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特价书) [平装] 978780668339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介绍了人类政治秩序的形成,中国政治秩序的发展等内容,并从政治实体层面、政治规则,政治控制层面三个方面对中国政治秩序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是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编辑推荐
《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秩序的结构分析》为政治问题新视角系列之一。
作者简介
袁峰,1968年10月生于上海市,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政治学)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上海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专长中国政治与公共管理。独立承担多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及其他学术课题的研究。主要论著有《制度变迁与稳定——中国经济转型中稳定问题的制度对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与中国共产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另参与主编或撰写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政治的理想与探求 一个被忽略的政治课题 何为人类理想的政治秩序 中国个案 笫二章人类政治秩序的形成 人类与社会秩序 人类政治秩序的历史溯源 第三章 人类对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思想的演化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秩序观 近代欧洲思想家的政治秩序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秩序观 第四章 中国政治秩序的发展:社会生态分析 经济变迁与政治发展 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 社会变迁与政治发展 第五章 中国政治秩序的结构分析:政治实体层面 原生型政治实体:(1)阶级 原生型政治实体:(2)民族 原生型政治实体:(3)公民 组织型政治实体:(1)政党 组织型政治实体:(2)政治性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 机构型政治实体:国家机构 第六章 中国政治秩序的结构分析:政治规则层面 政党活动的制度结构 原生的权力与委托的权力 根本政治制度及其运作 有效行政管理的制度安排 社会公正及其司法保障 单一制下的自治结构 发挥社会政治功能的法律 发挥社会政治功能的公共政策 发挥社会政治功能的政治文化 第七章 中国政治秩序的结构分析:政治控制层面 政治权威 政治能力 参考书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和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传统是现存的过去,但它又与任何新事物一样,是现在的一部分。传统是秩序的保证,也是某种秩序的组成部分。党的优良传统不仅是取得执政地位的根据,也是长期执政的保证。如同要求构成金字塔的每一块巨石的质地必须优良一样,每个构成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的成员单位必须坚持传统本色,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努力形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领导作风和方法。如同要求构成金字塔的每一块巨石的放置必须符合一定的建筑原则一样,中国共产党内部要完善和发展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将这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的组织建设原则作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这同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法宝之一。不断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坚持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才能敢于面对和经受各种新的执政考验。传统之所以会发展,是因为那些获得并且继承了传统的人们,创造出了更真实、更完善、更适用的东西,“执政50多年来,总体上说,我们党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②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气、智慧和才能,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合法性基础中的克里斯马(Charisma)因素。政党是现代政治过程中最活跃、最有能量的主体。现代各国的社会发展表明,强而有力、有较为严密的组织系统的政党及其核心是主导一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和体制资源。
ISBN9787806683392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袁峰
尺寸32