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中国国际战略 [平装] 978701003969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中国国际战略》全书分为九章,内容包括:跨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观、科学准确地把握国际形势总体趋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战略、面向世界实行全方位外交战略、国际安全与合作的战略等。
编辑推荐
《中国国际战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跨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观 第一节 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形成的条件 第二节 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时代意义 第三章 科学准确地把握国际形势总体趋势 第一节 准确地把握时代潮流和特征 第二节 正确认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三节 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四章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战略 第一节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不同类型国家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 第三节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四节 坚持新的国际条件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 第五章 维护世界多样性战略 第一节 世界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式 第二节 世界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第三节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第六章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战略 第一节 积极参一经济全球化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战略选择 第二节 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第三节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第七章 综合安全的新的国家安全战略 第一节 确立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安全观 第二节 全方位、多领域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第三节 坚持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第八章 面向世界实行全方位外交战略 第一节 全面改善和调整与大国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坚持奉行睦邻友好政策,营造和平周边环境 第三节 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力度 第四节 深化党际交往,服务总体外交 第九章 国际安全与合作的战略 第一节 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安全观 第二节 地区冲突与多边安全合作 第三节 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 第四节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第五节 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方针
文摘
版权页: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为此,马恩提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即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广大人民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然后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逐步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为达到完全消灭阶级、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列宁站在帝国主义时代的高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在20世纪初,列宁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帝国主义阶段演变这一历史性变化,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关系、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科学地揭示了帝国主义形成、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阐明新时代的本质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是这个时代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做出了“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的科学论断。列宁第一次将时代判断置于整个战略的顶点,提出崭新的时代观。它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与进步人类能抓住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问题,把握世界历史和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向,制定正确的战略与策略。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将社会主义运动和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时代观反映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基本矛盾和特征,也被历史发展所证明。 20世纪下半叶,时代主题逐渐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这是由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所引起的。首先,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促使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了国家的社会经济职能,在增强其应付危机和困难的能力同时,资产阶级也实行了某些改良措施,从而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70年代以来趋于相对缓和。
ISBN9787010039695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倪健民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