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艺术欣赏》分上下两编:上编简要介绍美学和艺术理论;下编讲艺术欣赏即艺术实践活动,分别对六种主要艺术门类的欣赏方法予以简介。在编写过程中,该书注意吸收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新成果,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审美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具有内容丰富、层次分明、适用性强等特点。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为了贯彻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及学生在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协作编写了《美与艺术欣赏》试用教材。
编辑推荐
《美与艺术欣赏》是21世纪高等职业院校教材之一。 目录
导论
上编 原理篇
第一章 美的本质及其特征
第一节 美的本质
一、美的本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二、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三、美与人的本质力量
第二节 美的特征
一、形象性
二、相对性和绝对性
三、感染性
第三节 真、善、美及其关系
一、真、善、美的含义和实质
二、真、善、美的关系
第二章 审美形态
第一节 优美
一、优美的本质特征——和谐
二、优美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壮美
一、壮美的本质特征——对立
二、壮美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前提条件
二、自然美的本质
三、自然美的类型
四、自然美的审美特征
五、自然关的表现形态
第四节 社会美
一、社会美概述
二、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
三、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关
第三章 艺术美
第一节 艺术美的实质
一、艺术美的概述
二、艺术的起源
三、艺术美的实质
四、艺术美的特征
第二节 常见艺术门类介绍
一、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四、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五、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六、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艺术在分化与综合中发展
一、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联系
二、艺术在分化与综合中发展
第四章 艺术欣赏
第一节 艺术欣赏及其特点
一、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征
二、艺术欣赏的四要素
三、艺术欣赏的意义
四、艺术欣赏的三个层次
第二节 艺术欣赏的一般过程
一、感知和感受阶段
二、形象的再创造阶段
三、艺术欣赏的再评价阶段
第三节 艺术的形式美
一、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关系
二、艺术的形式美
三、自然主义与唯美主义
……
下编 欣赏篇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内秀与外美的统一。风度是内在品格的自然流露,是一个人完整形象的表现。内心世界和外部姿态的统一,构成了人的完整形象。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总是借助于外形表现出来;同样,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总是包含着内心活动的内容。所以,精神世界的美丑,是风度的内在依据。
美好的风度的形成,不但来自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来自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思想和文化的修养。有美玉的情操,才有照人的风采。周恩来总理从容不迫的风度,来自伟大的情怀;彭德怀同志威武坚毅的气度,来自铁肩担道义的壮志;宋庆龄自然端庄的风度,来自坦荡磊落的胸襟。
那些外貌风流倜傥,内心空虚的人;那些只图享受、追求不劳而获的人;那些对于个人得失斤斤计较、唯利是图的人;那些投机钻营、见风使舵、两面三刀的人;以及为谋取私利,苟且偷安而不惜辱没人格、国格的人,都是与美好的风度无缘的。
好的文化修养,渊博的学问,精深独道的思辨能力,也是构成风度美的重要一内在因素,它常常通过语言转换为风度美的外在形式。
(2)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所具有的全部内容和关系,必然在人的一切活动中最完整地显现出来。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必然具有这个时代和环境所提供的共同的因素,这些因素中为社会风范所肯定的人的美的内容,就是风度美的共性内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行为美、语言美、服饰美的审美标准中,都包含着风度美的共性的因素。这些内容一方面要受到时代、民族、人们习惯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必须通过每个社会成员不同个性的表现而得以具体体现。思想情感、道德水准、性格气质、职业特征、文化素养、知识水平、能力结构、审美情趣的不同,使得现实生活中的风度美具体显现时千差万别、神采各异。所以,风度美的客观标准就有一个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尺度问题。
探讨风度美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意在指出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要看到,风度是存在于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仪态、服饰中的,每个人都有所短,也有所长,风度形成是多种个性因素的结合,青年人按照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均能培养出优美的风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讲究风度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风范,不能离开民族的传统、时代的风格和社会风格的要求。盲目的标新立异,不加选择、不加改造地模仿他人甚至海外的风度,客观效果未必就好。
只有正确地认识风度美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风度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塑造出为众人称道的美好风度。
(3)自然与装饰的统一。风度之美,贵在自然,但风度的自然美并不排斥人为的装饰。装饰是一种能动的创造,自然美只有注入了创造的美,才能唤起人的美感,才使人赏心悦目。
| ISBN | 9787807392279 |
|---|---|
| 出版社 |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
| 作者 | 李振有 |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