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医院实用临床检验方法》主要内容:检验医学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病程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多数经典的实验技术与方法仍在广泛使用,日新月异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也迅速应用于临床,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丰富了检验医学。
编辑推荐
《基层医院实用临床检验方法》是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临床检验常用标本的采集
第二章 血液的常规实验检查
第三章 尿液的常规实验检查
第四章 粪便的常规实验检查
第五章 生殖医学的常规实验检查
第六章 其他体液的常规实验检查
第七章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技术
第八章 常见血液病血象及骨髓象的检查
第九章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检查
第十章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检查
第十一章 心脏疾病的实验检查
第十二章 肝胆胰疾病代谢功能的实验检查
第十三章 肾脏疾病的实验检查
第十四章 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的实验检查
第十五章 内分泌疾病的实验检查
第十六章 肿瘤标志物的实验检查
第十七章 结缔组织疾病的实验检查
第十八章 免疫反应非特异性蛋白质的测定
第十九章 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检查
第二十章 性传播疾病的实验检查
第二十一章 常见寄生虫的实验检查
第二十二章 部分传染性疾病的实验筛查
第二十三章 医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基础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4.压脉带。【操作】皮肤消毒后将头皮针刺人静脉,见回血后,用穿刺针刺穿采血管胶塞,血液自动流入试管,血流停止后,滴血三滴即达到采血管的标示量,如需多管血样,将穿刺针拔出刺入另一采血管即可。
【附注】1.取血时患者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挛缩。压脉带束缚时间不可过长,禁止拍打手臂,否则可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握拳2min后可使钾的血清浓度增加1.0-1.5mml/L。血液采集应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试管,影响试验结果。2.样本采集血量要充足,真空的存在易使血球破裂,若使用不足血样,采血后应开启瓶塞片刻。3.使用含促凝剂或分离胶的采血管时,一定要等血液凝固后再离心,否则血清中易出现凝块而造成仪器堵孔。血清管(红)一般要等0.5-1h,含促凝剂的要等10-30min,肝素管(绿)混匀后充分抗凝即可离心分离血浆,分离胶管(黄)5-10min后离心。
4.推荐的采血顺序为凝血管(血清管)一枸橼酸钠管一肝素或EDTA管一草酸钾一氟化钠管一血沉管。主要原因是第一管内往往含有组织液,易造成凝血,不适于做血凝测定。
5.采血完毕后,先将最后一支试管抽离试管穿刺针,然后将针头由静脉拔出,如有漏血,除针头安装不严外,多见于止血保护套剥下或止血护套回弹过慢或不能回弹到位所致。
ISBN | 9787535230553 |
---|---|
出版社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周剑涛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