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中华姓氏谱:谢 [平装] 978780142305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中华姓氏谱:谢》系中同史学会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姓氏文化研究”成果,集合百余名专家学者精心撰写,共100卷,每卷一姓。从源流、人物、人文、文献四篇,揭示中华姓氏的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主要姓氏的地域分布、走向趋势及其特点;姓氏制度的深厚底蕴和家族流变。广征博引,史料翔实。
编辑推荐
《中华姓氏谱:谢》是中国史学会重点项目。
目录
源流篇 第一章 探幽索隐话谢姓 扑朔迷离:黄帝之后还是炎帝之后 根在何处:申伯与申国 史海钩沉:谢邑在哪里 和光同尘:少数民族中的谢姓 第二章 迁徙与分布 寻得桃源好避秦:申国灭亡至秦汉时期谢姓的 迁徙与分布 旧时王谢堂前燕:魏晋南北朝时期谢姓的迁徙 与分布 飘泊东南天地间:隋唐五代时期谢姓的迁徙与 分布 云物不殊乡国异:宋代谢姓的迁徙与分布 西楼望月几回圆:元明清时期谢姓的迁徙与 分布 第三章 天涯若比邻:海外谢姓分布 人物篇 第一章 谢姓人物概说 第二章 文韬武略栋梁臣 文臣丹心匡社稷 武将执戈保家邦 第三章 各路英豪领风骚 诗词名家 耆宿名儒 梨园名优 道家方士 奇女奇事 人文篇 第一章 历久弥衰的精神风范 慎终追远:为振家声修谱牒 一脉相承:家训族规约束严 第二章 摇曳多姿的宗族文化 郡望堂号意义深 祭祀大典有学问 遗闻轶事传千秋 楹联奇文共赏析 第三章 遗址胜迹遍神州 名人胜迹任凭吊 宗祠坟茔俎豆香 文献篇 第一章 家乘谱牒知多少 第二章 史书方志留痕迹 第三章 今人著作细查看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谢几卿有神童之誉,在朝中任中书郎,谢举很敬重这位族兄。梁武帝普通年间,谢几卿投笔从戎,跟随萧渊藻北伐西魏,因兵败被免官,还没等到朝廷起用他,便溘然长逝了。谢微在梁武帝时任贞威将军,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死于任上,年仅37岁。支撑谢氏门庭的,就只剩下谢举了。好在他的子姪辈谢侨、谢札、谢嘏、谢哲、谢经、谢兰、谢贞等均已长大成人,谢举最疼爱的是谢贞。谢贞聪颖过人,八岁便能吟诗。侯景叛梁,攻陷台城,谢举随梁武帝居此,死于这里。谢贞奔广陵(江苏扬州)依陈霸先,谢嘏逃往广州依萧勃。谢哲、谢嘏也都先后辞世,但已是陈朝时期了。谢贞任过始兴王陈叔陵的主簿,始兴王掘谢安墓以葬其母,谢贞忿恨不已。加上始兴王阴谋篡国,谢贞有意疏远他,不参加他的宴游活动,因此始兴王叛逆伏诛时,谢贞未受牵连。陈后主即位,对谢贞颇为礼遇,对他的文章特别欣赏,一次就赐米百石。谢贞母亲病逝,他辞职守丧,后主因爱其才学,夺情起复,命他还府,加将军名号,使掌宫中记室。谢贞固辞,未获批准。但他终因哀毁过度,不能赴任,病死家中,终年50余岁。他有一子刚刚6岁。隋兵大举过江,陈后主成了阶下囚,陈朝灭亡,建康城到处是颓垣断壁,谢氏子弟不知流落何处,乌衣巷谢府辉煌不再,随着南北朝的结束而没落了。 从东晋至南朝,是陈郡谢氏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这两个多世纪里,谢氏见于史册者就有100余人,进入统治阶级权力中心的三品以上衮衮大员便有33人。王谢比肩,传誉千古;淝水一战,震古铄今;大谢小谢,文采风流;乌衣望族,宝树家声。但隋朝统一全国,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一首诗中所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广东省雷阳等地还居住着一支谢琨的后裔,据《雷州谢氏族谱》记载,这支谢姓来自晋代,也是谢缵之后。谢琨是何许人。记载不一。雷州谱、潮汕的谢氏宗谱、泰国合艾市谢其昌先生编的《西周谢氏始祖申伯公家谱》等记载,谢裒之子谢据有三子:方、朗、允,谢琨系谢方之子。而河南太康县《谢氏族谱》则记载,谢据只有朗、允二子,没有谢方。孰是孰非,已难定谳,但雷州的谢姓自称是谢琨之后,当不是空穴来风。谢琨自幼勤学,笔力雄健,常与谢灵运、谢瞻、谢晦等谈诗论文,共处乌衣巷,时人称作“乌衣之游”。
ISBN9787801423054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作者李学勤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