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黑宗说》是厚黑教主李宗吾极为尊崇的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的著作。全书着重选录直接记载李贽生平及其思想的原始资料,让读者直接了解这位思想家一半唯物,一半唯心的学说。
编辑推荐
《护宪和平主义的轨迹:以日本社会党为视角》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华桂萍,1970年生,江苏扬州人。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世界史专业,获史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研究方向:战后日本政治与文化。曾发表相关论文与译著。 目录
序
序章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设想
第一章 日本社会党安保政策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社会党安保政策的原型
一、和平宪法——战后日本的新起点
二、国际冷战的形成与“媾和三原则”的确立
三、“和平四原则”的形成
四、统一社会党的“自主独立”路线
第二节 “非武装中立”政策的确立
一、美日同盟的加强与“中立”路线的回归
二、“石桥构想”——对“非武装中立”的具体设想
三、“非武装中立”政策的确立
第三节 “非武装中立”政策的调整与放弃
一、苏联的军事扩张与“和平势力论”的困境
二、实现“非武装中立”的三阶段构想
三、自卫队“违宪、合法”论
四、冷战结束后的新安保政策
五、“非武装中立”政策的放弃
第二章 派阀抗争与社会党的安保政策
第一节 社会党的决策过程与派阀作用
一、社会党的决策机构
二、社会党决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
三、派阀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第二节 “媾和论争”与社会党的分裂
一、右派的衰落与“森户、稻村论争”
二、“媾和论争”与左右分裂
三、右派社会党的安保政策与派阀对立
四、左派社会党的安保政策与派阀对立
五、两社统一与安保政策的调和
第三节 “左派主导”与社会党安保政策的左倾化
一、“党重建论争”与西尾脱党
二、“结构改革论争”与左派主导体制的确立
三、派阀抗争与“石桥构想”的挫折
第四节 左派的衰落与社会党安保政策的转变
一、“协会派与反协会派论争”与派阀特质的变化
二、左派的衰退也向“现实主义”路线的转变
三、围绕转变安保政策的左右交锋
第三章 工会运动对社会党安保政策的影响
第四章 政党政治的变迁与社会党的安保政策
终章 从社会党“安保政策”的转变看日本政治社会的走向
附录1 日本社会党的沿革
附录2 日本社会党的主要派阀变迁图
附录3 战后日本工会组织的变迁
附录4 日本社会党历代委员长、书记长、政审会长一览表
附录5 日本社会党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另外,作者从日本社会党安保政策的历史演变、社会党内部派阀的抗争、工会运动对社会党安保政策的影响以及日本政党政治等方面,详细、系统地论述了战后以来日本社会党的安保政策,对日本社会党“非武装中立”政策的内涵及其形成与转变的原因、过程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论证了“非武装中立”的历史法律依据和获取社会支持的历史原因,而且认为这一“非武装中立”政策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在缺乏社会主义运动传统的日本,社会党以“非武装中立”的安保政策找到了自己在战后日本政治中的存在价值,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视为牵制保守势力反动化的重要力量,这一政策的终结意味着以社会党为代表的革新势力的严重衰退。这些分析和论述都有诸多独到之处。
该书是我国国内首次以日本社会党的“安保政策”为题的学术专著,不但多视角地对社会党的安保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论述方法也显示了作者驾驭资料的熟练程度,有力地支持了其提出的观点,必将推动学界对该问题研究的深入,同时也为学界提供了一个较新的研究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学界对日本社会党及其安保政策研究的空白和不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形势下,重新探讨社会党安保政策中的合理成分,将会对日本以及亚洲与世界和平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帮助。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进展,社会结构也会发生急剧的变化,政党也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路线方针,否则将会被时代所抛弃。战后日本社会党的历史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何总结其经验教训,是学术界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正因如此,该书通过“安保政策”探讨社会党的发展变化不仅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意义,而且也具有较强的选题意义。
ISBN | 9787010050171 |
---|---|
出版社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华桂萍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