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网路上狂奔》一书的副题“一个少年的死和对一个产业的诉讼”引人关注。该书剖析了网瘾少年张潇艺的死因,记录了作者张春良为此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公益诉讼——起诉整个网络游戏产业的故事。该书详尽阐述了他的观点以及他为之付出的种种努力。
2004年12月27日,13岁男孩张潇艺,在到网吧上网36小时后,站在天津市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尤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一个含苞待放的花季少年,一个曾经品学兼优的学生,就这样夭折了。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的医学证明上写道:张潇艺生前因过度沉溺不健康网络游戏,患有严重的“网络成瘾综合征”。
这位少年为世人留下了8万字的网游笔记《守望者传》。《在网路上狂奔》一书全文收入了这部网游笔记,以此警示世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已经非常切实和具体。
张潇艺的死也震惊了本书作者张春良,张春良系中国经济导报网瘾防治研究中心负责人,专职从事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现状、发展及其影响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他创办了网络沉溺公共救助网,组建了网络沉溺公共救助志愿者队伍,现已发展志愿者近2000人。张春良指出:张潇艺并不是网络游戏偶然的牺牲者,一些网络游戏商的销售模式就是“沉溺”。
“这不单单是一桩个体案件,类似的案件太多了,光我手头收集的类似案例就有700件之多。为了260万网络沉溺者的命运和未来,进行这样一场公益诉讼势在必行。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打好这场官司的。”张春良给记者出示了一份受害人张潇艺父母张建华夫妇的诉讼委托书,表达了他打这场公益官司的初衷和决心。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称:我国网民已达1.03亿,10%上网的中学生有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倾向。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网络游戏网民有3500万,占所有网民的34%。在这些网络游戏的网民中,有80%是青少年,其中有260万已是网络沉溺者。
编辑推荐
一本以“一个少年的死和对一个产业的诉讼”为主要内容的《在网路上狂奔》新书出版。该书展现了一个网瘾少年张潇艺的死,以及作者将为此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公益诉讼——起诉整个网络游戏产业。这位少年为世人留下了8万字的网游笔记《守望者传》。《在网路上狂奔》一书全文收入了这部网游笔记,以此警示世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已经非常具体。 媒体推荐
书评
网络伴生的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张春良先生称之为“网
络沉溺”,其实,说”网络游戏吃人”一点都不夸张。
——《我向总理说实话》作者李昌平
马克思是从商品出发认知一个社会的秘密,张春良则选取了网络游戏这
样一个角度来揭示我国市场的品质、公共政策的不足、教育的危机,他得出
的结论是平实的,但他立足的事实是惊心动魄的。
——《非常道》作者余世存
只要网络游戏存在,我们就无法回避“救救孩子”的问题,因为我们在
数字化生存中看到了数字化死亡的危机。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是应对这种
危机的出色努力。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
张春良先生的作品,对所有沉溺于研究和写作的人都是一种提醒:学术
最要紧的是问题而不是主义,写作最重要的是讨论真问题,而非技法的炫耀
。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章敬平 作者简介
张春良
网络沉溺问题研究学者;
网络沉溺公共救助志愿者队伍召集人;
网络沉溺公共救助网创办人;
某机构网瘾防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目录
PROLOGUE谁为网游产业遗失的社会责任买单?1
PART 1少年之殇1
一生与死的衔接3
二一个花季少年9
三母亲的梦魇——王景秀女士的口述14
四最后三天19
五面对悲伤2l
PART 2我的诉讼25
一比专职更专职的业余研究27
二走进一个破碎的家庭29
三“索赔2800亿”32
四开始一场公益诉讼34
PART 3为何与网游产业过不去?39
——面对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一产业之责41
二怎样制定“游戏规则”?59
PART 4为谁而争?79
——面对一个袖手旁观的世界
一争议81
二一个技术问题85
三网站被黑88
四看客们91
PART 5我们的当务之急93
——面对一个心灵迷失的世界
一人性的弱点95
二这个时代的病97
PART 6解决之道99
一借鉴101
二我们的主张107
APPENDIXⅠ守望者传113
——张潇艺网游笔记
APPENDIXⅡ少年的自白195
——另一位网游成瘾者的公开信
POSTSCRIPT后记201 文摘
书摘
生与死的衔接
2004年12月27日清晨。星期一,一个上学的日子。
天津塘沽区悦海花园小区,一名少年从24层高楼坠落。据楼下一位清洁
工回忆,空中有人双臂伸开,两腿并拢,像鸟似地飞丁下来。
大楼电梯监视器拍摄到的录像,记录了少年生前最后的活动:早上6时56分
,他独自步人电梯,径上顶楼。
从少年的遗体上发现了四份遗书,上面是四个不同的名字。其中,只有
一个名字是他属于这个世界的标记一一张潇艺。
警方判定,张潇艺系自杀。
*
坠楼少年张潇艺,13岁,天津博文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出事前异常消
瘦,1米75的个子,仅有95斤重。他的父母后来得知,潇艺为了支付到网吧
玩电子游戏的费用,将每月交给学校的餐费扣下来了。
对于儿子的骤然离世,张建华夫妇除了感到身心俱碎的哀痛,就是难以
想像的震惊与错愕。他们对儿子的自杀实在是毫无预感。
在他们面前,潇艺没有流露出任何轻生的迹象。尽管前两天,家里气氛
有些紧张,那是因为潇艺谎称补课,偷偷去网吧大玩电子游戏36个小时,仅
此而已。张建华看见儿子惊恐万状憔悴不堪的样子,寻思改天再和儿子聊一
聊,所以只监督他做完功课,便各自就寝了。而这天早上,潇艺很自觉地背
上书包说上学去。张建华没想到儿子竟不告而别。
的确,张潇艺隐瞒了轻生的打算,而选择突然离去。他是个有心事的孩
子,写日记的习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已经保持了8年。或许这样,他的
死因伊始有几分模糊。
P3-4
ISBN | 7800805557 |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作者 | 张春良 |
尺寸 | 16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