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M-MBA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 [平装] 978754383225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M-MBA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从现代意义上的媒介产业以来,其在经济领域的影响从来没有现在那样夺目。媒介产业本身已成为媒介报道的重点。媒介经济学旨在研究各个媒介如何在不同的约束因素和资源条件下,选择最优化的行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虽然中国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是“社会效益第一,经济为效益第二”,但是我们要以将社会效益解为约束条件,媒介利润最大化目标必须是在社会效益的约束下实现的。《M-MBA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共十一章,第一章着重介绍媒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是阐述媒介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从微观角度对媒介存在的经济基础和成本最小化问题的讨论等。第五章至第九章属于媒介市场结构的理论分析。第十章探讨了媒介产业中愈演愈烈的联盟与兼并行为。第十一章从媒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讨论了媒介产业管制的效率依据,以及放松管制和强化管制的统一问题。《M-MBA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完整系统地分析了完全竞争等四种媒介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有助于人们理解处在转轨期的中国媒介市场,同时规范、科学的分析方法也为媒介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较高的起点。
编辑推荐
《M-MBA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奇妙的大自然,万物彼此相依,互为媒介,譬如风之于树,蜂之于花……造物之手把这一切安排得丝丝入扣,如此和谐。然而,人类的世界相比却要逊色很多。面向大众的传播从一开始就造就了形形色色的媒介,但大众传媒的历史与现状却始终徘徊在混沌与有序之间,并饱受争议。 2002年初夏,我们几位以媒介研究为追求的学人,相聚在北京人大,盘算着为蓬勃发展的中国传媒做些什么。不约而同地,我们想到了书籍的传播力量,我们想通过撰写、编译、策划一批媒介类书籍,为中国的媒介发展添一份薪火。 于是就有了这间“风与蜂”工作室。尽管我们的底蕴尚不丰厚,尽管我们的视野还不够广阔,但是,“像风一样无羁,如蜂一般勤勉”,这就是我们的诺言。
媒体推荐
此书的力量在于严格遵循实证的方法,从大量的媒介经济现象中总结概括出普遍的规律。作者从假设到推理的演进是清晰、准确的,丰富的案例为书中的理论阐述提供了可信的证据。这种将理论和应用的机结合正是学习和研究媒介经济学的读者和期翼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庆光 西方媒介经济学发展至今十余年,虽有成就而值得借鉴,仍不知中国学人以本地情境,厚植人文,社会与经济关怀,提炼及积累媒介经济与政治的知识。特别是内地的媒体性质,具有潜力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媒介所必须同时完成的媒介之经济、资迅、娱乐、及教育功能,从理论从面给予适当的阐述,从实践从面给予贴切的验证,既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媒介的营运动力之一,又要满足不同地区及阶层的媒介资源公正配置之需要。曙光与于鹏先生的著作放在英语世界同类著作中评化,非但毫无逊色之虞,实在后出转精的机会。特别是若继续针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情况下媒介的形态与内涵,多加耙梳,则假以时日,作者对理论界的贡献当可期待。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业院专任教授、媒体观察基金会董事长 冯建三 这是一本在媒体研究领域告别直觉主义思维的书,它引入了实证的方法,注意到媒介行为、市场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作者既热心跟踪媒介市场的最新变化,又尽量给予远距离的审视和关照,并努力为媒介经济理象的分析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模型,以解释各种媒介市场结构形态的差别,包括这种差别又是如何影响各个媒介市场的运行方式。书中的探索有利于读者厘清媒介经济现象的内在逻辑,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 何力
目录
序 第1章 媒介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1.1 媒介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规则体系 1.2 媒介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分析框架 1.3 媒介经济学研究的范围界定 第2章 媒介分析:经济学的视角 2.1 媒介存在的经济基础 2.2 媒介有效规模边界的确定 2.3 媒介目标的利润最大化假定 第3章 媒介成本问题:最小化控制 3.1 媒介成本的基础概念 3.2 媒介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第4章 受众需求与媒介利润最大化 4.1 受众需求的最化描述 4.2 受众需求弹性 4.3 媒介利润最大化的普适性原则 第5章 完全竞争的媒介市场 5.1 完全竞争的媒介市场:假设条件 5.2 完全竞争的媒介市场:利润最大化行为 5.3 完全竞争的媒介市场:效率和福利 5.4 媒介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性 第6章 垄断竞争的媒体市场 6.1 垄断竞争的媒介市场:判断与界定 6.2 垄断竞争的媒介市场:均衡分析 6.3 信息产品的差异化:方法及模型 6.4 媒介营销与信息产品异化 第7章 完全垄断的媒体市场 7.1 完全垄断的媒介市场:定义及其产业的原因 7.2 完全垄断的媒介市场:利润最大化行为 7.3 垄断媒介的价格歧视 第8章 寡头垄断的媒介市场 第9章 媒介市场结构与业绩的度量 第10章 媒介市场的联盟与并购第 第11章 管制、放松管制、强化管制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传播媒介从来就无法离开各种权威组织对信息的管理和调节。尤其是现代大众传播媒介诞生以来,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允许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大众媒介放任自流,必然要施加一定的管理。但是各国宏观管理部门在媒介管制的目标和形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公众对媒介管制的方式和手段也有着大相径庭的看法。媒介经济学对于管制的评价存在两种互相矛盾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应该而且能够通过管制来纠正媒介市场的低效率。另外一种观点恰恰与之相反,认为政府在实施媒介管制的过程中,要么缺乏实行最佳管制所必须的信息,要么特殊利益集团向媒介管制机构施加压力,反而导致了媒介市场运行效率的低下。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媒介管制的目标应该使社会收益水平最大化,但是这一术语所涵盖的范围过于广泛:受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媒介市场运行效率等所有的重要问题都和社会收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媒介经济学所讨论的管制目标集中在媒介市场的效率问题上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收益。正如前面章节所分析的那样,在不完全竞争的媒介市场上,政府对媒介施加合适的管制可以增加社会收益,提高媒介市场运行的效率。而导致媒介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媒介市场的政府管制、垄断性力量、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外部性的存在等。抛开政府管制的问题,最常见的导致媒介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因素是垄断性力量和外部化的存在。
ISBN9787543832251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赵曙光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