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戏外看京剧 [平装] 978750602839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574056 类别: 图书 艺术 戏剧 京剧艺术
《戏外看京剧》内容简介:追忆伶人聚散,回望百年兴衰,那一代人的痴迷,我们心中的记忆……这是一本有关京剧的书,但却不是就京剧谈京剧的书,更不是技术意义上的京剧书。后两者我写不了,也没资格写。因为从技术意义讲,我恐怕连戏迷都算不上。对京剧,我只是个从人生情感与历史文化角度着眼的欣赏者。
编辑推荐
《戏外看京剧》是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程建国,生于60年代中期,从事过教师、评论者、编辑、媒体管理等多项工作,现就职于财讯传媒集团。幼年时受家中长者影响,接触到京剧,属喜欢但不痴迷,会听却不会唱型。京剧之于我最大的益处,是在许多重要人生时刻,尤其是低潮时,从中得到过许多情感慰籍与心灵感悟。40岁时,以向上世纪那一代艺术大师们致敬的心情,写作此书,完成了个人一个心存多年的宿愿。
目录
自序:且从戏外看京剧 四海一人倾天下,“亡国祸根”谭鑫培 自姬而起以帅终,梅兰芳由优入圣 保守极境趋雅驯,余叔岩步上神坛 擎天一柱耀海派,周信芳深惧误读 锁麟囊藏青霜剑,程砚秋心高气凛 红颜自古命多舛,孟小冬逝水难恋 忍字心头一把刀,李少春彤云低锁 乾坤颠倒:假凤虚凰中的隐秘和魔力 传道授业:天堂门背后的炼狱路与济世心 谁解痴中味:那个时代“粉丝”们 历史的吊诡:麻子“救活”了关云长 草根的智慧:依法杀官有多难? 变调与高扬:杨家将剧目的遭际和演进 妥协与失衡:围绕三国戏的文化角力 改良与改造:一场游戏一场梦 千古绝唱帜独树,世上再无马连良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作为传统文化最生动形象的承载形式,我个人认为,在今天这个人们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时代,京剧的思想承载与表达是次要的,情感承载与表达才是主要的。对我们这样一个古老民族来说,深层次的情感在许多时候早已固化,几乎不存在与时俱进的问题。比如思乡念母,比如忧国忧民,比如敬忠恶奸,等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青山有幸埋忠骨,铜铁无辜铸佞臣”……时至今日,同样的主题,我们并没有更超越前人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早已是经典,只要思及念及,就直指我们内心最深处。同样,京剧大多取材于这些成熟的思想情感故事文本,主题与思想并无新鲜之处。它最打动人心的,是通过一代代伟大艺人加入自己人生情感后,对这些主题反复咏唱与表演所形成的厚重情感积淀。这种同一主题甚至同一剧目,同一段唱词,同一个动作程式的咏唱与表演,一代代传下来,不断被新一代注入自己的理解与情感,并以更形象的方式,通过声和形来直击我们心灵最深处。 京剧《四郎探母》中,杨四郎初见离散15年的母亲,跪地一句西皮二六:“老娘亲请上受儿拜,千拜万拜也是折不过儿的罪来。”如杜鹃啼血巴峡猿哀,直穿闻者心腑。这种感情是普遍的,无论你离家在外求学还是工作,都会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思乡之情念母之心。而这样一句被几代艺人精研打磨传承,有着纯中国化深刻情感沉积的唱腔,足以让任何有此心意者闻听后,在情感最深处产生强烈共鸣。这种极致性效果,是任何其他演艺类艺术样式都很难达到的。因为相对于京剧,其他演艺类艺术形式在这点上,或情感沉淀不够淳厚,或情感表达不够中国化。
ISBN9787506028394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程建国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