就会举办各式各样的画展,有大批的艺术爱好者、艺术家、媒体人从全国或者更大一点的说从全世界来到这个小村庄。我们就在这样一个精准的客户群里,每天都能见到因为寻获自己喜爱的书而感到高兴的读者。
孤单!是的,有时孤单也是一种幸福。有哪家独立书店是不孤单的呢?偌大的一个宋庄,到处挤满了饭店、画廊!其次就是画材店、网吧、培训学校。我们是第一家进入的独立书店!目前也是唯一一家书店。当然了,要除去卖盗版书的游商!
我们开这个书店之前很多朋友都说,这里根本就不适合开书店。因为什么呢?这里还不是繁华的商业区;地址太偏了,不会有什么人的。但我们一直认为这里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而作为独立书店,理应肩负起满足部分读者和社会的需求。虽然我们很小,但我们会一直将做艺术和知识的采集者与传播者作为己任!这个说法好像有点唱高调。其实我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玩”这个书店。因为一开始就本着“玩”的心态。我们的装修设计没有请设计师,完全按照自己喜好的最简单的风格来完成。白砖墙、水泥地、黑色的铁架格局、原木的书架和书桌。我们想还事物以本色。从7月份开始装修到9月10日开始营业。我们付出的是时间和汗水,正式营业的当天换回来的是惶恐与快乐。
惶恐:怎么说呢?
这里原来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刚刚开业的第一天正好也是宋庄艺术节的开幕式。读者从各地涌进来,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突然之间,我们发现书店120平米的面积变得非常的小!由于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的书,根本没有办法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这才发现自己在有些读者面前显得那么卑微。(这里是藏龙卧虎的地方!自己的卑微感来源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欲望,接触中发现他们独有的执著)
快乐:源于读者对书店的肯定和赞扬。
很多读者都能在店里淘到自己喜欢的书。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问题。我的固执,给书店造成了很多的麻烦。我们没有入库机制,更没有货架管理这一说。开店之初,很多书是我们自己从家里拿出的私人藏书,而且我个人非常喜欢在书店里淘书的感觉,所以我就用最原始的方法摆放图书,把直接上架的书按照书脊的颜色以及是否精装、是否是系列书进行分类。所以您可以想象,想找一本书有的时候真是很难。在平面展示的时候更是以自己喜欢的为主,有些书甚至是在市面上已经很难看到的书。也是因为这样,很多读者对我们的书店非常感兴趣。
年底那几天终于闲下来了。因为我们正在做二次装修。整理有关书店的所有思绪时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日午后,我正端着一本《煮文嚼画》,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店里多了几位读者。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女孩坐在楼梯上,手里捧着一本几米的漫画,用“漂亮”来形容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当然不是因为她的外貌,而是来源于她阅读时专注的姿态、安静和神情。尽管我仍然质疑幼小年龄的她是否能看得懂几米。她坐在那里,如此优雅,让我突然想起了那张名画……(也许我早点把二次装修做了就好了。这美丽的小女孩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看书了)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书店的希望,看到了书店的将来。
“你们书店卖的不是盗版书吧?怎么这么贵,还不打折?你们也太黑了。”
我也搞不懂为什么总是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貌似有点前后矛盾!我手搭凉棚循声望去,不要以为我是说相声的,我坐在逆光的位置。在午后阳光的映衬下,那位女士显出的优雅和她说出的话并不相称。我走了过去,想看看她拿的是什么书,到底是什么品位的人。让我吃惊的是她居然拿了一本《弗洛伊德论宗教》,反差如此之大,让人匪夷所思!店员小宁见我没说话,独自在和她解释。她已经完全可以应付这类事情了。我也只是出于好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小女孩走过来注视着那位女士。我第一个念头是,她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妈妈?可是长得
又不是很像。也许是亲属,真让我遗憾。正待我要回到自己的位子继续看书的时候,小女孩说话了。
“阿姨,我妈妈说过,书籍就是知识,学知识是不应该打折的,所以书也是不应该打折的。”
我震惊了!我想那位女士也震惊了!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句话会从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嘴里说出来。我突然感觉一份激动、一份欣慰,真的好想把她抱在怀里。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女士红着脸说:“哦,这么小就晓得多挣钱了,还这么能说?你妈妈是这书店的老板吧?”
从门口的书架旁走来一男一女,小女孩看着他们没有说话,脸上的表情一看就受了很大的委屈。那位男士很礼貌地说:“对不起,小孩子有点不懂事。我们一家倒真的是很喜欢这家店,只可惜它不是我们的。”说完将自己挑好的厚厚一摞书放在收款台,低下头对小女孩说:
“好孩子,你说的道理是对的,但方法是不对的。”小女孩很懂事地点了点头。
“这本书是你选的吗?”
“是的。”
“好吧。你再去看看有没有别的喜欢的书,爸爸妈妈也再去看看,好吗?”
我和他们一家相视一笑。他们又去看书,我不忍去打扰他们。一切恢复了平静,先前那位女士没有再说什么,结了款走了。蜜蜂书店
文/西海固
近来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好像是这样说的:来看还是不来看,我一直都在这里。其实当我写后面那些文字,或者后面那一大堆你认为是废话、浪费纸张的篇幅时,我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套用开发商的话说:我们“蜜蜂书店”在北京宋庄。这里是北京市政府在今后几年内重点打造的CBD东扩区、将来的ARD、首都经济发展的后花园(还有好多的名字,真是不好意思,平时听得耳朵起了老茧,到自己要写的时候反而给忘了)。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距离北京市中心城区25分钟的车程(半夜12点以后);距离通州中心城区6分钟的车程(半夜12点以后);距离河北燕郊12分钟的车程(平时)!
我们的“蜜蜂书店”作为一家主营“艺术社科书”的独立书店一直在孤独而又不孤独生存着,生存在宋庄!为什么这样说呢?
不孤独!因为这里住着70 0 0多名画家(非官方统计,不包含在校生),这个小小的村庄被称为中国艺术的发动机。每逢周末,周边大大小小的画廊就会举办各式各样的画展,有大批的艺术爱好者、艺术家、媒体人从全国或者更大一点的说从全世界来到这个小村庄。我们就在这样一个精准的客户群里,每天都能见到因为寻获自己喜爱的书而感到高兴的读者。
孤单!是的,有时孤单也是一种幸福。有哪家独立书店是不孤单的呢?偌大的一个宋庄,到处挤满了饭店、画廊!其次就是画材店、网吧、培训学校。我们是第一家进入的独立书店!目前也是唯一一家书店。当然了,要除去卖盗版书的游商!
我们开这个书店之前很多朋友都说,这里根本就不适合开书店。因为什么呢?这里还不是繁华的商业区;地址太偏了,不会有什么人的。但我们一直认为这里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而作为独立书店,理应肩负起满足部分读者和社会的需求。虽然我们很小,但我们会一直将做艺术和知识的采集者与传播者作为己任!这个说法好像有点唱高调。其实我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玩”这个书店。因为一开始就本着“玩”的心态。我们的装修设计没有请设计师,完全按照自己喜好的最简单的风格来完成。白砖墙、水泥地、黑色的铁架格局、原木的书架和书桌。我们想还事物以本色。从7月份开始装修到9月10日开始营业。我们付出的是时间和汗水,正式营业的当天换回来的是惶恐与快乐。
惶恐:怎么说呢?
这里原来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刚刚开业的第一天正好也是宋庄艺术节的开幕式。读者从各地涌进来,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突然之间,我们发现书店120平米的面积变得非常的小!由于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的书,根本没有办法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这才发现自己在有些读者面前显得那么卑微。(这里是藏龙卧虎的地方!自己的卑微感来源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欲望,接触中发现他们独有的执著)
快乐:源于读者对书店的肯定和赞扬。
很多读者都能在店里淘到自己喜欢的书。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问题。我的固执,给书店造成了很多的麻烦。我们没有入库机制,更没有货架管理这一说。开店之初,很多书是我们自己从家里拿出的私人藏书,而且我个人非常喜欢在书店里淘书的感觉,所以我就用最原始的方法摆放图书,把直接上架的书按照书脊的颜色以及是否精装、是否是系列书进行分类。所以您可以想象,想找一本书有的时候真是很难。在平面展示的时候更是以自己喜欢的为主,有些书甚至是在市面上已经很难看到的书。也是因为这样,很多读者对我们的书店非常感兴趣。
年底那几天终于闲下来了。因为我们正在做二次装修。整理有关书店的所有思绪时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日午后,我正端着一本《煮文嚼画》,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店里多了几位读者。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女孩坐在楼梯上,手里捧着一本几米的漫画,用“漂亮”来形容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当然不是因为她的外貌,而是来源于她阅读时专注的姿态、安静和神情。尽管我仍然质疑幼小年龄的她是否能看得懂几米。她坐在那里,如此优雅,让我突然想起了那张名画……(也许我早点把二次装修做了就好了。这美丽的小女孩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看书了)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书店的希望,看到了书店的将来。
“你们书店卖的不是盗版书吧?怎么这么贵,还不打折?你们也太黑了。”
我也搞不懂为什么总是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貌似有点前后矛盾!我手搭凉棚循声望去,不要以为我是说相声的,我坐在逆光的位置。在午后阳光的映衬下,那位女士显出的优雅和她说出的话并不相称。我走了过去,想看看她拿的是什么书,到底是什么品位的人。让我吃惊的是她居然拿了一本《弗洛伊德论宗教》,反差如此之大,让人匪夷所思!店员小宁见我没说话,独自在和她解释。她已经完全可以应付这类事情了。我也只是出于好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小女孩走过来注视着那位女士。我第一个念头是,她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妈妈?可是长得
又不是很像。也许是亲属,真让我遗憾。正待我要回到自己的位子继续看书的时候,小女孩说话了。
“阿姨,我妈妈说过,书籍就是知识,学知识是不应该打折的,所以书也是不应该打折的。”
我震惊了!我想那位女士也震惊了!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句话会从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嘴里说出来。我突然感觉一份激动、一份欣慰,真的好想把她抱在怀里。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女士红着脸说:“哦,这么小就晓得多挣钱了,还这么能说?你妈妈是这书店的老板吧?”
从门口的书架旁走来一男一女,小女孩看着他们没有说话,脸上的表情一看就受了很大的委屈。那位男士很礼貌地说:“对不起,小孩子有点不懂事。我们一家倒真的是很喜欢这家店,只可惜它不是我们的。”说完将自己挑好的厚厚一摞书放在收款台,低下头对小女孩说:
“好孩子,你说的道理是对的,但方法是不对的。”小女孩很懂事地点了点头。
“这本书是你选的吗?”
“是的。”
“好吧。你再去看看有没有别的喜欢的书,爸爸妈妈也再去看看,好吗?”
我和他们一家相视一笑。他们又去看书,我不忍去打扰他们。一切恢复了平静,先前那位女士没有再说什么,结了款走了。
ISBN | 9787802519442 |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作者 | 薛原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