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20部必读的谋略经典 [平装] 978756391609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575361 类别: 图书 管理 管理学 决策学
《20部必读的谋略经典》的主要内容: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关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随的一批人。他们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正是他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他们所留下的杰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供我们一代一代分享下去。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 人类文明史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梵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制。有人说,“阅读大师,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的确,尽管很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干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了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作品的力量。更为遗憾的是,伟大的作品又常常那么晦涩难懂,一些只有专业人士才肯翻阅的书籍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是敬而远之。在一切讲求快节奏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爱读书的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而且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都从中得到过特别启迪的书,我们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数十位中青年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本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真正的经典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的为人处世。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本丛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的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
编辑推荐
《20部必读的谋略经典》“一策而转危局,一语而退万军,一计而平骚乱,一谋而值千金,数言而定国基。”谋略作为人类智慧的表现形式之一,几乎在社会生活的每一处都能找到它的踪迹,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谋定而后动是至关重要的法则。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谋略水平的高低是其人生成功的基点。谋成,则事成;谋败,则事败。
目录
第1部 《道德经》 第2部 《鬼谷子》 第3部 《管子》 第4部 《论语》 第5部 《孙子兵法》 第6部 《荀子》 第7部 《韩非子》 第8部 《战国策》 第9部 《人物志》 第10部 《贞观政要》 第11部 《反经》 第12部 《资治通鉴》 第13部 《三国演义》 第14部 《菜根谭》 第15部 《智囊》 第16部 《三十六计》 第17部 《曾国藩家书》 第18部 《厚黑学》 第19部 《君主论》 第20部 《战争论》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个哲学家”,亦是东方世界的三大圣人(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之一。他的地位在中国乃至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十分重要。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生卒年月无处可考。除了《史记》上的记载,老子所留下的就是历朝历代的传说了。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天师道(也就是后来的道教),老子被推崇为教主,跻身于天神之列。他的生平事迹便更被人们加以神化。传说老子的母亲未婚有孕,怀胎整整81年。结果由右腋生下一个孩子,一出生时就须发皆白,因此才叫老子。据传说老子骑的青牛原是麒麟,被老子用一根树枝插入鼻中驯服成牛,于是,给牛穿鼻环也成了老子的创举。后世图画中的老子,大多是一位老翁骑着青牛的形象。 李耳师从常枞,据记载,常枞是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学者,他学识渊博,教诲学生孜孜不倦。常枞对李耳的教导都要李耳自己体悟。他告诉老子,人在经过故乡时要下车,表示不忘故旧根本:在高大的树旁经过要弯腰伛背,以示其对长辈的尊敬。相传老子曾问学于其师,他的老师张开嘴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啊!他的老师又问,那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回答道,一颗也没有了!老师最后问道,那这是什么缘故呢?老子随后悟到,舌头还能存在就是因为它柔软;牙齿所以全掉了反是因为它太刚强。他的老师回答说,对啊,天下的事情,待人处世的道理都在里面了。
ISBN9787563916092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于洪峰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